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成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关键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本侵华加剧(如华北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剿共”。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西北军)因剿共失败与抗日诉求,与中共接触,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包围华清池,蒋介石藏身骊山后被俘。西北军控制西安,扣押陈诚等军政要员。</p> 起因 事变经过 历史意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影响❶结束内战:迫使国民党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十年内战基本终止❷促成抗战统一战线:奠定国共第二次合作基础,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❸民族存亡转折点:毛泽东评价其“挽救了中华民族”,避免中国因内部分裂而亡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