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里,我和老伴带着孙子踏入了侯汉鹏刻瓷博物馆,未曾想,这场艺术之旅竟成为一次关于匠心、坚守与家庭教育的深刻启迪。</p> <p class="ql-block">一、匠心三十载,刻瓷里的岁月深情</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侯汉鹏刻瓷博物馆”的石碑古朴庄重,仿佛在诉说一段深耕艺术的岁月。走进馆内,满目皆是精美的刻瓷作品:有的以墨黑为底,刻出菊花的清雅风骨;有的以宝石蓝为衬,雕琢出孔雀与牡丹的雍容华贵;还有木雕与刻瓷结合的艺术,将荷塘鱼趣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出自侯汉鹏老师之手,他在刻瓷领域深耕30年,每一件都是精雕细琢的结晶。刻瓷工艺本就考验耐心与技艺,他却在日复一日的雕琢中,把对艺术的热爱融入每一道刻痕。更动人的是他与妻子杨双艳老师的相濡以沫——杨老师曾十几年默默支持,在清贫中托举丈夫的艺术梦想,这份信任与坚守,让刻瓷艺术有了更温暖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沉浸于侯汉鹏老师的刻瓷博物馆,指尖似能触到瓷面刻痕里沉淀的匠心——那是一刀一划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也是匠人用岁月雕琢的文化温度。</p> <p class="ql-block">二、身教于行:让孩子触摸“坚持”的温度</p><p class="ql-block">参观中,最特别的环节是孙子亲身参与刻瓷体验。看他握着刻刀,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雕琢,我忽然明白:最好的教育从不是空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亲身感受“专注”与“坚持”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三、家庭教育启示:懂孩子,放对位置皆天才</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思考:</p><p class="ql-block">看懂特质,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我家孙子是模仿型学习风格,与其讲太多道理,不如让他在体验中感悟。带他见大师水准,让他明白“天赋+刻意培养+父母懂行”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身教>言教,境教>身教:侯老师夫妇30年的坚守是“身教”,博物馆的艺术氛围是“境教”。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匠人精神,“坚持”就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可触摸的行动指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放对位置,人人是天才:成功的定义从不是千篇一律,把孩子放在适合他天赋优势的领域,他自然能绽放光彩,就像侯老师在刻瓷里找到自我,每个孩子也该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成长。</p> <p class="ql-block">侯汉鹏老师的右手,是技艺与执着的化身——拇指与中指的协调、小肌肉的精准操控,每一处细节都藏着“不达目标不止”的韧劲。这种对热爱之事的深耕,就是给孩子最生动的“坚持课”!</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时,孙子的小脸上还带着对刻瓷的好奇。这场艺术与教育的邂逅,让我们看到了匠心的力量,也更坚定了“懂孩子、育天赋”的教育信念。或许,这就是艺术与生活碰撞出的最动人火花吧。</p> <p class="ql-block">这份在方寸瓷盘间深耕的执着,值得最真挚的敬意与祝福,愿这份古老技艺在坚守中永续光彩。愿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绽放天赋才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