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第4天,天阴,偶尔有太阳出来照一下,25℃气温,适合外出。于是,选着地铁,去看看有历史留存的北京胡同。原本想避开热闹景点选择胡同,但还是忽略了一点,胡同所处的位置还是有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胡同,一条有半个多世纪被认为是让中国人脸上长“疮”的胡同。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条朴实的胡同里,被多个国家“占有”建成了“国中之国”的大使馆,成为迫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其中法国公使馆、西班牙大使馆、日本公使馆等,在半个多世纪里,做尽了丧尽天良危害中国人民的坏事。虽然历史又继续前进了半个多世纪,建筑物依稀还在,用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它建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产生的影响,依然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稍显遗憾的事情,是整条胡同,只有一半开放着,另外一半因为接近天安门广场而被限制进入。等非假日时间段,再寻时间来寻找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寻北京历史的记忆,不来一碗北京传统美食说不过去。一碗北京炸酱面,最能说明问题,北京王府井大楼五层海碗居的炸酱面,还是比较地道,值得品尝。只是价格不菲(35元/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足饭饱之后,踱步来到了另外一条胡同,史家胡同,一条从建立到如今700多年都没有更名的胡同。由于其核心位置(皇城东侧),在此选择居住的名流不少。就拿民国至建国这半个世纪,有人称该胡同为一条胡同半个民国史就说明了这条胡同在民国史上的重要性。从胡同西进入,到胡同东出来,全长700多米,在其南北两侧就留下了很多故居,包括傅作义故居、凌叔华故居、全国妇联办公场所等几十处。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停留,听到解说员认真详细的解说,对该胡同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稍有遗憾地是,这些故居或者历史遗址不能到院子里去看看,去嗅一嗅历史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胡同简介</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民间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法。元《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明朝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显示,清朝时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978条;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3200条胡同;1949年的统计显示北京城区有名字的街巷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而习惯上,人们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统称为胡同。</p><p class="ql-block">SIMON 坐井观天话胡同 202510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