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春,乍暖还寒时,我发现在小院厨房外的墙角缝里自己长出来一株紫茉莉。这里背风向阳,看出来紫茉莉很喜欢这个“家”,努力地生长着,跟已经六年的原住民蔷薇和铁线莲抢着地盘,在夏初就出落成一株亭亭玉立的“大蘑菇”。</p><p class="ql-block"> 夏初,蔷薇花刚刚落幕,我及时修剪了残花枝,给紫茉莉留出来生长的空间。它深知我心,姿意地吸收着阳光和养分,在五月的艳阳天下迎风招摇,终于摇出来一顶顶小伞样的花。花是夹杂黄红双色的,有的星星点点,有的在黄色中挑染了一抹红,有的晕染的很均匀,黄色渐变成红色,有的很爱国,竟然长出来一颗五角星,任性的很。周末每次回小院,我都在它跟前驻足观赏好久,生怕错过了又一个神来之笔。紫茉莉真神气,给我呈现出一个个艺术佳作,让我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可为什么叫它紫茉莉呢?明明还有黄色,还有这种双色的。</p> <p class="ql-block"> 初识紫茉莉那年,我十来岁。爸爸在小院菜地周边种了一排紫茉莉,像天然围墙。夏天一到傍晚,紫茉莉就吹起来小喇叭,滴滴哒,招呼我们吃晚饭。院里小饭桌上摆好了妈妈做的饭菜,偶尔有风吹过,饭香里裹着淡淡的花香。晚饭后,我跟小伙伴们围着紫茉莉花丛捉迷藏,用花籽互相投掷着玩,嘻嘻哈哈玩的满头大汗也不回家,那会儿没啥作业,也没有手机,有大把时间可以来户外玩。它的花籽可真精致,黑黑的,圆圆的,有花纹般的凸起,像一个个小地雷,我们都叫它“地雷花”。</p> <p class="ql-block"> 这花可真有趣。花型单纯,却生出来这么工艺复杂的花籽。但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凶险的很。</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它因黄昏开花,得名:送闺女花。这名字就更不好听了,带着别离的伤感。敢情是闺女回娘家不能过夜,傍晚就得送走?</p> <p class="ql-block"> 紫茉莉是它的大名,我知道这名字后就一直这么称呼它。直到读了汪曾祺的小说《晚饭花》。晚饭花就是紫茉莉。</p><p class="ql-block"> 这名字多好啊!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可不就是晚饭时开吗。它就守在我家厨房外,等我们做好晚饭,把炒北瓜丝、韭菜炒鸡蛋摆在餐桌上,它就伸着小脑袋在窗外看呀看,大声喊着:吃饭啦!屋内温暖的灯光与夕阳的余晖一起洒在它身上,这是金色的晚饭花啊!</p> <p class="ql-block"> 晚饭花,这名字多接地气啊。我喜欢一切接地气的东西。出去旅游,最喜欢到乡村田野转悠,寻寻觅觅,在农舍外破坛坛罐罐里种的花花草草跟前能待好大会儿。如果采不回来花籽,就一定要把它们拍到手机里带回来。有花草瓜果的农村,才有吸引力。每一丛花草的后面,都映着一个个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农人身影。</p> <p class="ql-block"> 晚饭花,这名字多温馨啊。在晚饭时翩然开放,张开怀抱迎接辛劳了一天的打工人。晚饭是一天中最令人放松的时刻吧。打工人回到家,洗去一天的劳累,坐下来与家人一起吃饭,不用再急匆匆地出门,慢慢吃,轻轻聊,美好的光阴就是用来虚度的。此时,晚饭花盛开着,周边静下来了,心也静下来了,只有夏风,只有虫鸣,只有穿村而过的小溪从河道草丛里流出,奔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晚饭花简直就是小院的颜值担当,提供了多少情绪价值啊。</p><p class="ql-block"> 小院每年必种的百日草,今年因为干旱酷暑飞虫泛滥几乎全军覆没。每年九月大片盛开的小红菊,今年也因为我的疏忽,失去了规模。还好,有晚饭花。</p><p class="ql-block"> 明年呢,我还会得到这么一株如小树一样大的棒棒糖晚饭花吗?</p><p class="ql-block"> 小院每年的花草主角就像开盲盒一样,不到最后你不会知道答案。生命轮回,小院里每年都有不同的花盛开着。那些离我远去的花,每一帧美丽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明年它们是否还会来,但我知道,它们都那么热烈地盛开过、灿烂过。</p><p class="ql-block"> 是的,每一朵花,都拥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