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物界从无因懒惰而饿死、因拒学习而“笨死”的生命体。生存与成长,是刻在所有生物基因里的本能。</p><p class="ql-block"> 幼狮追扑母狮的尾尖,预习捕猎的章法;雏鸟千百次坠地振翅,叩开飞翔的大门;渺小如蚁,也在往返奔行中,悄然校准归巢的捷径。</p><p class="ql-block"> 人类也亦复如是,这种“为己探索、主动成长”的本能,早在我们祖先尚未进化为人类时,便已藏在血脉深处,成为刻在基因里的“出厂设置”。</p> <p class="ql-block"> 然而,“懒惰”二字,唯独在人类社会的土壤中滋长。更残酷的是,许多人连“不愿卷入”的权利都没有。资本主义几百年筑就的秩序,织就了一套精密规则:它以生存压力为绳,将人捆在“必须为之事”上——为糊口,躬身于不喜且无望的营生;为生计,陷在机械重复的劳动里。而劳动成果,从不属于劳动者,只流向规则的制定者。</p> <p class="ql-block"> 当“勤劳”沦为替他人创造价值的工具,当“学习”变成让人更顺从的训练,人主动探索的渴望便逐渐消散,沦为任人操控的"提线木偶"。</p><p class="ql-block"> 久困于“没得选”的境地,深入骨髓的习得性无助便会滋生。既然再努力也选不了心之所向,再辛苦也留不住劳动所得,那“按己节奏而活”的本能,终被压垮。</p><p class="ql-block"> 于是,众人惶恐地追赶“生存模板”,哪怕明知路错;有人索性“躺平”,却被贴上“没出息”的标签。这套规则以此掩盖“不给选择”的本质,逼着人们在自卑中默认:“是我不行,非规则之错!”</p> <p class="ql-block"> 近代大哲叔本华恰是当头棒喝:“世界是你的表象”。</p><p class="ql-block"> 所谓“懒惰”,从不是拒斥成长与劳动。它是资本与权力沆瀣一气,套在劳动者身上的双重枷锁——先用“没得选”的困境磨去本能,再以“懒惰”"躺平"还有什么"低认知"的标签污名化反抗者。而那些选择躺平的人,不过是想在夹缝中,守住最后一点“不被定义”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该清醒的是,戳破这个谎言:</p><p class="ql-block"> 真正该被质疑的,从不是“不愿卷”的个体,而是那个 “不给选择、掠夺劳动”的秩序本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