《JS百科》第1176期,2025年10月5日, 九寨沟秋韵:诺日朗瀑布的绚丽与壮美,中国四川省

ORIOོNོ

《JS百科》编者的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年龄会让脚步慢下来,但不会让好奇的心停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JS百科》编者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5年9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今天开始,《JS百科》迎来了第五个年头。从每日一篇,到如今每五天一期,我们在节奏的调整中学会了细水长流,把每一篇内容打磨得更温润细致。回望这一路,360多万读者人次的关注与鼓励,像是一盏盏灯,在岁月的长河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每一期的编辑,翻译与注解,都是一次与世界的深情握手——从雪山到荒漠,从古迹到花园,我们与读者一同走过了无数风景与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八十岁的我俩,依然怀着年轻时的好奇与热望,坐在键盘前,为下一篇作品而微笑。年岁带来了眼睛的花、手的慢,却带不走那份在文字和照片中发现美的热情。我们常记起那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谚语——“我们都是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访客……”,这不仅是我们的信念,也是《JS百科》存在的意义:用好奇心和爱,采撷世界的光与色,滋养心田,并在分享中,让美在彼此之间延续。愿未来的日子,我们依旧在这条探索与分享的路上,与《美篇》的每一位朋友并肩前行。</span></p> 开启今日百科之旅 <p class="ql-block">《JS百科》第1176期,2025年10月5日</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秋韵:诺日朗瀑布的绚丽与壮美,中国四川省</p> <p class="ql-block">英文音频</p> <p class="ql-block">Autumn Splendor of Jiuzhaigou: The Brilliance and Majesty of Nuorilang Waterfall, Sichuan Province, China </p><p class="ql-block">Jiuzhaigou National Park, located in Sichuan Province’s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a UNESCO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celebrated for its pristine scenery and colorful lakes. The park derives its name from nine Tibetan villages scattered within its valleys. With towering peaks, dense forests, and ever-changing landscapes, Jiuzhaigou offers unique beauty in every season. Autumn, however, is particularly breathtaking—hillsides blaze with shades of gold, crimson, and evergreen, while crystal-clear lakes shimmer like mirrors, creating a dreamlike fairyland. Known as a “paradise on earth,” Jiuzhaigou has long been a treasure trove of biodiversity and a destination of wonder for travelers worldwide.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Among its many marvels, the Nuorilang Waterfall stands out as one of the most iconic and widest waterfalls in China. Stretching over 300 meters, the falls cascade down a steep cliff, breaking into countless silken streams that thunder yet dance with grace. In autumn, the waterfall is framed by fiery foliage and golden pines, forming a living canvas of vivid color and motion. When sunlight filters through, mist rises and rainbows appear, enchanting visitors with an ethereal charm. Standing before Nuorilang, one can not only feel the raw power of nature but also experience the serene elegance that defines Jiuzhaigou’s magical landscape.</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秋韵:诺日朗瀑布的绚丽与壮美,中国四川省 </p><p class="ql-block">九寨沟国家公园(Jiuzhaigou National Park,见译注1和译注2)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以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湖泊闻名于世。公园因分布着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内山峰巍峨,森林茂密,四季景致各有不同,尤其是秋季最为绚烂。此时,满山林木层林尽染,金黄、火红与常绿松柏交织成五彩画卷,湖泊碧波荡漾,清澈如镜,宛如童话世界一般。九寨沟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更被誉为“人间仙境”,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诺日朗瀑布(Nuorilang Waterfal)是九寨沟最著名的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群。瀑布宽达三百多米,水流自高崖倾泻而下,汇聚成无数条银练般的水线,气势磅礴而又灵动优雅。秋日的瀑布尤为迷人,周围红叶与金黄松林环绕,映衬着奔腾的水幕,犹如一幅流动的彩色画卷。阳光洒落时,水雾在空中弥散,时而可见彩虹轻舞,令人心旷神怡。站在瀑布下方,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量,更能体会九寨沟独有的宁静与灵秀之美。</p> <p class="ql-block">(译注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简称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九寨沟水系流经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后流入长江。全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因沟中有名为树正、荷叶、则查洼、盘信、黑果、盘亚助、故洼、彭布、尖盘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1982年,九寨沟被批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8月17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的尕尔纳山峰北麓,主要由岷山山脉中呈“丫”字形分布的日则沟、则查洼沟、树正沟三条沟谷所构成,海拔在2000米至3106米之间,属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主要有名为内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呈“Y”字形分布在上述三条沟内,总长约50多公里。 主沟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支沟名则查哇沟,西支沟名日则沟。则查洼沟的尽端是长湖,日则沟的尽端是草湖,两沟由南向北在诺日朗合为树正沟,两沟尽端的湖泊至树正沟口的落差达1870米,其间呈梯级分布的大小湖泊共有114个,湖泊之间又有17个瀑布群、11段激流和5处钙华滩流。这些不同姿态的水体相串相连,在12座雪峰之间穿林跨谷,形成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以及钙华滩流为特色,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六绝”。 沟内串珠式的分布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九寨沟整个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也被统称为“五绝”。形成了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以及钙华滩流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梦仙境”和“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大多数湖泊的形成源于水中所含碳酸钙。远古时代,地球处于冰期时,水中所含碳酸钙质无法凝结,只能随水漂流。到距今约12000年前,气候转暖后流水中的碳酸钙质活跃起来,一旦遇到障碍物便附着其上,逐渐积累,形成今天九寨沟中一条条乳白色的钙质堤埂,这些堤埂堆积起来形成堰塞湖。也就是所谓的“海子”。在冬季,九寨沟所有海子均会结冰,唯独五花海因为湖底的泉眼影响,令湖水在冬天仍能保持在摄氏6度。九寨沟山水约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代,现保留大量第四纪冰川遗迹。由于富含碳酸钙质,湖底、湖堤、湖畔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而来自雪山活水本身清澈,加之梯状湖泊层层过滤,其水色显得更加透明。湖水终年碧蓝澄澈,色彩斑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蓝、黄、橙、绿等多种色彩,绚丽夺目。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倒映湖中,水光浮翠,美丽如画,并随季节推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风韵,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森林近3万公顷,植物2000余种。有高等植物257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4种;低等植物400余种,其中藻类植物212种。九寨沟植被类型多样,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大的世界分区。原始的领春木、连香树、金莲花、独叶草等,对于研究植物系统演化及植物区系的演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九寨沟植被类型多样,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大的世界分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动物资源丰富,是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适宜环境,初步调查有无脊椎动物693种、鸟类141种、脊椎动物313种。 野生珍稀动物共有17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p> <p class="ql-block">译注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也是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1956年,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勘查队员王志强、傅华到九寨沟地区踏勘,发现这里的美景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研究制定了开发森林计划,但因道路不畅,运输困难而搁置。1960年,一支由220余人组成的森林调查队来到九寨沟调查森林资源后决定在沟内建设森工企业。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到南坪林业局考察薯蓣时被景色吸引,向上级单位提出保护的建议。197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家吴仲伦教授及四川省林业厅李吉刚、张开齐一行到南坪林业局检查工作。考察完成后吴仲伦教授也向林业部提出保护九寨沟的建议,但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1975年8月,印开蒲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组织“四川西部植被调查队”第二次考察九寨沟。考察结束后调查队向阿坝州政府和四川省科委领导汇报提出希望保护九寨沟的建议,但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直到文革结束,1978年11月30日,九寨沟终于停止了森林采伐。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四川省委拨款600万元人民币,森工系统单位的两个林场迁出。1980年,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人员编制20人。1983年更名为“四川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同年四川省政府下发168号文确定管理处为南坪县下辖的区科级单位,统一管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1984年,九寨沟被划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南坪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1985年,成立九寨沟旅游公司。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7年1月20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九寨沟总体规划,风景区范围为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为600平方公里。1990年,国家旅游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联合四川省旅游局、省建委、省林业厅共同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修建九寨宾馆、旅游栈道40公里、观景台4个、步行木质架空栈道2.8公里、地面卫星接收站4个,开放景点29个。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92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于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年,九寨沟正式实施“沟内游、沟外住”政策,并在全园景区中实施限流政策,控制每天进沟人数。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证书;2001年5月1日起,正式关闭景区内所有宾馆旅店。2003年起,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和违章建筑。2007年获批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4年4月,成立大九寨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间,2017年8月8日深夜,景区曾发生大地震,多个景点崩塌受损,景区随即关闭,停止接待游客。直到2018年3月8日开放,每天限制进沟2000人,只接待组织团队游客,后又再次关闭。2019年9月27日,九寨沟景区恢复开园,但实行限区域、限时段开放,单日最大限客量为5000人,并仅针对团队网络购票。至11月28日开始对散客有限域开放,单日游客接待最大限量由8000人次调至2万人次。 </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8日,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景区门票、车票实行全网实名制预购,不再设立现场购票窗口。单日游客接待最大限量重返4万人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