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随笔之执念的意义

局中散人

<p class="ql-block">  许多在感情里经历太多悲欢离合的人,总以为参透了“道法自然”的规律,便觉活得淡定从容——爱情来了欣然接受,走了也不纠结,甚至不再主动追求。可他们恰恰错了。</p><p class="ql-block"> 这世上的智慧从不止“道法自然”一种,它更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即便它是某种真理,也终究是后天习得的认知——那些浸透眼泪与欢笑的悲欢离合,本质上都是被我们装进脑子里的“经历性知识”。这些知识层层裹住了最初的自己,我们用“淡定”掩盖曾受伤的胆怯,用“释然”伪装怕再失去的麻木,就像被生活磨出了厚厚的茧,再也触不到内心最初的最本真的温度。所谓“道法自然”的从容,不过是让社会这个大染缸,遮住了良知本该有的光亮。</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能否幸福,从不由“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决定,而是由“心力”——那种先天的、爱与被爱的能力来定义。</p><p class="ql-block"> 这份能力恰合王阳明心学“事上炼,躬身入局”的内核:世间道理,若只停在认知里,终究是别人的感悟;唯有扎进感情的具体起落里,在真心交付的忐忑中、遗憾别离的阵痛里摸爬滚打,才能把“爱的本真”酝酿成自己的心力。</p><p class="ql-block"> 它从不是空想出来的“淡定”,而是在悲欢离合里“躬身入局”修来的,是摔过后仍敢伸手的纯粹,是遗憾后仍愿期待的激情,是即便暂时没遇到真爱,也能在每一次真诚里笃定“值得”等待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也恰如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所言:让生命如夏花之绚烂,死亡如秋叶般静美” 这才是我们最该找回的“最初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执念",执念才是人生意义的内核!</p><p class="ql-block"> 这种执念,就像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见桅杆尖头的一艘航船;就像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就像躁动于母腹中即将迎来生命的婴儿!</p><p class="ql-block"> ——鲜活、坚定,充满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