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西宁印象(二)

年的魅丽。

<p class="ql-block">文字 年的魅丽</p><p class="ql-block">音乐 美篇平台音乐</p><p class="ql-block">图片 实景随拍十网络</p><p class="ql-block">记录生活 感受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的西行漫记第二篇,西宁印象。</p><p class="ql-block"> 旅客们:沈阳→西宁K1520次列车,经过41小时54分运行,就要到达本次列车的终点站→西宁。感谢你们一路的陪伴,请收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欢迎下次再乘本次列车。再见。随着播音员甜蜜的声音,旅客们都在收拾行季准备下车。而我早已经收拾好,来到车门前等候,用最快时间车停立即下车,大口呼吸这高原清爽的空气。初抵西宁,被祁连山温暖怀抱的高原古城给迷住了。它没有想象中那样凛冽,反倒带着一股恰到好处的温暖,不冷不热,不急不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流我们出了站台,按惯例先拍一张同学合影留念。在这里我想说,感谢此次出行的带队。是他把酒店、行程路线及车辆安排好了,带领我们一行7人开心深度,游走在青甘环线的美景中。洒店就在西宁车站前,出行很方便,办理完入住,我们迫不及待的去了青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在旅行中每到一地,都要先去它的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你可以找到此次旅行的答案。走,去博物馆找找我们青甘环线重要一段,河西走廊上的历史记载。到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高原千年历史大门。展厅里各个展位,清晰展示这片古老神奇土地上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北部分历史如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  “断匈奴右臂”,这个高瞻远瞩构想,是张骞受汉武帝所派,出使西域后所提,曾震惊汉朝朝堂。张骞建议联结乌孙,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武帝采纳张谦的建议,养兵蓄锐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正是这一战略的实施。让今天的我们走过古老四郡后,仍然能体会千年不变名字古城的魅力所在。同时也体会到了那个年代汉武大帝的雄心与智慧。真不愧是千年一帝。</p><p class="ql-block"> 西宁虽不在四郡行列,却是这个战略的重要支点。它见证着中原王朝,从它身边走过向西拓展的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柳湾墓地出土精妙绝伦彩陶艺术。</p><p class="ql-block">这只双耳彩陶瓮纹饰,像是把黄河的灵魂与高原的粗犷用之黄土揉进了唯美的陶瓮里。</p> <p class="ql-block">↓青海非遗展的手工艺,美的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博物馆,沿着东关大街漫步,远远就看见东关清真大寺。它是清海第一大寺,融塔、墙、殿为一体的伊斯兰古建筑,其风格独特,融合汉藏回等民族建茿元素。宏伟的五门和宣礼塔,是其标志性的建筑。宽敞的礼拜大殿,雕梁画栋,飞檐四起。从围墙上的浮雕,花卉、阿拉伯书法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松鹤、牡丹等都体现民族交融特色。有一种朴素的庄严美。恰逢午后,老者们在大殿门外悠闲地坐着,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我站在大殿旁拍下这静谧的镜头,记录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收门票,“敬主爱人”这四个字,东关清真大寺将它镌刻在墙上。几株老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光影也好象告诉我,它所经历的岁月,不都是灿烂的阳光。老者见我在拍,主动向我讲述大寺的历史。它始建于明朝,历经数次修缮呈现在的样子。微风吹过,树枝伴着风轻舞与大寺共同描绘,属于它们的唯美画卷。虽然这里是市区,但没有喧闹与杂乱,只有一种属于信仰的宁静。而这里的宁静与美,也在悄悄消除我旅途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我的旅行伴友和同学。</p> <p class="ql-block">  逛着逛着就走进大寺旁的小吃一条街,小吃街不长,但这里满是回民特色看着就好吃的各种小吃。同学胃有点小问题,不敢吃没吃过的食品,最后我们选了一碗,南北通吃,百病不犯的牛肉面和两个小菜。面Q弹好吃,汤很鲜,小菜牛羊肉很嫩入口即化的感觉,让我的舌尖很享受这高原味道。</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宁不缺的就是清真寺。吃完饭回酒店的路上,又遇见水城门清真寺。同样是进去看,拍下水城门清真寺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  来塔尔寺,是我们从西宁进青甘环线游完后,回到西宁的最后一天。在这里我没按出游顺序写。进出都在西宁,把最后一天游西宁塔尔寺,写进西宁印象来,能更增加西宁印象里的内容。这样我觉得暂短的西宁印象更加丰富和饱满。也寓意我们青甘环线游的这个大圈非常圆满。</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距西宁市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快看前边山坡上的建筑太美了。同学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司机告诉我们塔尔寺到了,等我把车开到山脚下,找好车位你们就下车,我的车就停在这,看完后就在这上车回酒店。我们的司机是一位80后,具备西北汉子的深沉与稳重,又有现代年轻人的智慧。这一路不但车开的稳,还能给我们提供情绪价值。记得在离开青海湖到共和县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时,由于都有点高反,他就尽量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讲些高原上的奇闻。谢谢你小谢,谢谢你伴我们开启一场视觉与心灵双重震憾青甘之旅。</p> <p class="ql-block">  这一排的白色白塔,共有八座,称如来八塔。是纪念释迦牟尼从降生,学法成佛普度众生,到涅槃重生八大功德,因此也称功德塔。</p><p class="ql-block"> 闻名遐迩的塔尔寺。因先建塔后建寺,所以称之为塔尔寺。始建于明朝嘉靖39年。它是为了纪念出生在此,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又因他还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的师傅,所以塔尔寺的威望特别高。建筑雕梁画栋,美的震撼心灵,它真正的是金碧辉煌,展现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他所承载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站在这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被称作艺术的殿堂。它的壁画、堆秀、酥油花堪称无与伦比的艺术三绝。是塔尔寺艺术价值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为了尊重佛教的理念,我特意穿上了藏族红的衣服。这熟悉的颜色,让卖票的僧人特意看了我一眼。看过身份证说,半价票35元。走进红墙绿瓦与装饰藏式元素的山门,寓意就进入世俗与宗教空间的分界点。象征着从此进入佛门,开启宗教文化之旅。首先是嗅觉的洗礼。到处弥漫着酥油的香气,这是属于塔尔寺的味道,此刻酥油的香味通过呼吸进入身体,顿感觉全身心都带着酥油香气。完成了拍照留念的环节,山门右前方一尊高大理石雕刻精美柱子,引起我的注意,只见柱子顶端的双鹿法轮,它可是藏传佛教经典符号。体现塔尔寺汉藏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的融合。也彰显塔尔寺,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各个殿内,是不允许拍照的。那只好在殿外拍了。前边人流众多叫祈寿殿,有进出两个门,我也随人流从进门拜了佛祖后,再从出口门出来。殿虽小却有秩序。可能是每个人都想长寿,在佛祖面前好好表现吧。</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就象一座藏传大学,不时你会与身穿佛袍年轻的僧人擦肩而过。它有自己的印经院,分为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每个活佛带领一拨学生。医明经院传承藏医文化,藏民生病都会来医。在塔尔寺我还看见塔尔寺敬老院,护法殿等这些都是不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  难忘的是大金瓦殿。黄金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但不刺眼。听说用了近万两黄金打造。康熙乾隆都题过字。大殿门口。许多朝拜者在地上虔诚地叩头,把厚重的木板磨出了深深的痕迹,他们的每一次长跪都是对信仰执着的体现,还有僧人在店内专注念我听不懂的经文,这种纯粹信仰的力量,让整个空间都充满宁静与神圣。走进店内看用酥油花制作贡品惊艳双眼。听说20斤牛奶才能出一斤酥油,工匠们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工作,用酥油花塑造出佛国世界的美,想都想不到的艰难呀。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花瓣上的露珠仿佛要滴落下来,我驻足很久,既惊叹于工匠的技艺,更感动于这份用极致虔诚浇灌的艺术。站在塔尔寺高处,俯瞰红墙与金顶交织,经幡在风中飘舞。那一刻,高原的辽阔与信仰纯粹在我心中凝成了永恒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来自网络酥油花</p> <p class="ql-block">借以此篇。纪念我在西宁的美好印象。感谢有缘的朋友分享。谢谢!敬请期待我下篇镜头里的烽燧千里的祁连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