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不只有花好看,它的种子才是“心机专家”

尕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摘自姜姜妈妈古诗文微信公众号</span></p><p class="ql-block"> 春天学王维《辛夷坞》时,我们观赏玉兰花,“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感受它那兀自开落的美。</p> <p class="ql-block">秋天,我们将目光投向玉兰花的种子,这一串串的红“豆”满是神奇——可谓“果芽相望”,果实和花芽一同成长,一个为了明年开花,一个为了今年结果。这在植物界中并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毛笔尖一样的是它的花芽,它在6月的夏天就悄悄萌生了,经历酷暑与风雨,用漫长的时间,积攒次年绽放的能量。气温高时它会休眠,冬天低温时又会被唤醒(也就是完成“春化”),在来年春天开出硕大美丽的花。一朵辛夷花,与我们相遇,需要穿越三个季节。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生命本身的强大。而玉兰树上一串串外形弯曲、形状奇特,甚至看起来“丑丑”的种荚,更是充满了进化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是聚合蓇(gū)葖(tū)果(中国梧桐也是哦),在成熟前紧闭,有力地保护种子不被雨水侵蚀或昆虫侵害。当种子完全成熟后,种荚会变得干燥和木质化,并沿着缝合线弯曲、开裂。</p> <p class="ql-block"> (中国梧桐的种子)</p><p class="ql-block">这其实是一个高效的“种子发射器”。</p><p class="ql-block">这种弯曲和开裂的形态创造了一种巧妙的弹射结构。在干燥晴朗的天气(尤其是起风时),种荚的弯曲片会进一步收缩,产生弹力,将以丝状柄连接的种子弹射出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色丝线像不像搓出来的棉线?这是丝状柄)这种机制确保了种子不会被大量遗落在母树脚下(当然它的弹射能力有限,部分种子还是会落在树下),这里的阳光、养分和空间竞争激烈。种子被弹到相对较远的地方,就能扩大种群的领域,增加生存机会。玉兰的种荚裂开后,露出的是诱人的红色“宝石”。红色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强烈的视觉信号,通常意味着:“嘿,看我!我在这儿,而且可以吃!”</p> <p class="ql-block">人类不用自作多情, 这红色是为了吸引诸如鸦科、鸫科等鸟类这些种子传播者。鸟类对红色、橙色等鲜艳颜色非常敏感。</p><p class="ql-block">而且这红色其实是假种皮(它包裹着的是黑色心形种子,可可爱爱),富含油脂和糖分,对鸟类来说是高能量的食物。这相当于用一顿美餐作为报酬,“雇佣”鸟类来帮忙播种。</p> <p class="ql-block">  (玉兰花真正的种子)</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种荚上的那些白点,是微小的气孔或皮孔,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p><p class="ql-block">玉兰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都只为一个终极目标:高效地传播种子,繁衍后代。植物有其独属的审美,它的审美标准是 “生存与繁衍的效率” ,而非人类的视觉享受。玉兰这个古老的树种,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上千万年。越了解植物,越会被它们的智慧折服,每一朵花,每一个果实,都蕴藏着一段生命的传奇,值得我们敬畏与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