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璀璨]隆平院士港感怀

谢英明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谢英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0698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外青山楼外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然探秘永无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成功易使人陶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莫把百尺当尽头。</b></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p><p class="ql-block"> 隆平院士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由袁隆平院士领衔选址谋划的农业科技项目。2020年6月启动建设,2023年9月完成开港。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世界级农业研发高地。</p> <p class="ql-block">  10月3日,我乘广州地铁再游长洲岛,地铁站内的宣传壁画和陈列设计洋溢着浓郁的长洲岛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  9月27日在黄埔军校旧址游学了一天,沉浸在游览军校旧址和参观展览之中,对长洲岛的水上风光,未能得偿所愿去欣赏。10月3日再游长洲岛,原打算坐地铁到鱼珠站,步行到鱼珠码头坐渡轮到长洲岛重温旧梦。打开百度一看,费时费力,难如所愿。还是乘坐地铁好,方便快捷又舒适。从长洲地铁站E口出来,看到马路对面的隆平院士港。</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原籍江西德安,1930年8月13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他是世界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伟大贡献,.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暮牛诗挽:<b>“举世功高誉稻神,一生辛苦为人民。如今驾鹤仙游去,痛彻三湘四海心。”</b></p> <p class="ql-block">  <b>“昔日黄埔军校,今日水稻公园。”</b>这是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春耕时节留下的诗句。隆平院士港是他倾注心血选址建设,定位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黄埔军校”。隆平院士港自2023年9月开港以来,专注于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开展试验、转化、展示和推广工作。作为“一港两园三院”的核心枢纽,积极推动广州市黄埔区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成功举办第21届农交会现代农机展。</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设于广州与深圳。<b>全运会长洲稻香嘉年华</b>从9月28日至12月15日在隆平院士港梦幻启幕。40亩连绵稻浪+10000平方米自然艺术空间,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b>“喜洋洋”</b>和<b>“乐融融”</b>,象征湾区文化融合,恭候国内外游客光临。</p> <p class="ql-block">  <b>隆平院士港</b>作为全运会长洲稻香嘉年华举办场所,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场场都出片。憨态可掬的<b>“巨型的稻草人”</b>,端着<b>“有米”</b>的咖啡杯,萌到心化。来此打卡,表达对“有米”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里将成为黄埔最值得奔赴的秋日乌托邦。</p> <p class="ql-block">  绿草如茵的活动场所和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使隆平院士港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更添青春活力。</p> <p class="ql-block">  隆平院士港水稻试验田后面就是长洲岛沿江大堤。根据保安大叔的建议,我顶着秋日艳阳,跋涉田梗,翻越斜坡,穿过溪水,践行<b>“世上本无路,人走路始生”</b>的信念,终于登上游览长洲岛沿江大堤的起点,那里停靠着一艘巨大的船舶。我情不自禁地联想,隆平院士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能够扬帆起航,再创辉煌。</p> <p class="ql-block">  凭栏远眺,宽阔的江面上一桥飞架。<b>赤坎桥</b>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与番禺区交界处,是连接长洲岛和大学城区域小谷围岛的关键交通设施。始建于1989年,作为长洲岛首座对外陆路通道,结束了当地居民依赖轮渡出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长洲岛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珠江江心,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历史上曾为清代对外贸易重要海港,现存黄埔海关遗址、黄埔军校旧址、东征烈士墓、中山纪念碑等史迹。</p> <p class="ql-block">  从长洲岛沿江大堤上回望隆平院士港,铭记来路之艰辛与困惑。</p>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洲岛沿江大堤徒步,骄阳似火,罕见行人。这里没有公共交通,唯有迈步前行。付出总有回报,可欣赏一处藏在深闺的瑰宝——<b>新担涌东闸廊桥</b>。</p> <p class="ql-block">  新担涌东闸是我国第一座廊桥结合水闸,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新担涌,兼具防洪、通航及景观功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担涌东闸廊桥</span>于2014年建成,顶部为岭南园林式仿古廊桥,设有单层门亭、重檐方亭、景观廊和楼阁等建筑。通航孔采用钢吊桥连接。西侧设有3孔顶升式闸门和2座园林式人行拱桥,中孔为通航孔,充满了岭南园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廓桥,欣赏两岸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感受历史的厚重沉淀与自然的和谐美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杂交稻大吉稻隆平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稻稻可解苍生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禾下梦振兴梦中国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梦梦皆为百姓甜。</b></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期间,游学长洲岛隆平院士港,感怀袁隆平院士毕生为研究杂交水稻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墓碑上写着:<b>“人就像种子,做一颗好种子。”</b>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移,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袁隆平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