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青年点

辉煌

<p class="ql-block">下乡五十五周年记</p><p class="ql-block"> 编辑: 任伟华</p><p class="ql-block"> 组稿: 任伟华</p><p class="ql-block"> 照片: 佟景义</p><p class="ql-block"> 录像 任伟华,王秀梅</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 ——湾龙背重逢小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十月一日,我们下乡五十五周年。</p><p class="ql-block"> 清晨,三辆小车穿出城市,一路向东。车里坐着我们知青还有几位同学他们与我们一起回青年点看看我们曾战斗过小山村。我们虽然鬓角已白,心却像当年那样热。一路我们兴奋的高唱《青松岭》的插曲:“长鞭一甩叭叭地响哎……”还有串词的歌曲!歌声未落,</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时的路感觉一瞬间。湾龙背赫然在目。村口那块赭红巨石——湾龙背”三个摩崖大字,依旧横卧在秋阳里。我们踩下刹车,像当年跳知青点土炕一样跳下车,围着石头拍照。镜头里,五十年的光阴被压成一张张剪影。“罗素琴——”山坡上传来应答。她还在地里忙活,她抬头,愣了半秒,冲我们挥手:“你们咋回来了!”那一刻,我们仿佛又成了十八岁的后生和姑娘。罗素琴把消息喊遍山沟。</p><p class="ql-block"> 张宝贵老村长拄着榆木棍子最先赶到;马海峰二叔的背更驼了,却还能一把攥住我们的手;毕凤香姐姐笑得像当年教我们纳鞋底时一样;张哑巴“啊啊”地比画。六哥,罗毅快笑声、山风声,混成一片。村里变了。</p><p class="ql-block">柏油路通到每家门前,屋顶闪着太阳能板。罗素琴的小院两间房,却收拾得窗明几净,现在日子不比城里人差。”我走到她的菜地里还拔两大萝卜,脆甜,带着泥土1体温。佟景义,李锡波他俩没下过乡,也被我们感染了,佟累义给我们拍照!</p><p class="ql-block">在湾龙背做暂短的逗留,我告别了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王凤云新盖的房子里,摆开八仙桌:她给我们做了新磨水豆腐,炖了一大锅云豆!我们带的一些熟食摆满了一大桌…她爱人和高洪学,马杰喝起酒来,我们休息一会下午三点,我们起身告辞。离开了我们的第二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