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晨曦一Ywx</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62033</p><p class="ql-block">图片:致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期间,朋友圈里热闹非凡,有的晒机票、有的晒美食、还有的晒“人从众”的景点照。而我去年在假期之后,选择了一种更低调的方式出行,跟朋友一起体验了一次小团自由旅游,被推选担任了“财务官”,并对每项支出赋予我话语权,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旅游不仅是身心的放松,更是一场对旅游财务实操的检验。</p><p class="ql-block">自行组小团旅游</p><p class="ql-block">我参与这次小团旅游就是“非商业团队、非旅行社组织的个人旅行”,旅游全过程有二人负责,一个是召集人,另一人管钱的财务官。这次出游不同于旅行社的一口价,也不同于个人的随便花,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半自助”的形式。在旅行中,我和七位朋友一起前往云南大理、丽江等地,行程5天4晚。作为管钱人,我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做攻略,交通、住宿、餐饮、门票、购物等,列出并预留小部分机动资金。最终,我们人均花费控制在2800元以内,远低于市场上同类跟团游的价格(一般在3300元上下),而且自由度更广,体验感更优。</p> <p class="ql-block">小团旅游财务要点</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跟团旅游时花了多少算多少,结果往往是花了钱不尽人意。而小团旅游财务的核心,就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花得值得。举个例子:我们原计划住大理古城内的网红民宿,价格高达每晚480元。但通过提前比价和实地踩点,我发现古城外步行15分钟的地方有一家新开的客栈,环境更好、价格却只有原来七折。我们果断调整住宿安排,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体验了一次洱海骑行和一顿烤饵块、烤乳扇特好吃,大家都觉得“值了”。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价值,不是省钱,而是让钱花在刀刃上。</p><p class="ql-block">当财务官体会</p><p class="ql-block">做了一回财务官,我小结了几点:① 提前做预算,我用Excel做了一个简单的预算表,分门别类列出预计支出,并设置“上限封顶”。比如餐饮每天不超过150元/人,交通不超过500元/人。②使用“AA+公账”模式,我们建立一个微信群,所有公共支出(如打车、门票、团餐)由我先行垫付,每天晚上统一结算。这样既避免了时间一长就模糊的尴尬,一天一清,也保证了账目透明。③我使用手机记账,每花一笔钱就当时记录,并拍照留存小票。当晚,我在群里发一份的当日财务明细表,大家都感觉这次旅游花得十分清楚。④性价比优先,不盲目追网红,我们放弃了排队的网红餐厅,选择了本地人推荐的小馆,结果不仅便宜,味道也更地道。</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①别怕斤斤计较,旅游财务是精打细算,也是对团队参与人负责。提前说清楚“预算范围”和“消费底线”,反而能减少旅途中的矛盾。② 学会放弃,不是每个景点都要去,不是每顿饭都要吃最贵的。旅游的意义在于“体验”,不是走过场。③留点备用金,我们每人预留了200元零钱,用于临时起意的支出,比如夜逛古城、买手信、听一场民谣演出。正是这些计划外的花费,成了旅途中最难忘的瞬间。</p><p class="ql-block">旅行结束后我意识到,旅游财务官不仅是算账,也是一种让旅行更美好的能力。当你能掌握预算、优化支出、提升体验,你就不但是旅途中的财务官,也是大家心目中的“账本通”。后来又出行,我还是做了管钱的人,因为,我记的不只是账,是大家对旅游财务官的信任和期待,主要是玩得省心与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