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的一个夏日,我携老伴儿来到了天津和平区的泰安道。这条不长的老路原名叫咪哆士道,属于旧英租界的核心地带。沿街有利顺德大饭店、原维多利亚花园、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原安立甘教堂等百年老建筑,还有倪嗣冲旧居与孙传芳旧居。天津英租界收回后,这条道改为泰安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此次的摄游就是从泰安道南京路口开始的。这里有新建的五大道钟楼,路口还有一座漂亮的路钟,基座上写着“泰安”两字。国泰民安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进入泰安道,就见右面便道上排满了人,这是在排队接和平保育院的宝宝回家。我想起七十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五岁,在离此不远的培育幼儿园。就在香港大楼的后面。但接送的任务交给了一位蹬儿童车的师傅。一晃七十年了,现在连初中生都需要接送了。利乎?弊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宝宝的地方其实是和平保育院的后门,前门在南京路上。这里是安徽都督、安武将军倪嗣冲的旧居遗址。原有三座楼房,其中两座1976年地震后拆除,主楼则是落架重建。现在看到的就是这座重建的倪嗣冲旧居主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仲夏季的泰安道郁郁葱葱,中间是快车道,两边是慢车道,隔离带上是一排美国梧桐,树冠上是一颗颗编织而成的彩球,一到夜晚就会开启,五彩缤纷。而每一棵树干的下面都有漂亮的鲜花装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漂亮的花卉是矮牵牛,非常适合在街心道旁栽种。给夏日的城市带来一份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再往东走,就是这座建于1922年的老洋房,位于泰安道17号。这座英式建筑原为北洋财政总长张弧所有,后卖给北洋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军孙传芳。1935年孙传芳被民国侠女施剑翘在居士林刺杀身亡。而居士林这座佛堂原为天津李善人家族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面就是泰安道建设路口了。路口的西南角就是泰安道15号这座漂亮的法式建筑。 这里原是法国领事馆,始建于1923年。后来成为一座公寓楼,再后来变成了破旧的大杂院。现在则修旧如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这个路口的西北角,则设置了这座“生命”的雕塑。我每年都会来泰安道走一走,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惊喜。这座雕塑就是新安放的。我觉得比起之前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来,更有时代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继续往东走,过了建设路口,就是六十一中的教学楼,叫“行远楼”,位于泰安道13号,曾经是周学辉旧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学辉是周馥幼子,周学熙之弟。此楼的前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位沙俄皇族郡主逃到天津出资建造的,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现在看到的则为落地重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学辉弟承兄业,曾任滦州矿地公司董事长,启新洋灰公司董事长。而剧作家曹禺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就是影射为周学辉,但剧情与周学辉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带新建了很多红色的建筑群。吸收了不少英国建筑风格。因为这里寸土寸金,所以不能像有些小区那样有花园湖景,但由于是高档住宅区,所以在楼脚之间还是下了很大功夫。这座金属铸就的梅花鹿就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这片红楼的对面,与六十一中“行远楼”比邻的是这座百年的安立甘老教堂,位于泰安道的浙江路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教堂当年是由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史嘉乐创办的,是一座具有典型英国乡村教堂风格的哥特式建筑。教堂用地是1893年英国工部局捐赠的,直到1903年才正式落成,但1935年5月教堂因大火导致礼拜堂严重损坏,1936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在街角拍摄它的全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昔日的小教堂曾经几十年来处于残破失修及闲置的状态。直到2009年才得以修复,现在可以在这里喝一杯咖啡,还可以在大堂里聆听一场室内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春天里我拍摄的安立甘艺术中心内部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复后的安立甘保持了原有的厚重古拙。这些廊柱与拱窗都还是原汁原味,尽管只有100年的年龄,但真的有点儿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在泰安道的这一带,建起了高耸的“五大院”,这是由五座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分散在泰安道的这一带,与几座著名的百年老建筑相伴。这些建筑群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设计,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安立甘艺术中心隔浙江路相望的是建于1917年的旧英国领事馆官邸,位于泰安道浙江路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这座建筑最早则是作为开滦矿务局总经理都司纳森的住宅使用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1923年,继任开滦矿务局总经理纳杨嘉立认为该建筑过大、过贵,拒绝住在里面。因此1924年这座建筑上市出售。英国政府工程办公室遂以大约两万英镑的价格将其购买下来作为英国驻津领事官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两年这里曾是阿里巴巴天津总部,现在牌子撤了,不知是否改为他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旧英国领事馆官邸相邻的就是这座位于泰安道5号,始建于1919年著名的旧开滦矿务局大楼了。这座老楼承载着那段时期的繁华与辉煌,曾经是北方的财富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现在已经成为天津的金融展示中心。春天里我曾有幸参观了它的内部。豪华的大厅贯通三层,顶部是镶嵌彩色玻璃的半圆形拱顶,拱券上有精美雕饰。大厅四周有十六根褐色的爱奥尼克大理石巨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建筑融合了希腊古典复兴风格的精髓,展现出庄重而肃穆的美感。但其历史却充满了被骗、不甘、力争与无奈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2年,周学熙成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滦州矿务公司试图“</span>以滦收开”收回被骗的开平煤矿无果后,当时的中国政府被迫以“中英合办”形式成立开滦矿务总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滦矿务总局尽管是中英合资,实质却处处受到英国掣肘,至1921年开滦矿务局大楼建成,更是标志着英国垄断地位的稳固。此后还经历了日本侵略者的蹂躏。直到1952年被燃料工业部接管,开滦煤矿才最终彻底收归国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最具英国风情的街区,很多游人来此游览,更有很多新郎新娘在此拍摄婚纱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灰色的爱奥尼克石柱,记载着百年的时代沧桑,而现在则涅槃重生为一座金融博物馆,更是成为天津重要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滦矿务局大楼对面的街角,现在被称为天津最美的街角,以粉红花墙和280种语言书写的“我爱你”爱情墙而闻名。上次来此,还会看到吐出的泡泡,情侣们都愿意在这里留影,使这里成为最浪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美街角的对过是一座郁郁葱葱的花园,这就是天津最早的公园,开放于1887年6月21日,这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诞辰50周年纪念日,故称“维多利亚公园”,又称 “英国公园”,距今已经历经了138年,现在叫解放北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的北面,原是英国工部局,旧称戈登堂。地震损毁后,其遗址几经改建,现在是丽思卡尔顿酒店,这是它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再往东走就是濒临海河的利顺德大饭店了。这座中外闻名的大饭店始建于1863年,始由英国传教士殷森德建造客栈老屋,继由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携德商瑞德改建成这座豪华饭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迄今已拥有165年的历史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住过孙中山、李鸿章、张学良、周恩来等众多国家政要与社会名人,一座老饭店,半部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津的泰安道,古典又时尚,厚重又灵动,昔日的大英帝国早已褪去“日不落”的光环,而一个日渐强盛的中国正在崛起。今天我们走在泰安道上,已全然没有了沉重的感觉,取代的是对异国英伦风情的欣赏和对时尚浪漫的感悟。我想,这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中,意犹未尽,遂填词《南乡子·泰安道》一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暑揽清幽。浪漫梧桐伴故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回首泰安如逝梦,悠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行摄街中觅旧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厦惬相酬。俯瞰津湾岁月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廊柱紫砖仍典雅,乡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难舍情怀付浅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