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母校四中之行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听闻母校黄陂四中即将搬迁,旧址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些散落天涯的老同学,不约而同地相约归来,只为在它消失前,再看一眼熟悉的门廊,再走一遍青春的足迹。</p><p class="ql-block">那天风很轻,阳光正好,斜斜地穿过老槐树斑驳的枝叶,洒在肩头,像二十年前未曾走远的夏日午后。我们从四面八方归来,如倦鸟归巢,静静立在那熟悉的台阶前。红底白字的横幅被高高举起——“武汉黄陂四中九四届同学会”,字迹清晰,仿佛还沾着当年教室黑板上的粉笔灰。那一刻,它不只是一条横幅,更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台阶依旧,只是石缝间杂草更盛,倔强地钻出岁月的缝隙。我们站成几排,有人整衣领,有人推搡笑骂:“站好站好,这可是最后一张全家福了。”快门按下的一瞬,无人言语,连风都屏住了呼吸。那一刻,我们不是中年男女,不是父亲母亲,而是走廊里追逐打闹的少年,是课间趴在窗台看雨的同桌,是毕业那天没说出口的那句“再见”。</p><p class="ql-block">那一瞬,仿佛不是在拍照,而是向青春郑重地鞠躬告别。树影、笑声、旧校舍的轮廓,全都叠印在时光的底片上,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缓缓走过校园的每个角落,熟悉中带着陌生,陌生里又藏着熟悉。校园变了太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变。</p><p class="ql-block">老槐树仍在,比记忆中更粗壮,枝干伸向天空,像在数着我们错过的春秋。教学楼墙皮剥落,露出斑驳的年岁,可那扇铁门,依旧吱呀作响,声音熟悉得让人心颤。有人蹲在教室门口,指尖抚过门槛上的刻痕,轻声说:“这好像是我当年刻的‘到此一游’。”众人哄笑,笑声撞在墙上,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回音。</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操场,走过食堂,走过那一间间曾住满青春的宿舍。脚步落在水泥地上,不自觉地放慢,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往事。</p><p class="ql-block">如今,教学楼的阳台晾着衣物,随风轻摆,提醒我们这里已是别人生活的屋檐。可那扇曾被我们无数次奔跑穿过的铁门,那棵老樟树下的石凳,还有走廊尽头那扇午休时总被悄悄推开的窗,依然静默地守在那里。我们低声念着当年的班级、座位、外号,像翻阅一本泛黄的日记。</p><p class="ql-block">声音虽轻,却让整条走廊陷入片刻的寂静——那不是沉默,是记忆在回响。</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我们在操场边的空地上铺开一张红垫子,一如当年春游的模样。瓜子、花生、水果围成一圈,茶杯与饮料交错林立,笑声比正午的阳光还要明亮。</p><p class="ql-block">有同学又开始讲述他当年的“壮举”,说得眉飞色舞,众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人边笑边抹眼角的泪。</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篮球架下,几个男生忍不住拾起球投了几记,动作笨拙却认真。那一刻,皱纹被笑声抚平,肩上的重担悄然卸下——我们不再是中年人,不是父亲母亲,只是那群会在课间疯跑、为一场球赛争得面红耳赤的少年。</p><p class="ql-block">球砸在地面,一声声,像心跳,像时光倒流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有人提议去校园外走走,毕竟那里也曾印满我们青春的脚印。在校园外的草地上,我们再次合影,共叙同窗情谊。</p><p class="ql-block">镜头前,有人整理衣领,有人摆正笑容,可当快门落下,所有表情都归于真挚。我们站成一排,像当年毕业照那样,只是头发白了,背有点驼了,眼神却比从前更亮。</p><p class="ql-block">有人轻声说:“拍清楚点,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话音落下,无人接话,可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点头。风拂过,红横幅再次扬起,像一面不肯降下的旗帜,宣告着一段永不终结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幸福的时光,总显得太短。一晃,就到中午了。我们蹲在地上,仔细收起那张红布垫,折得整整齐齐,像收起一段不愿结束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有人将空瓶装进袋子,有人久久回望教学楼,仿佛要把它的轮廓刻进心底。阳光依旧温柔,树影依旧斑驳,可我们都明白,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以“同学”的身份,回到这片承载青春的土地。</p><p class="ql-block">终于,车缓缓启动,无人言语。后视镜里,母校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街角的拐弯处。但我知道,它从未离去——它在那棵老树的年轮里,在那张红垫子的褶皱中,在我们笑着流泪的瞬间里,永远伫立,永不老去。</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我们驱车来到集镇上提前预订的饭店。一眨眼的工夫,饭桌上菜香四溢,热气升腾,模糊了眼镜,也模糊了彼此的脸庞。</p><p class="ql-block">有同学缓缓起身,声音微颤:“二十年了,我们终于又坐在一起。”他没再多言,只是举起酒杯,我们也都默默举杯相迎。酒杯相碰,清脆如铃。</p><p class="ql-block">席间有人说起下岗的艰难,有人谈起创业的起伏,有人为孩子考上重点高中而骄傲,也有人沉默地夹了一筷子菜,把心事咽进肚里。</p><p class="ql-block">是啊!那些曾被岁月冲淡的友情,曾因误解而疏远的情谊,此刻悄然回流——不似烈火,却如炉火,温热而踏实。</p> <p class="ql-block">席间,有人接了个电话,是孩子催回家的。他笑着摆摆手:“再等会儿,这儿还有事呢。”众人举杯相邀,有人敬青春,有人敬遗憾,有人敬那个没能到场的他。</p><p class="ql-block">我们聊起当年暗恋的人,笑骂当年最讨厌的老师,也说起谁的父母已悄然离世。话语间有唏嘘,有哽咽,但更多是释然。</p><p class="ql-block">原来最珍贵的,不是谁飞黄腾达,不是谁功成名就,而是此刻,我们还能围坐一桌,说说笑笑,像从前那样,毫无防备地袒露自己。</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终于到了说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在饭店门口多站了一会儿。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要把我们牢牢钉进这片土地。没有人提议散去,仿佛只要站得久一点,时光就能多停一秒。</p><p class="ql-block">几个女同学紧紧相拥,轻轻拍着对方的背,像在抚慰二十年的风霜与疲惫。男人们也破天荒地张开双臂,拍肩、握手,甚至红了眼眶。</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这一别,下次再聚,不知是哪年,也不知还能聚齐多少人。有人低声说:“以后别等二十年了,五年一聚,好不好?”大家纷纷点头,声音里满是承诺,也藏着不确定——可那一刻,我们都愿意相信,这承诺能穿越岁月,抵达未来。</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有人望着母校的方向,眼神深邃,仿佛在无声诉说。一想到母校很快将变成图纸上的新规划,变成别人口中“原来这儿是四中”的模糊记忆,心头不免泛起一阵伤感。</p><p class="ql-block">有同学轻声安慰:“今天,我们来了,我们看过,我们笑过,也悄悄红了眼眶。母校不在了,但我们在。</p><p class="ql-block">只要我们还记得那堂没听懂的数学课,记得那场没赢的篮球赛,记得彼此年轻时的模样,四中就永远没搬走。它活在我们的脚步里,活在笑声里,活在每一次重逢的拥抱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