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

何硯

扬州个园,4A级旅游景区。南临东关街,北接盐阜东路,前宅后院,精致唯美,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顶级存在。<br><br>迈进个园的大门,一步便从市井的喧嚣跨入了另一个岑寂的、用竹石写满诗文的天地。一步一景藏四季,小桥曲径,旱园水意。<br><br>外间的热闹,都被那高高的粉墙黛瓦严严地拦住了,只觉得一股森然的清气,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沁入肤肌。<br> 个园的妙处,更在那“四季假山”里。<br><br>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一亮,便入了夏山的境域。夏山全是用太湖石叠成的,彰显了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神髓。 眼前便是一带摇曳的绿影,从墙角、石畔,伸头探脑,带着些文雅的突兀,那便是竹子。<br><br>园主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因爱竹而名“个园”。“个”字,不就是一个竹字的一半么?这念头一起,再看那竹,便觉着每一片叶子都成了一个亭亭的、清瘦的“个”字。 堂上抱柱楹联的上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br>堂上抱柱楹联的下联:“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从夏山的洞室出来,折向西北,景致倏地一变,夏日的氤氲湿绿霎时退得干干净净,眼前是一片开阔雄健的黄石山景。山道盘曲,石壁峭拔,气势煊赫。<div><br></div><div>石缝里倔强挺立着的古柏,枝干是铁一般的黑;那坡地上零星的、开始转红的枫树,叶子像一小团一小团将熄未熄的火焰。这秋山,没有半分文人式的哀愁,尽显沉雄博大而豁达。<br></div> 冬的尽头,便是春的开始。这一个个小小的窗洞,分明是春天的耳朵和眼睛,能最先感知到春天到来的脚步。<br><br>窗外,竟又是宜雨轩前那几竿翠竹的婆娑绿影,透出春的气息。<br><br>方才在冬日的酷寒里生出的一点瑟缩,立刻被那一眼的绿意融解得无影无踪了。 我正沉吟在秋的壮美里,一转身,却瞥见南墙下一小片白光,幽幽地、怯怯地闪着。那便是冬山了。<br><br>冬山用的是宣石,石色如雪,带着一种晶莹的、却又僵硬的冷意。竟真像一片被朔风冻住了的雪浪。<br><br>墙上有若干排列巧妙的漏窗,风从那里过来,发出“呜呜”的、细微而尖锐的声响,便是人造的“北风”了。 我于是恍然,这游园的路线,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关于时间的戏剧。<br><br>我们从春的万物生意出发,历经夏日的葱茏,秋日的丰赡,冬日的肃杀,最终又回到生命的起点。<br> 石不能言,竹不善语,而个园的石、竹,却将这本是抽象的、无情的时序流转,化作了可以触摸、可以穿行、可以感悟的实在。<br><br>古人“天人合一”的梦,在方寸之地里得到最凝练、最诗意的表达。<br><br> 华灯初上,烛光灯影一片璀璨,我十分不情愿地离开了个园,重回那人声扰攘的街市,恍如隔世。<br><br>那夏山的清凉,秋山的朗阔,冬山之后那惊鸿一瞥的春色,却久久地印在心上而挥之不去。<br> 谢谢诸位老师欣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