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麦里芝水库(新加坡称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 Park)是新加坡的第一座蓄水池,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7年。蓄水池旁有多条风景宜人的步道,是人们徒步健行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第一、第二、第三水塘的称呼是有历史根据的。麦里芝蓄水池的形成最早,于1867年;其次是贝雅士蓄水池,于1912年;然后是实里达蓄水池,于1940年。</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4日是新加坡儿童节,小学生们放假一天,笔者携同小朋友们前往新加坡第一蓄水池—麦里芝水库徒步、观光!</p> <p class="ql-block">麦里芝水库雨后泄洪</p> <p class="ql-block">麦里芝水库拦水坝</p> <p class="ql-block">树顶索道</p> <p class="ql-block">盘根错节的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里的野鸡</p> <p class="ql-block">雨林小路</p> <p class="ql-block">穿越沼泽的栈道</p> <p class="ql-block">嬉笑打闹的小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老师带着小朋友参观麦里芝蓄水池,讲述抗日英烈林谋盛故事。</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小朋友帮我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到达山顶,就是抗日英烈林谋盛的安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烈林谋盛墓</p> <p class="ql-block"> 林谋盛先生出生于福建省南安一富裕家庭,早年在鼓浪屿就读于英文学校,16岁时抵达新加坡,继续接受英文教育而后在香港大学攻读。父亲去世后,子承父业,在新加坡创立“星洲华侨建筑工会”,担任并成为商界领袖。</p><p class="ql-block"> 但为何一位商业精英会走向抗日之路?林谋盛虽一直接受的是英文教育,但是他是十六岁来到新加坡,自幼在中国长大成人,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在那个年纪已经基本定型,是很难再改变的。最关键的是,他身处商界,周围所接触到的人物基本都是心系祖国的海外华侨。他于1942年的日记中就曾写道:“自1937年以来,余常怀此意,欲以余之微力,贡献于祖国之抗战。” 在新加坡,他参与过多起抗日救亡活动。他曾组织铁矿厂工人罢工、也参与过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委员会、新加坡华侨抗日动员总会等等。在日冦占领新加坡后,林谋盛撤离新加坡,几经周转到了战时陪都重庆,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层接见。之后被中央海外部和中统局派往印度组训“中国留印海洋战时工作队”。后又重返重庆,担任由中国和英国合作的“136部队”(龙组,是英国军方特遣部队)的马来区区长、领上校军衔。执行英属马来亚敌后的情报工作。在136部队的训练基地,印度进行监督和培训工作。后甘愿冒险前往日占领区马来亚进行前线的统筹谍报工作。在1944年3月,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并不幸牺牲。林谋盛牺牲之后,受到了中国政府、英殖民政府、马来亚以及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隆重追悼和纪念。包括在马来亚怡保和雪兰莪公民的公祭和追悼,马来亚前总理、以及英国驻远东军总司令及最高专员等等的祭奠致辞。英殖民政府以隆重军礼将其忠骸埋葬于新加坡的麦里芝蓄水池畔。碑署“陆军少将林烈士谋盛之墓”。(国民政府追谥晋升林谋盛为陆军少将) </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烈林谋盛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徒步蓝天碧水、风光旖旎的麦里芝水库健身步道,聆听抗日英烈英勇不屈的爱国故事,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儿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