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诗山</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千年前就用20字写出“独处天花板”!原来“众鸟高飞尽”,是李白对无效社交的最强吐槽;“相看两不厌”李白哪是在看山,分明是在和自己较劲;李白写这首诗时没想到,千年后成了孤独患者的“治愈圣经”!</p><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第四日,秋阳正好,风携桂香,我们一家六口驱车上路,向着安徽宣城的方向奔赴。车窗外的风景从熟悉的城市轮廓渐变成江南特有的青瓦白墙,途经南浔、洪林两个服务区短暂歇脚,伴着孙女儿一路快乐的欢笑声,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竟也不觉得漫长,正午十二点半,终于抵达宣城城市便捷酒店。办好入住,推开那三间三百多元一晚的豪华房,窗明几净间透着温馨,简单休整片刻,便按捺不住对这座“江南诗城”的好奇,直奔市区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行第一站,是早被列入“必吃清单”的宣城特色小吃——丁氏粉丝。循着 locals 指引的方向找到店铺时,门口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秋日的阳光在阴云下虽不灼人,却也让等候多了几分焦灼。孙女儿踮着脚往店里望,时不时问“还要等多久”,大人们则聊着沿途见闻,三十分钟的等待,在期盼中悄然流逝。终于轮到我们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粉丝端上桌,琥珀色的粉丝浸在清亮的汤里,撒上翠绿的香菜、金黄的炸花生,还有一勺秘制辣油,香气瞬间裹住鼻腔。挑起一筷子入口,粉丝爽滑筋道,汤汁鲜而不腻,辣得温和,鲜得醇厚,连平日里挑食的孩子都捧着碗吃得鼻尖冒汗,直呼“这队没白排”。一碗热粉丝下肚,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也为接下来的敬亭山之行攒足了力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后的秋阳柔和了许多,我们驱车前往敬亭山。车子刚驶近山脚,便见“敬亭山”三个苍劲的大字刻在石牌坊上,旁侧题着“江南诗山”,瞬间让人想起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心中的期待又添了几分。山脚下的韩愈文化公园是此行的第一站,园内草木葱茏,一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路两旁立着刻有韩愈诗作的石碑,笔力遒劲,墨色虽有些斑驳,却仍能感受到文字间的风骨。孩子们围着石碑认字,大人们则驻足品读,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吟诵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古朴的诗意里。据悉,韩愈文化园坐落于敬亭山南麓,占地面积18.2公顷,其中绿化景观12.4公项,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这里曾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青少年求学时的寓居地。历史上建有“昌黎别业”及“韩愈公祠明代立有“韩愈别业碑”等纪念韩愈的人文景观。韩愈文化园于2013年启动建设,分为韩愈纪念馆、昌黎别业以及山水园林三大部分,展示了韩氏家族在宣城生活的情景、韩愈文学和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宣城的关系以及韩愈一生的功名成就。2015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有网友称,游安徽省宣城必上敬亭山,敬亭山乃宣城名胜。敬亭山座落于宣城北,有江南诗山之雅号,概因谢朓、李白等登山所赋而出名。谢朓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曾任宣城太守,极爱敬亭山,以敬亭山为其“仕隐”之地,经常登山观景,寄情山水,赋诗抒怀。比如其《游敬亭山》云:“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至于李白的《独坐敬亭了。受谢李所吟影响,后代诗书画等雅人儒者纷至沓来,登敬亭山观山赏景,挥毫泼墨,寄情抒怀,作品数以千计。大概这就是江南诗山雅号的来历吧。</p><p class="ql-block">从韩愈文化公园出来,我们换乘景区观光车上山。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起初是成片的密林神树,树叶在秋风中摇曳,漏下点点光斑;行至半山腰,视野渐宽,能望见远处的宣城城区,青灰色的屋顶连成一片,映着蓝天白云,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再往上,树木愈发茂密,松涛阵阵,偶有鸟鸣清脆,山间的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洗去了城市的喧嚣。十几分钟后,观光车抵达山顶平台,下车的瞬间,便被眼前的景象惊艳——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秋日的山林褪去了盛夏的浓绿,添了几分金黄与绯红,像被大自然精心染过的锦缎;山风拂面,带着草木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所有的疲惫都被这壮阔的景色涤荡干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顶的步道漫步,途经太白独坐楼,木质的楼阁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透着江南建筑的精巧。楼内陈列着李白的诗作拓本,还有他在敬亭山游历的故事,站在楼前远眺,仿佛能看见千年前李白独坐山间,与敬亭山相对无言、心意相通的模样。孩子们在步道上追逐嬉戏,大人们则不时停下拍照,想把这山间的美景与诗意定格下来。山间的时光过得格外快,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橘红色,也为敬亭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下山的路。</p><p class="ql-block">我登上峻坡后,转至独坐楼下。抬头仰观,更觉楼势耸峙,檐角飘然。才登过徽州太白楼,至此再登临独坐楼,深感诗仙与安徽渊缘极深。独坐楼开放三层,入内匆匆一观,一楼有太白木雕,展示太白平生足迹;二三楼陈列一些以太白形象为主题的瓷器诗画等,皆纪念李白的诗文,总体布局与太白楼大同小异。</p><p class="ql-block"> 因天色已晚,此行只好匆匆一游,上面的风景只能留有下次再来。既使这样,也才抡上了最后一二班的观光车了。下山后,已是夜色渐浓,我们来到宣城万达广场,寻了一家主打本地“土”味的餐馆。餐桌上,喷香的宣城炒面、鲜美的水阳三宝、软糯的蒿子粑粑,每一道菜都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是城市里难得尝到的家常滋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白天在敬亭山的见闻,孩子们说着下次还要来爬山,大人们则感慨着这趟旅程的充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天的行程结束了,身体虽有些疲惫,心里却满是满足。敬亭山的美,不仅在于它的青山绿水,更在于它千年沉淀的诗意——李白的偏爱、韩愈的足迹,让这座山不再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成了文人墨客心中的精神栖息地,成了江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诗星”。此行与敬亭山相遇,是这个国庆长假最珍贵的回忆,也让我明白了“江南诗山”这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文化与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