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隋唐时期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881年左宗棠收复伊犁后在此设立口岸,1992年向第三国开放,是“千年驿站”“百年口岸”。</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地处欧亚经济板块中心地带,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305公里,连接着国内、东盟市场与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市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经此出境,覆盖超过世界75%的人口、60%的领土面积、50%的经济总量。</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公路口岸是我国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铁路口岸东承陇海兰新线,西接中亚铁路网直达荷兰鹿特丹,中欧班列联通“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45个城市,开行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铁路口岸首位。</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于2018年正式启用,外观巍峨大气,是当前口岸的核心通关枢纽。它与第五代国门(现文化展示馆)隔距相望,形成“新国门展未来、老国门讲历史”的独特景观,见证着新时代口岸的开放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巍峨雄伟的第六代国门,旁边的国门文化展示馆由第五代国门改建而成,可了解国门变迁与口岸历史。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持身份证花15元办理出入境通行证就能进入,能免税购物,还能体验“一步跨两国”。</p> <p class="ql-block">【清代18号界碑】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物,现位于霍尔果斯口岸国门景区的碑亭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1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1882年又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规定伊犁河南岸界碑由沙俄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立碑时,清政府官员未到现场监督,沙俄趁机将界碑向中国境内推进20余公里,形成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协定,对争议区进行重新划分,哈萨克斯坦将27.4平方公里土地归还中国,界碑也重回祖国怀抱。2002年6月,18号界碑从原址察布查尔县移至霍尔果斯口岸。</p><p class="ql-block"> 该界碑正面刻有满文,意为“石碑”,背面刻有俄国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沙俄侵华的历史铁证,见证了晚清的屈辱历史,也彰显了新中国在领土主权争端解决上的不懈努力,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时刻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它既是沙俄侵华的历史铁证,见证了晚清时期中国国力衰微、外交屈辱,也见证了新中国在领土主权争端解决上的不懈努力与最终胜利,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国门文化展示馆】位于口岸核心区域,由第五代国门改建而成,是当地红色文化地标。展馆2020年10月完成提升,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以“丝路文化、国门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浓缩千年驿站、百年口岸变迁与新时代开放图景,是感悟边疆历史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国门文化展示馆,在于其建筑本身是历史见证者。其前身为2008年改建的第五代国门,曾见证21世纪初口岸从边境互市向大宗物资进出口的转型。2018年第六代国门启用后,它经保护性改建,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展馆。</p> <p class="ql-block">展馆与第六代国门隔距相望,构成“老国门讲历史、新国门展未来”的独特景观。它地处连霍高速终点、312国道0公里文化节点,是游客了解“中国西大门”的首站。馆内68件实物与海量图文,经编排串联起霍尔果斯的完整记忆。</p> <p class="ql-block">步入展馆首章,仿若穿越至古丝路驼铃声中。展区以商周为起点,追溯霍尔果斯“驼队经过之地”的渊源,呈现张骞出使、隋唐驿站、清代治理等历史,凸显其东西方交汇的早期基因。骆驼雕塑与丝路文物仿品相映,让人直观感受昔日商贸繁盛,印证其“积累财富之地”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除了历史与商贸叙事,展馆更注重文化传播与精神传承。在展区的细节设计中,红色文化元素贯穿始终:班超镇守边关的雕像彰显着历代戍边将士的忠诚,屯垦戍边史料展示了各族群众守护边疆的坚守,当代国门卫士的执勤照片则延续着这份责任与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