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与人类的较量

金童

<p class="ql-block">10月4号,开車直奔大龙谭景区,阴差阳错,没有经景区前门买票进入,車子走了十多里山路,从景区中部插入,直接拐入山顶小路。由上至下观赏景区美景。</p> <p class="ql-block">大龙潭(别称百杖潭)是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境内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该潭位于龙溪村硳圩坑自然村西北侧,瀑布落地处形成深邃水潭,周边环绕卧虎山、美女峰等二十四座喀斯特地貌山峰。</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水体景观为核心,包含以下单元:</p><p class="ql-block">‌镜湖‌:上游蓄水湖泊,面积约800平方米,为徒步起点。‌‌</p><p class="ql-block">‌龙潭与雷潭‌:主瀑布下方深潭与支流伴生潭,构成双子潭结构。冬季因潭水恒温,水面蒸发形成“双潭烟雨”气象现象,云雾缭绕如仙境。‌‌</p><p class="ql-block">‌三级瀑布‌:</p><p class="ql-block">一级瀑布落差12米,水流经花岗岩平台形成扇形水幕。</p><p class="ql-block">二级瀑布呈“之”字形下切,两侧岩壁发育垂直节理。</p><p class="ql-block">末级瀑布垂直落差25米,冲击形成直径15米的圆形深潭。‌‌</p><p class="ql-block">‌季节性奇观‌:冬季低温时瀑布凝结成冰瀑,呈现“零度风景”,晶莹冰挂与溪流相映成趣;夏季则成为避暑胜地,气温凉爽宜人。‌‌</p><p class="ql-block">徒步与观光‌:设有环潭徒步栈道和龙潭观景平台,连接壶镇三府尖徒步线路,沿途可欣赏喀斯特峰林与水体景观。‌‌</p><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命名体现龙文化特征,明代《处州府志》记载“潭深不可测,时有云气升腾”,清代“双龙潜渊”石刻现存于潭东崖壁。‌‌</p> <p class="ql-block">百杖潭之战</p><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王屏、杨金生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了冷静客观地分村。……经过分析,挺进师首长决定以逸待劳,精心组织一地战斗,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百杖潭景区影视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1935年11月,红军挺进师刘达云、张文碧率部进入黄弄坑,与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会合,建立中共浙东特委及缙云县委等党组织,开展游击斗争。</p><p class="ql-block">1936年7月,粟裕率第二纵队到达黄弄坑,与当地红军力量联合行动,成为浙东游击根据地的重要节点。 ‌</p> <p class="ql-block">相传百杖潭的龙王非常买验,每逢旱情,来此求雨都是有求必应,故当地百姓在此建建龙王庙,供奉龙王。每年农历7月13日龙王生日,东阳、缙云、永康等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祭拜。</p> <p class="ql-block">参观雁岭乡岩下村老年协会。</p> <p class="ql-block">山溪一旁长满密密麻麻的高大翠绿竹林,空气清新,特别清凉舒适。</p> <p class="ql-block">岩下石头村(缙云县)</p><p class="ql-block">‌位置与历史‌:位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东北部,村域面积4.5平方千米,形成于明代,因地处“百丈岩”下得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以石屋、石桥、石道为主,200余幢石屋采用浙中南山地石居风格,未裁切石材,被誉为“江南石头第一村”。‌‌</p><p class="ql-block">‌文化与保护‌:2014年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核心景点包括朱氏宗祠(300年历史)、封溪桥(清末石拱桥)和普通岭古道(1500年历史)。免费开放,适合自驾游,可体验云雾景观和缙云烧饼。‌‌</p> <p class="ql-block">搭眼看去,整个村子巧借山势,全用石块砌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静静地坐落于岩石峭壁的环抱之中。古朴厚重的石头墙,形态各异的石头门窗,蜿蜒曲折的石头路,横跨溪涧的石头桥,就连村口的厕所也是用石头砌成。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部史书,更像是一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村庄的岁月静好,见证着这里的兴衰变迁。至此明白了,村子取名石头村,可谓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屋前屋后晒腐乳。</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住宿一位名人,曾有粉丝千万。</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斗转星移,600多年过去后,岩下村仍有保留完好的石头房屋200多座。还有古道、古桥以及竹林山水、朱氏祠堂等,每一栋石屋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块石头,都是古老石头村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村民用最原始方法,执获山溪泉水冲擦.成圆圆的鹅卵石,造屋建墙、辅路、建桥,匪夷所思,让人羡慕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走出石头村,前往参观封存的花岗岩开采旧址。</p> <p class="ql-block">宏大的工场,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有些挖成一个深深的装满污水的岩洞,</p> <p class="ql-block">听说当年工人用凿子、楔子开石条,后来用液压劈裂机、凿岩机,但是随着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现在不让开发,有时一些电视影片的导演来这里拍摄惊心动魄的特技镜头。</p> <p class="ql-block">缙云县国家级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徐合i台理示范区。</p><p class="ql-block">任务:粮食产量能提升I0%以上。</p><p class="ql-block">技术模式:土壤调理剂十专用肥十有机肥十秸秆还田。</p> <p class="ql-block">从大龙潭到石头村,从鹅卵石到大岩石的废弃,从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时至今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为行动指南,也是从大自然的恩赐到人类的主动索取、最后因势利导、亨受与感恩大自然。</p><p class="ql-block">这无疑向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话题,人类该如何在这个星球上更有智慧地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