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

快乐!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广场还带着一丝凉意,我裹紧粉色外套,脚步轻缓地穿过这片开阔地带。头顶的云层厚厚地压着,却并不压抑,反倒为远处层叠的山峦添了一层水墨般的意境。那座飞檐翘角的古建筑静立在绿树深处,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般。我提着蓝包,走得不急,仿佛这一路本就不为到达,只为感受——山在呼吸,风在低语,而我只是偶然路过的一粒尘埃,被这片宁静温柔地接纳。</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在一条木长椅上坐了下来。紫花正开得热闹,一簇簇垂挂在枝头,像是把晚霞揉碎了撒在树梢。树影斑驳,落在我的条纹上衣上,也落在脚边那双白鞋前。风过时,花瓣轻轻打着旋儿,有几片落在我膝头。我不去拂,就让它们停着。这一刻,时间像是被山林收走了,只剩下呼吸与花香同步的节奏。我忽然明白,所谓悠闲,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心终于跟上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一匹黑色的马雕塑立在林间空地,鬃毛飞扬,仿佛下一秒就要踏风而去。我忍不住跨坐上去,手握虚缰,望向那片深邃的树林。树影重重,阳光从叶隙间漏下,像碎金铺路。右侧的巨岩沉默如守卫,左侧的雕栏隐约可见古意。我坐在马上,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想以更高的视角,看一眼这片土地的脉络——山是骨,林是血,而人,不过是过客,却也在这画卷中留下了一瞬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石牌坊巍然矗立,雕工古朴,两侧石人肃立,像是千年的守望者。牌坊前人来人往,有举着相机的游客,也有静静仰望的旅人。我站在人群之外,看那“巫闾山”三个大字在远处山壁上鲜红如血,与飘扬的红旗遥相呼应。缆车在山腰缓缓移动,像一串穿行在绿绸上的珠子。这里热闹,却不喧嚣;庄严,却不冰冷。人与山在此刻达成了某种默契——我们来了,看过,然后带着它的气息离开。</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白外套的女子站在石塔前,抬手指向远方的山景。她的动作自然,像是在讲述一个熟悉的故事。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青山如屏,云雾缭绕,山顶那座孤亭若隐若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山不只是风景,更像一位沉默的长者,藏了许多故事,只等有心人来读。她的讲解声随风飘散,我没听清内容,却记住了那份虔诚——对山的敬,对自然的畏。</p> <p class="ql-block">那座传统石门依旧雄伟,门柱上的雕纹繁复而深邃,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她又站在门前,这次是面向大门,手势坚定,仿佛在介绍一道通往古老世界的门扉。地上的红装饰物像是节日的印记,为这庄重添了几分喜气。我站在不远处,没上前打扰。她不是导游,更像是这座山的信使,用语言和手势,把沉默的石头与远山的故事,一点点讲给世界听。</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石门在山林深处,塔楼浮雕精美,红旗依旧飘扬。一位穿蓝上衣的女子正朝门内走去,背影坚定。我站在原地,没跟上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人选择深入,有人止步回望。而我,只想多看几眼这门后的世界——它不轻易敞开,却从不拒绝凝视。</p> <p class="ql-block">我回到广场,站在“北阁山”的红字下。塔楼高耸,红旗翻飞,远处山峦叠翠,山顶那座奇特的建筑像一枚印章,盖在这片天地之间。天依旧阴着,云层低垂,却压不住这里的气韵。我忽然想起古人称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它不张扬,却自有分量。站在这里,人会不自觉地放轻声音,放慢脚步,仿佛怕惊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我又一次来到“巫闾山”石塔前。这次我抬起手,指尖轻贴耳畔,像是在倾听。风从山间来,带着林涛与鸟鸣,还有远处缆车滑过钢索的轻响。另一只手握着相机,黑色的机身冰凉。我不是在拍风景,而是在收集声音——山的呼吸,树的私语,还有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往事。游客在身边走过,笑声与快门声交织,而我,只想在这喧闹中,听清那一声最轻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我仍站在原地,姿势微变,手还贴在耳边。有人问我听到了什么,我笑了笑,没回答。有些声音,只属于静下来的人。山不说,树不语,可当你真正停下,它们便悄悄告诉你——关于时间,关于永恒,关于人在这浩瀚自然中,那一瞬的渺小与珍贵。</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广场中央,右手高举,左手握着那顶蓝色帽子。风起,衣角翻飞,我望向那座宏伟的入口,红旗猎猎,塔楼巍峨,远山如黛。我没有喊出什么,但这一举手,像是致意,也像是告别。医巫闾山不喧哗,却让人记住;不热烈,却让人心暖。我来过,看过,听过,然后,带着它的静,继续走我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