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节期间我来到了兰州大学参观,兰大是老牌一流大学,211和985还有双一流大学。他建校有116年了,校园里风间由美景色宜人,文化历史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走进校门,金色的“兰州大学”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灯笼高挂,随风轻晃,像是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客人。我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百年底蕴沉淀下来的书卷气。行人三三两两走过,脚步不疾不徐,教学楼静静矗立在绿树之后,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创建于1909年,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现代高等教育学府,以基础学科见长,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兰州大学前身为1909年成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被确立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入选“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与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学校坚守西部,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创造了化学“一门九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等“兰大现象”</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的导览图牌清晰地铺展着这座学府的脉络,我站在图前细细端详,像是打开了一张通往知识版图的藏宝图。草坪青翠,灌木整齐,教学楼外空调外机安静运转,窗户映着天光云影。我顺着指示的方向迈步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和学术对话。</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蓝色指示牌旁,红旗迎风招展,“奋进新征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字样格外醒目,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起,为这座沉静的校园注入了时代的热血。树木葱茏,楼宇错落,我忽然觉得,这里不仅是求知的殿堂,更是理想生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沿着主道前行,凌云楼赫然出现在眼前。浅色瓷砖外墙在阴云下泛着柔和的光,楼前绿树成荫,几辆汽车安静停靠,蓝色垃圾桶立在一旁,连宣传旗帜都整齐划一。这栋楼的名字让我心头一动——凌云,不正是每个学子心中那份不甘平凡的志向吗?</p> <p class="ql-block">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两旁的红色宣传旗上写着奋进的誓言。我驻足凝望,背后是浅色与红砖相间的现代建筑,车顶反射着灰蓝的天空与摇曳的松枝。这一刻,家国情怀与学术理想仿佛在此交汇,无声却有力。</p> <p class="ql-block">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红砖外墙沉稳厚重,金色的中英文标识在阴沉的天空下依然耀眼。台阶前停着几辆自行车,仿佛主人刚刚下车,正奔赴一场与科学的约会。我仰头望着这座建筑,仿佛能听见里面仪器低鸣、思维碰撞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砖红色与玻璃幕墙交织的建筑现代而简洁,入口处的标识写着“研究中心”,几棵树在楼前静静生长。我走近时,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某个未解的公式或理论。这栋楼不像在炫耀科技,而是在沉静中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兰州理论物理中心”“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牌子,徽章与文字并列,庄重而专业。几扇窗户后,枝叶探出墙头,像是自然也在窥探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学术,从不需要喧嚣的宣告。</p> <p class="ql-block">一棵老树撑开浓荫,树下是一座中式凉亭,飞檐翘角,古意盎然。落叶铺满草地,小路蜿蜒通向远处的教学楼。我坐在亭中歇脚,看阳光透过树叶斑驳洒落,耳边是风拂过树梢的轻响。这一刻,传统与现代在此和解,静谧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兰大学习工作过的校友和员工都榜上有名</p> <p class="ql-block">一堵红砖墙前,挂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牌子,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车整齐排列,一位深色衣着的人正低头整理车锁。绿植点缀在墙角,宁静中透着日常的温度。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默默耕耘的身影,像极了教育本身的样子——无声,却深远。</p> <p class="ql-block">又见一座凉亭,被高树环绕,后方是浅色外墙的现代教学楼。一块大石头静卧在前,几人散坐其上,或低语,或独思。自行车停在路边,像一个个暂停的逗号。我走过去,坐在石上,感受这份属于校园的平和——它不急于表达,却处处都在诉说。</p> <p class="ql-block">“创建文明校园”的标语牌色彩明丽,背景是青山绿水的画卷,下方的人物形象举手欢呼,充满希望。兰大标志静静立于一旁,像一位沉稳的见证者。我笑了笑,这样的口号在这里不显空洞,反而与整座校园的气质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树木高大,红砖建筑静静伫立,几人缓步走过,自行车停在墙边,一块大石头成了天然的装饰。我沿着这条路慢慢走,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的学术时光。</p> <p class="ql-block">柳树垂枝如帘,右侧花丛粉艳夺目,行人悠然走过,远处楼宇若隐若现。阴沉的天空并未压抑生机,反而让这抹色彩更加鲜明。我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不是为了打卡,而是想记住这份属于秋日校园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一面蓝色宣传墙映入眼帘,兰大校徽与兰州城市风光并列,河流、山脉、城市全景一一呈现。文字写着“欢迎来到兰州”,并提及兰大的历史与文化。我站定细读,仿佛听见了黄河的涛声与百年的钟响,在这座西北学府里,地理与人文早已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一座高耸的建筑前,立着“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标牌,字字千钧。几棵树修剪得整整齐齐,蓝色围栏上红灯闪烁。我默念着这八字校训,忽然觉得,它不只是写给学生的,也是写给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追寻理想的人。</p> <p class="ql-block">一幅宣传画吸引了我:青铜鼎上红带飘扬,背景是蓝天与飞鹰,下方写着“1909”。兰州大学的校徽在右侧熠熠生辉。我凝视良久,仿佛看见百年前的先辈们,在黄土高原上种下这颗知识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松树下,一块石碑静静立着:“报春晖 化学九级毕业二十周年”。草坪如茵,围栏泛黄,远处楼宇沉默。我轻轻走过,不敢惊扰这份深情的回望。原来,有些人走了多年,仍记得归途。</p> <p class="ql-block">一块巨岩卧于绿草之中,形状粗犷,背景是楼宇与树影。它不言不语,却像一位沉默的哲人,见证着一代代学子来去匆匆。我绕着它走了一圈,仿佛也在丈量时间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一张海报贴在墙上,写着“基于二价离子的合成化学”学术报告信息,时间是2025年,地点在第一化学楼。我看着那间报告厅的名字,忽然期待起那一天——也许那时,我也能坐进去,听一场关于世界本质的讲述。</p>
<p class="ql-block">这座校园,没有浮华的装饰,却处处藏着动人的细节。它用一百一十六年的沉默,讲述着坚持与热爱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个过客,却在这一砖一瓦、一树一亭间,听见了理想落地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兰州大学游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