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b>相识50周年聚会</b>”倒计时的第5天,我们要重温的是“<b>毕业40周年聚会</b>”第2天下午的活动“<b>游吴江同里 畅想同窗情醇厚</b>”。</p> 同里 <p class="ql-block"> 同<b>里古镇</b>,与昆山的周庄、吴中的甪直、嘉兴的西塘、桐乡的乌镇和湖州的南浔,并称<b>江南六大古镇</b>,是江南典型的“<b>小桥、流水、人家</b>”的水乡古镇,享有“<b>东方小威尼斯</b>”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同里古镇主要景点,可概括为:<b>一园</b>(退思园)、<b>二堂</b>(崇本堂、嘉荫堂)、<b>三桥</b>(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p> 退思园 <p class="ql-block"> ● <b>退思园</b>,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 <b>退思园</b>,俗称<b>任家花园</b>,其意要突出“<b>进思尽忠,退思补过</b>”中的“<b>退思</b>”二字。即“退”是全园的中心、核心与灵魂。</p><p class="ql-block"> ● 沿园漫步时,要去<b>体验退思真意</b>;濒水欣赏时,要<b>领略退思主旨</b>。 </p><p class="ql-block"> ● 其设计创意,似乎体现了西宅的“<b>退隐</b>”,表现了中庭的“<b>退闲</b>”,显现东园的“<b>退思</b>”。有人说得好,<b>人生在世,有时不妨且退且隐且闲且思:因为有时退隐是好运,退闲是康宁,退思是善德</b>。</p><p class="ql-block"> ● 有时,虽然够不上“退思补过”,但至少应有“<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 的心态,我们要不忘初心,执着于自己的良心;为人之道是宽容,这世间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宽容之后是展露了自己的笑容,赢得了别人的尊重。</p> 嘉荫堂 <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11年(1922年),主人柳炳南系吴江北厍(she)人,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 据说,柳炳南原在芦墟开油坊,发迹后迁到同里。当时,柳炳南祖上在北厍原有一座老宅,到其祖父一代,增建了一座“绿荫堂”。不料民国八年时,一场大火,使绿荫堂化为废墟。三年后,柳炳南到同里镇共耗白银贰万两,购地建宅,为纪念绿荫堂,将宅名取为“嘉荫堂”。</p> 同里三桥 <p class="ql-block"> 呈“<b>品</b>”字跨于三河交汇处的太平、吉利和长庆三桥,自然形成环行街道,成为同里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最具人气的桥。 </p><p class="ql-block"> 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每逢婚嫁喜庆,在欢快的鼓乐鞭炮声中,喜气洋洋绕行三桥,口中长念一声“<b>太平吉利长庆</b>”!随着时代进步,“走三桥”赋予了新的内涵: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亦有曰:官运亨通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p> 崇本堂 <p class="ql-block"> <b>如果说同里是一座古建筑博物馆,那崇本堂就是这博物馆中的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b>。</p><p class="ql-block"> 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正厅和堂楼内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具各种隐意的精美木雕。如牡丹称和瓶称之为“<b>富贵平安</b>”,笔和锭寓意称为“<b>必定高中</b>”,松鼠和葡萄象征“<b>多子多孙</b>”,喜鹊和红梅寄意“<b>喜上眉梢</b>”,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b>日进斗金</b>”等,另外还有<b>八仙图</b>、<b>渔樵耕读图</b>、<b>琴棋书画图</b>、<b>福禄寿禧</b>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造型丰富,意趣各异。</p> 耕乐堂 <p class="ql-block"> 系明代<b>处士朱祥</b>(字廷瑞,号耕乐)所建,堂名取其号。朱祥曾因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宝带桥有功,授予他官职,朱祥不愿为官,决志归隐,引疾家居,一时达官敬重之。“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p> 珍珠塔景园 <p class="ql-block"> 又称<b>古侍御坊</b>,为明嘉靖万历年间陈王道所建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陈王道府,又称<b>珍珠塔景园</b>,是根据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的“珍珠塔”故事中的轶闻趣事以及遗留的历史遗迹,以故事中的场景为主线,进行开发修复的,它有别于一般的历史人文景观,它少了一份历史的沉重,却更注重一般民情民俗的体现,尤其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形成与其它旅游景点不同的特色,更具有古典浪漫主义色彩,再加上珍珠塔景点群地处同里水乡古镇,更是别有一种浓郁的水乡风情,是沉没于都市喧嚣的人们访古探幽、休憩身心、回归自然的绝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 陈王道故居,也是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的“<b>珍珠塔</b>”故事的发源地。</p> 畅想同窗情醇厚 <p class="ql-block"> 晚餐上,大家难掩相聚的喜悦之情。 </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用酒勾兑思念,用心记住今天。感动在今时,回忆在明朝。</p><p class="ql-block"> 喝,干杯!庆祝我们的相聚,记住美好,迎接明天,三三见“久”,情谊远长。 </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热血未冷,情怀没老,生命的彩虹,定然会高挂在湛蓝的人生长空。干杯!</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去嘉乐城集结号量贩KTV唱歌、跳舞。</p> <p class="ql-block"> 今相聚,歌声悠扬,情相依,世间几多风和雨,不变同学真情谊。</p> <p class="ql-block"> 详情请点击链接。</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fmmnjg?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082567"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游吴江同里,畅想同窗情醇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