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始建于隋代,定型于明代,周长约13.74公里,呈长方形环绕西安城区核心。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以黄土分层夯筑,外砌青砖,稳固坚实。全城设4座主城门(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安远门),辅以18座辅门,瓮城、箭楼、敌楼等防御设施完备,尽显古代军事智慧。</p><p class="ql-block"> 永宁门是西安明城墙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初名“安上门”,明洪武年间改建城墙时易名“永宁门”,取“永保安宁”之意。永宁门形制为典型的明代三重门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郭城正门、箭楼、闸楼,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曾是古代西安城南的重要屏障。民国期间,永宁门月城和箭楼曾被战火毁坏。1989年,永宁门月城与闸楼重新复建,2014年箭楼成功复建。</p><p class="ql-block"> 如今,西安城墙已褪去军事功能,成为西安的文化地标,不仅保留着明代城墙的恢弘规制,更因仿古迎宾仪式、城墙骑行等体验项目,成为中外游客感受古都魅力的必到之处,见证着西安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