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工业制造、科技、教育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截至2024年1月,莫斯科地区总人口为1315.47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市名来源于莫斯科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47年作为居民点始见于史册,1156年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修筑克里姆林城堡,该城历经莫斯科大公国、沙皇俄国(1712年曾迁都至圣彼得)苏联及俄罗斯联邦时期,始终承担首都职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科作为欧亚大陆重要交通枢纽,与伏尔加流域上游入口及江河口处相通,2023年3月全线通车的莫斯科地铁大环线总长71公里,是全球最长环线地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赫鲁晓夫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为解决住房难的问题,苏联各地兴建了一大批5层楼高的小户型简易住宅楼,久而久之就被人们戏称为“赫鲁晓夫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苏联曾建立了大批的从法国“廉价社会住宅”的样板楼移植的简易住宅,当时,这种被称为“赫鲁晓夫楼”的建筑解决了大量莫斯科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让他们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这种小户型的住房,被赫鲁晓夫引以为骄傲的象征的住房,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地暴露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于是1996年3月,莫斯科开始大规模拆除“赫鲁晓夫楼”的运动。曾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解决了突出住房危机的社会矛盾的“功臣”而今成为了被淹没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伏特加是以谷物、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的酒精饮料,具有无色、无香味的特点,酒精度通常为40%-60%。其名称源于俄语和波兰语的“水”一词,历史上主要用于消毒或药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伏特加的传统原料包括小麦、黑麦、玉米等谷物,现代工艺中马铃薯也被广泛使用。生产过程需经过发酵、蒸馏、活性炭过滤等步骤,最终形成纯净的酒精液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伏特加口感纯净、无杂味,适合作为基酒调制鸡尾酒,也可直接饮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世纪俄罗斯僧人最初用于消毒的液体演变而来,18世纪逐渐成为全球性酒类,俄罗斯人酷爱伏特加,是他们的精神食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斯科餐厅,喝伏特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俄罗斯外交部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是斯大林式建筑,属于莫斯科七姐妹之一,建于1948年,共有27层,高172米。大楼门前有箭形状的灯饰,后面是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非常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这种建筑风格是斯大林式建筑。也就是著名的莫斯科七姐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科的七姐妹建筑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建造的七座标志性斯大林式摩天大楼,包括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外交部大楼、列宁格勒饭店、重工业部大楼和劳动模范公寓,融合了巴洛克、哥特式与美国摩天楼风格,现为莫斯科重要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姐妹建筑,建于1947-1957年斯大林执政后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典范。其设计融合了巴洛克式装饰、哥特式尖顶与现代摩天楼技术,形成独特的“斯大林哥特”风格,旨在彰显苏联国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