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相伴。八天的假期,吉林市各大广场热闹非凡。商展的,演出的各个登台亮相。10月4日,下午4点半在北山广场举办的由市文广旅局主办的"霓裳非遗,国风大秀"演出就吸引大量观众?它讲述了吉林旗袍,吉林京戏,同时与舞蹈相结合。奉献给吉林市人民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舞台亮起的那一刻,山水画般的背景在光影中缓缓流动,仿佛松花江的水波荡漾在眼前。大屏幕上“霓裳雅韵·国风大秀”几个字如墨迹未干,透着古意。灯光洒落,T台如一条通往时光深处的路,每一步都踏在文化的节拍上。观众席上,有人轻声说:“这才是咱们自己的美。”</p> <p class="ql-block">两位主持人并肩而立,男声沉稳,女声清亮,蓝白相间的旗袍在传统纹样的背景前显得格外素雅。他们的话语像引路的风,轻轻掀开这场大秀的帷幕。没有浮夸的辞藻,只有对非遗的敬意和对传统的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性站在舞台中央,手握文件,目光坚定。她不是在宣读流程,而是在讲述一段关于传承的故事——吉林的旗袍,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活在针线里的呼吸;京戏的唱腔,不只是舞台上的回响,更是街头巷尾的乡音。</p> <p class="ql-block">第一位模特出场时,全场安静了一瞬。白色传统服饰上,刺绣如花开无声,一针一线都藏着匠人的心事。她步伐从容,像从古画中走出的仕女,背景的火焰图案热烈燃烧,却衬得她愈发沉静。传统,原来可以如此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紫色中式上衣配白色长裤,简约却不失华贵。她手持一只明黄小包,像握着一束秋日的光。星空背景下,她的每一步都像在星河中穿行。身旁另一位模特的身影模糊在光晕里,仿佛过去与现在正悄然对话。</p> <p class="ql-block">中央的黑旗袍女子手持红花,像夜色里绽放的一朵牡丹。两侧白衣金饰的模特静静伫立,如同月光下的侍女。背景的花卉图案绚烂如锦,观众席上,一位老人轻声对孙女说:“这花,是你姥姥当年最爱的花样。”</p> <p class="ql-block">白色上衣上的花纹繁复却不繁杂,黑裤勾勒出利落身形。她盘发端庄,神情平静,像一幅工笔画里走出来的女子。身后黄紫相间的身影交错,色彩和谐得如同秋日的林间光影,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达成了默契。</p> <p class="ql-block">火花在背景中迸发,像节日的礼花,也像匠人手中飞溅的金线。模特们身着各色传统服饰,有的衣襟绣龙,有的袖口描凤,每一身都是一个故事。现代剪裁与古典纹样交织,仿佛在说:老手艺,也能穿出新气象。</p> <p class="ql-block">两位女孩手捧红色剪纸,“福”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粉红渐变的光晕笼罩着她们,像被春日的云霞轻拥。她们不说话,只是静静站着,却让人想起家门上贴的春联,想起母亲剪下的第一张窗花。</p> <p class="ql-block">红衣女子手持剪纸,龙纹在衣襟上盘旋,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红色光影流转,节日的喜庆扑面而来。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走秀,而是一场对文化的致敬,一次对记忆的唤醒。</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子手持“吉”字剪纸,灯光如彩带般环绕。那一个“吉”字,不只是装饰,更是祝福——愿山河无恙,愿人间皆安。观众席上,有人悄悄抹了眼角。</p> <p class="ql-block">旗袍的长河在T台上流淌,浅蓝如江,雪白如霜,翠绿如春,绛红如火,紫霞如暮。每一件都不同,却又都姓“中国”。背景的花卉与几何图形交错,像传统与未来的握手。一位小女孩踮起脚尖,指着台上喊:“妈妈,那件是我画的!”</p> <p class="ql-block">橙黑条纹的中式套装带着几分复古气息,盘扣如旧时门环,敲响岁月的回音。头顶的月亮图案静静悬挂,蓝光轻绕,像中秋夜的私语。另一位绿红相间的身影在后方若隐若现,仿佛时光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几个小女孩撑着油纸伞,绿裙如荷叶般轻摆。她们走在山水画的背景前,像从宋画里走出的精灵。伞下是童真,伞外是千年风雅。一位老奶奶喃喃:“这伞,和我出嫁那天的一样。”</p> <p class="ql-block">透明油纸伞映着柔光,绿色长裙随风轻扬。她静静站着,像在等一场细雨,等一个故人。背景的抽象图案如梦似幻,而她,是梦中最清晰的那一笔。</p> <p class="ql-block">黑衣粉裙的舞者们在樱花屏前起舞,蓝饰如溪流,发饰如星点。她们的动作轻柔却有力,像春风拂过枝头,唤醒沉睡的花。那一刻,舞台成了花园,观众成了赏花人。</p> <p class="ql-block">四位红衣模特并肩而立,灯光如酒,洒满舞台。她们不走,不舞,只是站着,却已说尽千言万语——这是属于中国的红,是喜庆,是传承,是血脉里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这场“霓裳非遗,国风大秀”,不只是衣服的展示,更是文化的行走。它让旗袍不再是橱窗里的静物,让京戏不止于戏台上的唱段,让剪纸、油纸伞、刺绣、盘扣,都重新活在人们的眼前与心里。2025年10月4日的北山广场,不仅有节日的热闹,更有文化的回响。而我们,都是这场回响中的倾听者,也是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