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古城及丰顺温泉

古代的石

<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现存庙宇为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揭阳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目前广东省内已知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传统形制及工艺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城隍庙古建筑,2019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城隍庙主体建筑大殿为悬山顶,面宽三间,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构。今保留的原建筑物还有山门、大门、两虎、大殿、养生池、石拱桥、夫人厅等,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门为穿斗式构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屋面为硬山顶。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p> <p class="ql-block">揭阳雷神庙</p><p class="ql-block">雷神本属自然神。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因为他们把雷看作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雷出,则万物亦出”,是人类希望之所在;他们认为,人们能繁衍子孙,富足殷实,长寿幸福,全是雷的恩赐。人们对雷的信仰、崇拜,历经漫长的时间。作为崇拜对象的雷也逐步蜕变,终于偶像化为神,一种民俗神。</p> <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之右,有雷神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二十与二十一世纪之交(1997—2003)再度重建。最早最详尽记载揭阳雷神庙的是刘业勤纂修的《揭阳县志》。其卷二《庙宇。雷神庙》条云:在解元坊(即今城隍街一带—彭注)。康熙初,知县胡鹤翥创建,并给庙前香灯铺四间、蓝田都溪头乡租谷三十石为住持灯油日食之费。庙后建龙起书院,供佛,旁祀知县胡鹤翥。乾隆四十四年,知县刘业勤重建,董事例职刘荣。清以前,揭阳没有雷神庙。所以创建,缘于清康熙初,碣石总兵苏利叛乱,沿海为之震动,朝廷指派省兵驻扎桃山(今属揭东县炮台镇),防范其沿榕江内扰。当时担任揭阳知县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胡鹤翥负责运送军输品,夜宿桃山驿馆。没有料到随身携带的官印竟被盗贼偷去。束手无策之际,有随行人员告诉他彩塘的雷神十分灵显,有求必应,无妨前去叩拜,祈求神灵帮助找回官印。胡鹤翥照着去做。不久,官府在附近抓到一个惯偷,审讯中他供出官印为他所盗。官印的失而复得,使胡鹤翥摆脱了法律的惩罚,而同时,他又得到晋升为水部主事的诏令。自然,他把这些恩德都看成是雷神的赐予。不久,他在北京听说因为海禁,在禁区内的彩塘雷神庙年久失修而坍塌,他感到神庇护了自己,现在神连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了,自己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遂捐资请人以城隍庙西侧常平仓废址为址,创建雷神庙,以答谢神恩。不久,揭阳群众又捐款在雷神庙后建龙起书院(一度作禅院),既祀佛,也祀建庙福荫揭阳的知县胡鹤翥。关于创建雷神庙事,乾隆《揭阳县志》卷八《艺文》所载胡鹤翥《雷神庙碑记》,记叙甚详。然而,历经一百余年的风雨侵袭,至清乾隆中叶,庙宇破败不堪,揭阳士民纷纷要求当时的知县刘业勤出面主持重建,以恢复其伟岸肃穆形象。刘业勤顺应民意,“爰捐俸、廉,诹吉日”,破土动工,而本地人士,“各呈其材,昆吾同侪,各骋其技”,仅用两个月时间,一座“仍前制,易新模”的壮丽神庙,重现于揭人眼前。后来,由于战患频仍,民不聊生,雷神庙渐渐荒废,至民国末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改作警察驻地。建国后,历经“改造”,面目全非。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经济的复兴使人民群众深感恢复古迹名胜的必要和可行。在市、省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下,广泛集资,择能工,选良材,精心营构,历五寒暑,终于重建起建筑工艺足可成为潮汕仿古建筑经典的新庙。揭阳人民为何如此热心建造雷神庙,对雷神有着坚韧不拔的信仰,跟神明的灵显有直接的关系。考诸坟典,雷神本属自然神。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因为他们把雷看作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雷出,则万物亦出”,是人类希望之所在;他们认为,人们能繁衍子孙,富足殷实,长寿幸福,全是雷的恩赐。人们对雷的信仰、崇拜,历经漫长的时间。作为崇拜对象的雷也逐步蜕变,终于偶像化为神,一种民俗神。揭阳人民所信仰的,就是与直观崇拜脱离了的神,有求必应的神。揭阳的雷神,是从彩塘“分灵”而来的。神在彩塘,“叩辄如响”(胡鹤翥语,意即有求必应—彭注)。到揭阳之后,又是怎样的表现?使得世世代代的揭阳人对他顶礼膜拜,崇信有加呢?刘业勤在《重建雷神庙碑记》中介绍得非常具体:神既来揭,日益灵响,民事之亦益谨。水旱必祈,吉凶必报。岁时伏腊,必虔荐椒浆走巫觋者趾相错。他还现身说法:余两膺榕篆,凡遇雨泽愆期,则祷神,神不以下吏治无状,叩辄应。今年首夏雨复失候,民殷殷望霓兴叹,余瓣香致祝,亦不一日甘澍胥均,是神之惠我父老子弟而降之福者,较之他神为最捷。按刘业勤的说法,揭阳雷神不但法力无边,可为官民人等解决一切有关生计的困厄,而且特别的快速——“较他神为最捷”。立竿见影,祷至福临。揭阳人民如此信仰雷神,原因就明明白白了。如同城隍信仰,雷神信仰在揭阳,是古已有之且方兴未艾,构成一道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正门左右均有神话故事的浮雕,人物栩栩如生,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修缮中的双峰寺</p><p class="ql-block">走近双峰寺,周围已经用铁栏围着,正在进行修缮。好在热情的工地小哥带着才得以进入。</p><p class="ql-block">双峰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马山巷,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原址位于今揭东县桂岭镇双山村,由法山禅师创建。明初石山禅师迁建至现址,作为揭阳佛教的中心及规模最大的古寺院,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2][3]。寺院现存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泰佛殿等,藏有虎寿碑等文物,“双峰晚钟”为揭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千江温泉酒店位于广东省丰顺县雄风大道金河桥头,距梅汕高速公路丰顺县城出口处500米,与全国首座地热发电站(温泉日流量最大、温度最高)相邻,属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该酒店由广东千江实业集团斥资筹建,丰顺县邓屋大温泉有限公司运营,2003年10月1日开业,为丰顺县建筑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四星级旅游饭店。酒店占地1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采用古罗马建筑风格,主楼13层,设有中西餐厅、宴会厅(可容纳1000人用餐)及多个商务会议室。配套设施含300车位停车场、温泉区(养生池、动感池、儿童乐池等)和24小时温泉热水供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