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鹞子沟

玲玲

<p class="ql-block">  还有三天就中秋了,我和先生及朋友带着妈妈驱车进入了大通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林海,绿意已染了秋霜,笔直的云杉与圆柏撑起一片斑驳的天幕,针叶间漏下的光斑,在地上碎成点点光影。</p> <p class="ql-block">  空气是凉的,带着草木与湿土混合的、清冽的甜,深吸一口,仿佛五脏六腑都被洗涤过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这才明白,人们称它为“氧吧”,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一片森林,更是一处可以畅饮的、绿色的空气之海。</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间小路向深处走去,两旁尽是笔直的云杉与圆柏,像列队的士兵,沉默地撑起一片墨绿的苍穹。</p> <p class="ql-block">  阳光在这里成了最灵巧的画师,从枝叶的缝隙间漏下,被切成一缕缕金色的光柱,斜斜地打在覆着青苔的树根上,打在不知名的蕨类植物上。</p> <p class="ql-block">  那光斑是流动的,随着微风与叶的摇曳,明明灭灭,恍若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静谧的林间无声地起舞。</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临溪的草坪上,这里散落着几顶白色天幕,游人三三两两坐着。我们选了处离溪水最近的红顶亭子坐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有个简易茶摊和购物点,桌上摆着青海三炮台(盖碗茶)、酸奶、新鲜蘑菇,还有菜单。我要了四碗三炮台,摊主是个黝黑健壮的汉子,麻利地取出盖碗茶递给我。</p> <p class="ql-block">  盖碗里有绿茶、红枣、桂圆、黄冰糖、红枸杞等。冲入滚水:“慢慢喝,不够可以续水。”摊主说。</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正好,透过亭子的缝隙,在母亲花白的发间跳跃。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偶尔有飞鸟掠过,留下清脆的鸣叫,与潺潺溪水应和成趣。</p> <p class="ql-block">  帐篷里传来孩子的嬉笑声,远处有人在拍照,这一切喧闹反而让这片山林显得更加宁静。</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你小时候吗?”母亲抿了一口茶,“每到中秋,你就趴在窗台上等月亮。”我点点头,看着她眼角细密的皱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中秋前夕陪她出游,才发现她已如此需要搀扶,如此享受这样简单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半,我们要的萱麻饼(当地人俗称背口袋)、生炒排骨、洋芋津津、酸菜粉条等食品送到我们的天幕里,品尝着这些山里美食,感觉是那样美好。</p> <p class="ql-block">  由于生态保护,山里不允许明火做饭,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山上的摊点就与山下饭馆儿合作,将做好的美食由汽车送到林中的游客手中。</p> <p class="ql-block">  这鹞子沟的午后,就这样被美食和盖碗茶的甜香浸透,被蓝天白云定格,成为我们共同记忆里最温柔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而那清脆的鸟鸣,会一直回荡在往后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提醒着我们——爱,要及时。</p> <p class="ql-block">  茶碗见底时,夕阳已开始西斜。我请摊主又续了开水,母亲笑着说:“这饭菜、这茶水味道更香、更醇。” 是啊,时光就像这盖碗茶,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的甘甜。</p> <p class="ql-block">  归途中,母亲靠着车窗小憩。我想,今年中秋的月亮一定会很圆。因为在鹞子沟的这个下午,在盖碗茶升腾的水汽里,在松柏的清香中,我们提前尝到了团圆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这寻常的山林一日,这简单的一碗茶,一顿饭,或许就是中秋最好的滋味——不在于去多远的地方,不在于多么精致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而在于终于停下匆忙的脚步,陪母亲坐下来,好好喝一碗茶,说说话。那些被忽略的陪伴,在这一刻都化作盖碗里最甜的冰糖,融化在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  我带不走这里的一片云、一棵树,但那份由内而外的美好与宁静,却已悄然装满心间。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古圣贤:“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了。</p><p class="ql-block"> 2025.1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