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山村里的岁月回响

天空

<p class="ql-block">美友昵称:天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5617</p> <p class="ql-block">  九月,旅行路过河南信阳,和同事老严又去新县看了看。一是他祖籍老家是新县田铺大湾,己30多年没回去过了,想去看看,上次也是我陪他回去的。鬓已星星,乡音未改,真应了唐代诗人贺知章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诗句。二是听说那小村庄现在己是旅游网红村和示范村了,激发了我也想去看看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那年深秋,我和同事老严在河南信阳参加业务培训班,利用周未休息时间,老严带着我去看看他的老家,一座藏在大别山褶皱里的小村庄一田铺大湾。</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上真的是难走。车轮在泥泞里打滑,发动机嘶吼着,三个多小时的颠簸,让骨头都像散了架。路边的田地里零零散散倒放着收割后的农作物,道路两旁破旧的土坯房顺着山坡零乱地立着,黄泥糊的墙皮大块大块剥落,露出里面深色的草筋。村口的水塘漂满了深绿的浮草,己看不出原本的清澈。 “我们这里很穷的”,老严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声音里带着点自嘲,又藏着些不舍,“可无论怎样,我还是想着回来看看。”他的目光掠过那些低矮的房屋,落在远处山坡上。我忽然感觉到他心里藏着一份沉甸甸的乡愁。车行途中,老严说的话不多,可车窗外的每一处风景,似乎他都能说点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画面就象放电影在脑子里闪过。车驶离主公路后,沿着一条小路前行,路面已铺装过,再也没有当年的颠簸之苦。路两旁的田地里绿色葱葱,远远地就能看见村庄的轮廓,不再是记忆中灰蒙蒙的一片,而是被鲜亮的色彩点亮了。</p><p class="ql-block"> 车开进村口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平整的石板砖,几个孩子骑着滑板车在上面追逐打闹,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曾经的泥舍,早已变成了整齐的砖墙小楼房,墙头上有的种着鲜花,开得热热闹闹,有的挂着红灯笼,装点得格外喜庆。 村里曲里拐弯的小道也变成了水泥路面,偶尔有村民从身边经过,笑着和我们打招呼,脸上是从容自在的神情。我想起三十多年前老严说的,村里的壮汉总爱叼着烟袋锅蹲在路边发呆,可现在,村子看不到那样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里,后山小树林里,会传来叽叽喳喳能的鸟鸣声,学校里操场上传来孩子们欢笑声,村民家都是砌成的二层小楼,房屋前后大大小小的院子整齐划一,墙头种植的绿色植物或花草,房顶上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这个小小的村庄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好一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的民宿,老板娘与我们是同龄人。走进她家的民宿,屋里收拾得窗明地净,墙上挂着当地的手工艺品,桌上花瓶里插着鲜花,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家的温暖。‌‌“以前哪敢想啊,咱这穷山沟能有这么多城里人来。”她感慨地说道,“你看村里,路修好了,学校也盖了新楼房,娃娃们都能好好念书了。那边还有公共厕所,干净得很,不像以前……”他没说下去,但我们都明白。</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她俩个孩子都去大城市工作了,“当家的”也去城里打工了,留下她经营着家里的民宿,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说起这些她激动的告诉我们,“那年来村视察,都还来参观过我们家呢.......”,“你们吃完饭去村子里转转看看,可美”。</p>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们在村子里转转,村里的一个红布鞋非遗馆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走近一看,大门锁着没开门,隔窗望去里面陈列着制作的布鞋和各种花样的鞋垫。</p><p class="ql-block"> 再看屋后还有一个创客店,叫匠心工坊。经询问打听才知,原来豫南刺绣非常有名,店里的布鞋和鞋垫都是手工刺绣。光说这鞋垫,在新县已经拥有3000多年历史,在当地已成为定情信物和姑娘出嫁的压箱底。这布鞋和刺绣鞋垫都是母爱的味道,充满着浓浓的乡愁。她们以“乡愁”为主题,开发市场潜力经营系列布鞋和鞋垫,给村民带来创收和就业的机会。如今,田铺大湾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潦村”,今朝“创客店”,规划整洁的村庄;村民开办民宿餐馆;学校里孩子们欢歌笑语;家家户户通电通水;旱厕改造也通了自来水;村口的池塘也清澈了等等,正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啊,把过去都送给了岁月”。老严望着眼前的一切,深情的说道。正如村口那条宣传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田铺大湾把老宅、老墙、石板巷统统留了下来,让“振兴”有了根,也有了魂,用“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也让老严的乡愁有了安放之处。</p><p class="ql-block"> 离开的时候,望着车窗外新房子、绿草地,我忽然明白:所谓乡愁,并不是执意把旧时光钉在原地,而是允许它在瓦檐上生苔,也在我们的骨缝里生出新的年轮,它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会领着你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它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消散,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黯淡。相反,它如同一坛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越品越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