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周文彬</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296527</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快乐时光。新疆之行的第35天,若羌成了此行的终点。若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县,202298平方公里面积。清晨七点十分,我被一阵格外清冽的风唤醒,风里似乎裹着沙粒的质感,带着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婼羌的古老气息。当地人说若羌别称楼兰市,这阵风,大约就是跨越千年的楼兰之风吧。</p> <p class="ql-block"> 翻身下床,街上还带着清晨的微凉。这座沙漠边缘的小城,既有现代城镇的规整,又透着难以掩饰的古朴。走到迎宾大道的楼兰美女雕塑前,我停下脚步。那尊塑像眉眼细长,神态安然,仿佛刚从沉睡中醒来。周围还有几座配套雕塑,有的再现了古楼兰人的耕作场景,有的刻画了商旅驼队的艰辛,一砖一瓦间,都沉淀着楼兰古国厚重的历史。突然,树丛间藏着一幢独立的建筑,感觉有点特别,便用手机拍了下来,放大一看“第五空间”赫然醒目,哈哈,涨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突然在脑海里响起。站在雕塑前,我仿佛看到了诗里描绘的苍茫大漠,看到了戍边将士们在风沙中坚守的身影。楼兰,这个只在史书和诗词里鲜活的名字,此刻终于有了具象的轮廓,让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阳光渐渐暖了起来,我走进了楼兰博物馆。馆内的陈列比我想象中更丰富,从楼兰遗址出土的木质器具、陶罐,到线条粗犷的楼兰岩画,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荣。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几具干尸复制品——楼兰美女、男性干尸,还有一具小小的婴儿干尸。他们的皮肤干瘪,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样貌,与我在乌鲁木齐博物馆见到的真品如出一辙。隔着玻璃,我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呼吸,那些鲜活的生命,最终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博物馆,顺道去了米兰遗址公园。坐上景区大巴,沿着荒凉的土路前行,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偶尔能看到几丛倔强的骆驼刺。东大寺、西大寺、戍堡遗址依次出现在眼前,尤其是那座戍堡,高高的土堆像一座小山,城墙由土砖垒砌而成,历经千年风沙,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雄伟。最让我意外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藏传佛教文化居然很早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一座座佛塔矗立于戈壁滩之上。我不禁佩服古人的智慧与坚韧,他们不仅在这里生存,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返回售票大厅时,肚子已经咕咕叫了。从车上拿出出发前准备的自热米饭,浇上冷水,十五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牛肉饭香味就飘了出来。一口下肚,暖流瞬间传遍全身,疲惫感一扫而空,仿佛又充满了干劲。</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我们沿着G0612国道向青海茫崖市行驶。离开米兰不久,在第二个停车区,在张华的带动下,爬上了高速公路上方的小山包,站在高处往下看,蜿蜒的公路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穿梭在戈壁与山脉之间,进出的车辆如同蝼蚁般渺小,这样的美景,确实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时,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阿尔金山上,让连绵的山脉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看着眼前的美景,我突然回想这30天的新疆之旅——北疆的喀纳斯湖、伊犁草原,美得像童话;南疆的喀什古城、和田集市,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北疆看景,南疆看人文”,这句话果然没错。一句话总结:新疆,真是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傍晚七点,车驶过若羌收费站,仪表盘上的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我知道,这意味着我们告别了美丽的新疆,正式进入了青海境内,第三阶段的返程之旅,就此开启。</p> <p class="ql-block"> 进入茫崖市时,气温骤降到了9摄氏度。八点十分,我们入住豪润大酒店,刚下车就打了个寒颤,赶紧回车上添了件厚外套。站在酒店门口,看着眼前陌生的城市灯光,我忽然有些恍惚。新疆的风沙、雪山、草原还在脑海里盘旋,而新的旅程,已经悄然开始。若羌的这一天,像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对这片土地,又多了几分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2025.10.05. 于青海茫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