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决定去山西看长城的念头,是某个深夜整理邮品时被几张极限片勾起来的。明信片上,雁门关的残砖上覆着薄雪,夕阳把城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有人在天地间写了半行未完成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恰好在九月中旬,好友铁山哥有了四五天的空闲时间,想让我安排个短途游程,而我也要在20日赶回来参加外甥女的婚礼,便想到了去山西看长城。于是收拾了简单的行囊,避开了人声鼎沸的名山大川,一头扎进了晋北的风里。当车子驶出河南,晋北的山水逐渐映入眼帘时,太行山独有的风貌带着塞外的凉意,恍惚间竟像是听见了千年前的驼铃。</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长城从不是单一的风景。它可以是偏关老牛湾里,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壮阔;可以是娘子关下,流水人家与古隘口的温柔相遇;也可以是平型关的枪炮声中,历史与现实激烈的碰撞。而我们此行,就是要沿着这些砖石的脉络,去读懂山西长城独有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起先大家商定16日开始出行,结果15日铁山哥事情办完后,为了多赶点时间,上午11点提前出发了,到了娘子关时天还没黑,我们顾不上吃饭,把车停在宾馆后,步行来到娘子关看夜景,遗憾的是娘子关上并没有灯光。</p> <p class="ql-block">回到娘子关宾馆时天色已晚,这个宾馆条件不错,离娘子关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因为不是旅游旺季,价格合适,宾馆里的菜肴也很对我们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16日一大早,我们七点多就起床了,在娘子关镇上找到一家非常热闹的早餐店,坐在路边吃饭时抬头依稀能看到娘子关轮廓。</p> <p class="ql-block">百年铁桥~躺着的埃菲尔铁塔</p><p class="ql-block">娘子关百年铁桥又称绵河大桥,是正太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始建于1903年,1905年建成,全长245米。该桥由法国巴黎DAYDE&PILLE公司承建,设计师为古斯塔夫·埃菲尔。主桥为单线简支下承式铆接钢桁梁桥,引桥为石拱桥,中西合璧 。因与巴黎埃菲尔铁塔采用同种材料与工艺,被誉为“躺着的埃菲尔铁塔” 。它见证了娘子关保卫战、百团大战等历史事件,1958年石太铁路改线后改为公路桥,至今仍在使用 。</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是长城著名关隘,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它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的部队“娘子军”曾驻守于此而得名 。现存关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关城之一 。娘子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壮观的娘子关瀑布,还有如诗如画的娘子关村,呈现出“人在水上走,水在屋下流”的独特美景 。此外,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的河灯节和正月十六的“跑马排”等民俗活动,也为娘子关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城门是娘子关村居民的必经之地,早上八点以前进去是不用买门票的,随后我问过导游,我们外地人如果冒充居民会不会被发现,导游说你太小看工作人员了,居民和游客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哈哈!</p> <p class="ql-block">雄关踞晋地,飞瀑挂丹崖。</p><p class="ql-block">烽烟虽已远,平阳豪气嘉。</p> <p class="ql-block">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司机兼导游给我们照了第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第一枪是在这里打响的,必须打卡留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的非常详细</p> <p class="ql-block">俯瞰娘子关全景,大桥和关城清晰可见,因为是阴天,雾蒙蒙的感觉也很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下来长城,导游把我们拉到水上人家。娘子关水上人家是华北地区罕见的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和独特民居形态于一体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瀑布也名飞泉,是中国十大水帘瀑布之一 。</p> <p class="ql-block">看完娘子关时间尚早,开车去往平型关,二百多公里跑了四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役是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于山西灵丘平型关附近发起的伏击战,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首次重大胜利。当时日军第5师团一部企图突破平型关进军太原,115师利用峡谷地形设伏。当日军辎重车队进入伏击圈,八路军迅速分割围歼,经6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物资。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升了全国抗战的信心,同时提升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有力配合了全国正面战场。我们曾在几年前看过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当时因为修路的原因没有来看平型关,这次终于得偿心愿了。</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村是繁峙县横涧乡的下辖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平型关村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平型关原称瓶形寨,今存关城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所建,嘉靖、万历年间曾增修,清代称平刑岭关,后改称平型关。</p> <p class="ql-block">危关尚有痕,古塞残烟存。</p><p class="ql-block">登城寻战迹,长风记英魂。</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放眼望去城墙到了山顶处似乎就是尽头了,因为气温低,大家都不想上去了,我决定独自爬上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果然城墙只修复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护栏外面没有修复过的依稀能够看到长城的遗址痕迹。</p> <p class="ql-block">我搞了几个自拍后感觉不理想,恰好下山时碰见两名当地村妇,赶紧请人帮我拍照,尽管人家很热心,拍照仍然不得要领,不厌其烦的帮我拍了好多张,裁切后效果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新砖和旧城交汇处让人感觉到什么是古今交融</p> <p class="ql-block">看完平型关,一路西行,四点多就来到代县,停好车后远远望去,边靖楼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边靖楼位于山西代县县城中央,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 。其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七年因火灾焚毁后重建 。边靖楼为砖木结构,总高约40米,是三层四檐歇山顶楼阁。楼上悬挂有“声闻四达”“威镇三关”“万里长城第一楼”三块巨匾,其中“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匾额为亚洲现存最大的古代木匾 。该楼兼具瞭望警戒和指挥作战功能,是晋北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应该和邮票一致</p> <p class="ql-block">威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雁门楼。</p><p class="ql-block">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p><p class="ql-block">《威镇三关》1947年叶剑英元帅登楼所作。</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第一次刷身份证用老年身份免费进入景区了,时间刚好过了五天,同行的凤玲因为还差两个月只好买票了,嘿嘿!</p> <p class="ql-block">城楼上的地砖是一大特点,地砖正面刻有“官”字,表明其由官方督办。砖的背面铸印着烧砖工匠的姓名以及窑口出处,体现了明代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官”字砖是边靖楼作为官方重要建筑的象征,见证了代州古城的历史变迁和军事地位,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下来城楼,对面正好有家古州宾馆,讲好价格后就近住了下来,房间不大,躺在床上就能看到边靖楼。</p> <p class="ql-block">边靖楼西侧有家河南老乡开的餐馆,品种多样,吃的非常尽兴,决定明天早上还在这里用餐。</p> <p class="ql-block">17日早上去往雁门关,雁门关有两个入口,上次我们是从北面去的,这次看看导航,南入口只有十来公里,北门需要绕行一个多小时,就决定从南门进。</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才知道,这里尽管车程近,可步行上山要3.7公里,凤玲直接放弃了,徐哥走了四分之一也放弃了,只是难为英霞姐一步一步硬是登了上去,当看到城楼那一刻真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雁声寻故道,秋风掠古台。</p><p class="ql-block">登临情依旧,烽烟往事来。</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候已是晴空万里了</p> <p class="ql-block">和亲亭是为纪念王昭君出塞和亲而建的木结构建筑。由两个木构双檐八角亭并立而成,其中各有两角相互勾连,这种独特的造型寓意着汉匈一家、民族团结,也象征着同心相连、永不分离。王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带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使边境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和亲亭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通过和亲政策实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和平友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云横千嶂险,水咽万峰深。</p><p class="ql-block">雉堞凝秋色,残楼记旧音。</p><p class="ql-block">宁武关是长城外三关之一,我们到达时已经中午一点了,城楼并不大,两侧门还锁着,不能登楼了只好绕着城楼拍拍照去看城墙吧。</p> <p class="ql-block">城墙修复的不错,放眼望去四周的景色也非常入镜。</p> <p class="ql-block">看完宁武关来到离县城只有二十多公里的万年冰洞,这个冰洞我和徐哥、凤玲上次刚来过,就给铁山哥、英霞姐和玉霞三个人租了棉大衣进去,原想着会等两个小时呢,结果四十多分钟三个人就冻的跑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五点钟到达偏头关,偏头关位于偏关县,与雁门关、宁武关并称“外三关”,因地势东高西低、偏斜而得名,有“晋北之锁钥”之称。它始建于五代,明洪武年间扩建,现存关城为明代遗存,作为明长城重要关隘,它是抵御蒙古骑兵的前沿阵地,曾驻重兵防守。如今,关城虽部分损毁,但鼓楼、护城楼等遗迹仍在,周边还留存有老牛湾、桦林堡等长城节点,既能俯瞰黄河奔腾,又能感受古战场的雄浑气魄,是见证晋北边塞历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城内有两个邮局,本想能买点明信片之类的,结果里面全是卖烟和杂货的,邮政只占据一个角落,真是不务正业。</p> <p class="ql-block">雄关凌朔漠,峭壁挂残阳。</p><p class="ql-block">极目山河阔,古堞诉沧桑。</p><p class="ql-block">今天走完了长城外三关,心情还是蛮激动和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18日早上在偏关县吃的烧麦,比起上个月在呼和浩特的味道差远了,不过价格也便宜多了。本来打算吃完饭往回赶,看到这里往北离老牛湾只有四十多公里,况且时间也够用,干脆去一下吧,也算给下次黄河游打打前站。</p> <p class="ql-block">山路弯弯并不好走,四十多公里开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黄河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南依山西偏关县,北靠内蒙古清水河县 。它是黄河入晋第一湾,因黄河在此形成近乎360度的大拐弯得名。这里是黄河与长城唯一交汇之地,明代长城与黄河并行相拥,形成“水绕长城、长城伴水”的奇观 。因为不是丰水期,老牛湾河床凸现,看不到邮票上的壮观景色。</p> <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抱,危崖映波涛。</p><p class="ql-block">老牛凝古意,浊浪赴今朝。</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看朱氏牌楼颇费周折,一路上大车拥堵不说,按照导航到了地方居然找不到,加油时问了师傅才知道就在拐弯过去不远处。朱氏牌楼位于山西原平市阳武村,是晚清中议大夫武坊畴为其母朱氏修建的节孝牌坊 。牌坊原为三座,现存主坊和配坊两座,均为石建 。我们先看村外的配坊。</p> <p class="ql-block">到了主坊居然是在一座院子里面,我绕到后面也看不到入口,结果一会大门主人过来了,手拿钥匙要我们每人十元才能进去拍照,大家一看牌楼离大门只有一步之遥,顿时没兴趣了,就让我一个人进去拍下算了,她一看没生意了,就说再给十元你们都进去拍吧😅</p> <p class="ql-block">主坊建于清咸丰五年,为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高10.54米,面宽15米 。其基座为束腰须弥座,柱、枋、檐等处雕刻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二十四孝图等精美图案 。配坊位于村南,高8米有余,为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规模略小 。朱氏牌楼雕刻工艺精湛,是清代石雕艺术精品,1965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方窄小,我要用广角镜头才能拍全,说实话比我想象中的差远了,有点失望。拍完后赶到大寨天已黑了。</p> <p class="ql-block">19日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天了,早上起来冒雨来到虎头山。我曾经在2006年赴太原参加全国邮展时来过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大寨虎头山位于山西昔阳大寨镇,是太行山腹地的一座历史名山。其主峰海拔约1100米,因山形酷似虎头得名。这里曾是金元战争的战场,后因“农业学大寨”闻名于世 。</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周恩来登山纪念亭、郭沫若纪念碑、陈永贵墓等历史名胜,还有大寨纪念馆,展示着大寨的奋斗历程。此外,虎头山梯田是“不可移动文物”,层层叠叠,极具美感 。如今,虎头山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p> <p class="ql-block">旧寨寻陈迹,新畴覆绿纱。</p><p class="ql-block">重来情未改,岭色笼烟霞。</p> <p class="ql-block">大寨纪念馆位于山西昔阳大寨镇虎头山上,是全国第二批红色景点。展馆建于1994年,馆内分七个单元,通过照片、实物和文字,展示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新大寨的全过程,以及陈永贵等先进人物的事迹,集中体现了“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家、爱集体”的大寨精神。</p> <p class="ql-block">狼窝掌位于大寨村西,是太行山深处的一道狭长深沟,因旧时荆棘丛生、野狼出没得名,曾是大寨“七沟八梁一面坡”中最贫瘠的地块。60年代,大寨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治理狼窝掌,靠一镐一筐、肩挑手推,历时数年削坡填沟,将130多块零散地块整合为80亩水平梯田,还修建了防洪坝和灌溉渠。</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的梯田依旧整齐连片,留存着当年劳动工具、标语碑等遗迹,成为大寨人艰苦奋斗精神的直观见证。2019年,狼窝掌梯田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农业学大寨”历史的鲜活印记。</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多到达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里的风景绝美。周围群山环抱景色壮美,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 。这里地处太行山谷,清漳河绕镇而过,奇峰环抱,有“太行山上小江南”的美誉 。从左权县城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南行,一路上我们欣赏到“百里画廊”的美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满目苍翠 。</p> <p class="ql-block">麻田八路军纪念馆位于山西左权县麻田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依托1940-1945年八路军总部驻扎地而建。纪念馆由主展馆、广场、纪念碑等组成。主展馆以“太行山上的红色堡垒”为主题,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示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领导抗战的历史,馆藏文物近万件,其中朱德的毛毯、彭德怀的望远镜等珍贵文物极具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几个景点相距较远,我们购买了小交通票,由导游带领我们依次参观。</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发的临时手环是纸做的,还提醒大家生怕撕坏了,结果游览结束后用手居然撕拽不下来,真出乎意料了。</p> <p class="ql-block">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太行遗旧壁,风雨忆烽烟。</p><p class="ql-block">驻足怀先烈,初心记岁艰。</p> <p class="ql-block">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左权县麻田镇上麻田村南,分为3个院落,由总部机关旧址、左权旧居、邓小平旧居组成,共有房屋36间 。1941年7月至1945年8月,八路军前方总部及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此驻扎 。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 。这里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留存着许多珍贵的抗战遗迹和革命文物,见证了八路军英勇抗敌的光辉历程 。</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可以在总部食堂用餐</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面食种类太多了,我们在这又品尝一个新品种——抿尖。</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