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阿里环线自驾游D21天:昨天晚上到的太晚,入住文部南村,早上远眺日照金山,遊览当惹雍措,用完早餐后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那曲班戈县,途经遊览了当琼寺,当琼措、达则措、恰规措,色林措,一路上一措再措,小措大措尽收眼底,晚上7点左右抵达海拔4701.9米的班戈县,入住鑫津酒店。</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是西藏面积第四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措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象雄雍仲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p> <p class="ql-block">入住文布南村藏民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p><p class="ql-block">西藏第四大湖</p><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是西藏面积第四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措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象雄雍仲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 公元五世纪以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最辉煌的时候,象雄王国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上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中象雄),东昌都丁青一带(下象雄),疆域极其辽阔,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而这其中,中象雄的中心就位于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的附近。时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象雄国王宫的遗址。</p><p class="ql-block">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作为本教的神山圣湖,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在民宿楼上可以远眺当惹雍措,湖景尽收眼底,湖水很美很美。</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是西藏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的圣位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万里羌唐的西部,是闻名于世界的“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双湖,文布地区,每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存在。西藏四大雍错中的“当惹雍措”就潜伏在文布荒原上。除了偶尔在民间神话或传说中被提及,很少有人知道,到过那里的人就更少了。当惹雍措是西藏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位于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它与当穷错相毗邻。</p> <p class="ql-block">宗教起源:从魔鬼湖到圣湖的转变</p><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最初被描述为一个充满邪恶力量的“魔鬼湖”,象征混沌与危险。据雍仲本教传说,象雄王国第一代王子敦巴辛绕(辛饶弥沃)——雍仲本教的创立者,以法力降服了湖中的魔鬼,将其转化为纯净的圣湖。这一事件奠定了当惹雍措作为本教最大圣湖的地位,其地位相当于藏传佛教中的玛旁雍错。湖畔的达尔果山七峰(终年积雪)被描绘为七位戴白帽的巨人,守护圣湖,形成“神山圣湖”的共生体系。</p> <p class="ql-block">青稞起源:达果山神与当惹雍措的协作</p><p class="ql-block">另一个传说涉及文布地区青稞的起源:达果山神从远方带回青稞种子,途中遭众神抢夺,仅剩少量种子。当惹雍措(被视为山神的妻子)以“乳汁”浇灌这些种子,培育出首批青稞苗,使文布成为藏区唯一产出甘甜青稞糌粑的地方。这解释了当地半农半牧传统的由来,并强化了湖泊作为生命之源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象雄王国宝藏的沉没传说</p><p class="ql-block">末代象雄国王李弥夏在吐蕃军队入侵时,为阻止珍宝落入敌手,将王室金银财宝沉入当惹雍措湖底。传说称这些公元7世纪的宝藏至今仍沉睡于湖中(最大深度230米),增添了湖泊的神秘色彩。这一传说与古象雄王国遗址(位于湖畔)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联,突显了当惹雍措作为文明摇篮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的寓意源于其名称和宗教地位:在古象雄语中“当惹”意为“湖”,藏语“雍措”意为“碧玉般的湖”,整体象征纯净与神圣;作为西藏雍仲本教最古老、最大的圣湖,它代表信仰核心与精神守护,并与达尔果雪山共同构成古象雄文明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那曲市尼玛县当惹雍错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名称的语言寓意</p><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的名称由古象雄语和藏语组合而成,其寓意直接体现在词汇含义中:</p><p class="ql-block">“当惹”:源自古象雄语,意为“湖”,强调其作为自然水体的本质。</p><p class="ql-block">“雍措”:来自藏语,“雍”指绿松石或碧玉,“措”意为湖,合称“碧玉般的湖”,寓意湖水清澈如宝石,象征纯净与珍贵。</p> <p class="ql-block">当穹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南部,湖面海拔4475米,与当惹雍错相距不足30公里。该湖属构造湖,第四纪时期曾与当惹雍错同属一个统一大湖,后因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分离成独立湖泊。湖水具有独特的色彩变化特征,可在一天内呈现浅绿、深绿至墨绿的渐变效果。湖畔分布有褚红色山壁和阶梯状地貌,文布北村坐落于湖岸,藏族牧民与牦牛群常在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当穹错,当孤独变成一种美丽,这样的美丽往往是惊艳的,当美丽不被人知晓,往往这样的美丽才得以保留。当穹措仿佛是深藏闺房,足不出户,不食人间烟火,美艳的千金小姐。她位于中西藏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面积54.5平方公里。湖泊西部有一座高出湖面约48米、面积0.4平方公里的小岛。恒古以前她和当惹雍错为一个湖泊。后因造山运动将湖床太高,或因湖水下降,导致她和当惹雍措分开,独立为湖。她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周围雪山融水补充水量。</p><p class="ql-block"> 所在位置: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p> <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当穹错地处冈底斯山脉北麓,湖区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4℃至0℃。湖盆呈西北-东南走向,最大水深超过80米,湖水主要依靠季节性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根据地质勘探,该湖底与当惹雍错仍存在地下水系连通。</p> <p class="ql-block">人文活动</p><p class="ql-block">藏语"当穹"意为"小当惹雍",反映其与当惹雍错的文化关联。湖畔文布北村保留着苯教祭祀传统,每年藏历羊年有转湖祈福仪式。牧民在湖滨草场放养绵羊与牦牛,4月底至5月初可见牧群沿湖迁徙。当地藏族孩童常在湖岸进行玩耍活动。</p> <p class="ql-block">当琼措的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位置与海拔:位于中国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南部,湖面海拔4475米,与当惹雍错相距不足30公里。</p><p class="ql-block">地质特征:第四纪时期曾与当惹雍错同属统一大湖,因地壳运动和气候变迁分离,湖岸可见阶梯状地貌和褚红色山壁。</p><p class="ql-block">湖水特征:湖水颜色随光线变化呈现浅绿至墨绿的渐变,被称为西藏的'变色湖。</p> <p class="ql-block">当琼措的人文与旅游</p><p class="ql-block">湖畔村落:文布北村坐落于湖畔,保留藏族传统生活方式,牧民与牦牛群构成独特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游览体验:游客可通过阿里中线前往,湖岸视角适合拍摄雪山倒影和冰川景观,夏季湖周野花盛开。</p><p class="ql-block">相关线路:常与当惹雍错、色林错等'一错再错'路线串联,成为自驾探险的热门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当琼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文布北村,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是文布乡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其历史背景与当地地理和宗教传统紧密相关,但具体建立时间不详。</p> <p class="ql-block">当琼措、当琼寺。</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建筑</p><p class="ql-block">当琼寺坐落在当穹错(又称当琼错)北岸的山坡上,海拔约4475米,是文布乡乡政府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寺庙依山而建,包括佛塔、四方围墙和转经筒等结构,信徒按顺时针方向转经祈福。</p> <p class="ql-block">宗教派别与文化</p><p class="ql-block">该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与文布南村信奉的苯教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当地精神文化活动的核心,寺庙承担着日常宗教仪式和社区凝聚功能。</p> <p class="ql-block">宗教仪式与行为禁忌</p><p class="ql-block">乃琼寺是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供奉护法神白哈尔,并保留降神仪式,导致以下限制:</p><p class="ql-block">仪式期间禁止进入:护法神仪式进行时,非信众不得入内,以避免干扰神圣活动。</p><p class="ql-block">行为规范严格:</p><p class="ql-block">禁止拍摄佛像和壁画,因壁画内容涉及护法、降魔及地狱场景,拍照被视为亵渎。</p><p class="ql-block">需保持安静,避免喧哗或指指点点,转经筒必须顺时针方向转动。</p><p class="ql-block">穿着需庄重,进庙需摘帽、摘墨镜,避免短裤等暴露服饰。</p> <p class="ql-block">访问建议</p><p class="ql-block">时间选择:避开藏历新年、雪顿节等佛教节日,部分区域可能仅对信众开放。</p><p class="ql-block">礼仪准备:进庙前了解基本禁忌,如掌心向上指佛像、绕行经幡等,以表尊重。</p><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乃琼寺位于哲蚌寺山下,需购买哲蚌寺门票进入,建议先游览哲蚌寺再前往乃琼寺。</p> <p class="ql-block">当琼寺(又称当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文布北村,坐落在当琼错(当穹错)东岸的山坡上,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始建于公元8世纪左右,是文布乡的标志性宗教场所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位置与背景</p><p class="ql-block">当琼寺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文布北村(当琼村),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当琼错东岸偏北的山坡上,湖面海拔4475米,205省道经过湖东北岸,交通便利。寺庙与当琼错(藏语意为“小的当惹雍措”)相邻,该湖是第四纪时期与当惹雍错分离形成的湖泊,面积54.5平方公里,周边有文布北村和千奇百怪的山貌景观。</p><p class="ql-block">建筑与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寺庙建筑群包括佛塔、四方围墙和转经筒,布局紧凑,主体结构为藏式平顶风格,强调宗教庄严性。作为格鲁派寺庙,其核心活动包括:</p><p class="ql-block">日常仪式:僧侣和信众顺时针转经、转塔、朝拜祈福,遵循藏传佛教传统。</p><p class="ql-block">宗教功能:是当地宗教学习、文化交流和社区活动的中心,定期举办法会。</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当琼寺在文布北村(藏传佛教区)与文布南村(苯教区)的宗教对比中凸显地位,体现了藏北多元宗教生态。寺庙作为象雄文化圈的一部分,与当惹雍措、达果雪山等共同构成西藏高寒地区的文化景观,吸引游客探索藏传佛教历史和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当琼寺的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器物,主要用于持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咩吽),通过旋转经筒带动经文念诵,积累福德。 </p><p class="ql-block">宗教功能</p><p class="ql-block">转经筒内刻有六字真言,每旋转一次相当于念诵一次经文,信徒通过手摇或借助风力驱动经筒转动,既是对佛的虔诚表达,也是日常修行方式。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当琼寺作为格鲁派寺庙,其转经筒通常遵循顺时针旋转方向,这与藏传佛教转经转塔的习俗一致。 </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转经筒不仅是宗教工具,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象征着信仰与轮回的永恒性。在当琼寺的拍摄中,转经筒的铜色光泽常被用作表现信仰氛围的视觉元素。 </p> <p class="ql-block">达则错是西藏那曲地区羌塘高原北部的断陷盆地湖泊,湖面海拔4459米,面积244.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逾31.7米3。湖体呈东西走向,南北岸山体陡峭,东西岸地势平缓,湖岸分布着标志性的同心古岸堤,最高处超出当代湖面90米2。湖水呈现随日照变化的湛蓝色调,南岸因水流冲刷形成"大地之树"地貌奇观。自2013年起建立科研监测系统,成为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扩张现象的典型样本。</p> <p class="ql-block">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南岸发育独特"大地之树"侵蚀地貌,由季节性水流冲刷形成树枝状沟壑网络,在无树环境中形成视觉奇观。东西两岸分布白色盐碱沙地与湛蓝湖水交界的景观带,湖岸交界处形成宽达数百米的浅水过渡区</p><p class="ql-block">。北岸陡峭山体与南岸平缓台地构成鲜明地形对比。</p> <p class="ql-block">达则措,位于那曲尼玛县境内,羌塘高原北部。湖面海拔4459米,面积244.7平方公里,咸水湖。达则措距尼玛县城30公里,外形颇似老虎头顶,东西两岸地势平缓开阔,南北岸则山体陡峭,亦属色林措的卫星湖。沿着317国道,继续向西,前往尼玛。穿行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广袤苍凉的羌塘高原,尽情享受蓝天白云的纯净之美。蓝天深邃,蓝得那么纯粹。白云飘逸,仿佛触手可及。一错再错,一错到底。驶出吳如措约50公里,似乎在公路尽头,又一片碧蓝的水面映入眼帘,这就是达则措,远处雪山映照下的达则措,如蓝宝石般美艳孤寂。已近黄昏,傍晚的阳光铺满湖边草场。三五成群的藏原羚悠闲地吃草。皑皑的雪山、湛蓝的湖泊、枯黄的草场、可爱的藏原羚,一切都是那么静谧,那么和谐,那么自然。</p> <p class="ql-block">交通旅游</p><p class="ql-block">沿G317国道行驶可见湖泊东岸景观,最佳观景点位于南岸的"大地之树"观景台。旅游注意事项包括:</p><p class="ql-block">海拔超过4400米需预防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雨季(6-8月)部分临湖路段可能出现沼泽化。</p><p class="ql-block">禁止擅自驶离公路进入湖岸保护区</p><p class="ql-block">紫外线防护指数常年处于极高等级</p> <p class="ql-block">恰规错是位于西藏那曲市申扎县的一个卫星湖,属于色林错水系,以其蓝绿色湖水与红褐色山体的鲜明对比著称,是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提供栖息地,并可通过317国道直达,适合摄影和航拍。</p> <p class="ql-block">恰规措是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境内的高原湖泊,属于色林措的卫星湖系统,以湛蓝湖水和独特地理形态著称。</p><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恰规措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无人区,湖面海拔4547米,面积约120平方公里,通过扎根藏布水系与西藏第一大湖色林措相连,是其23个卫星湖之一。作为藏北罕见的淡水湖,其水源主要依靠冰川融水和降水补给,湖心透明度达7.2米,因深浅差异呈现从浅绿到深蓝的渐变效果,形成『高原蓝宝石』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地质与景观特色</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从高空俯瞰,湖体形似奔跑的小狗扑向色林措,这一特殊轮廓成为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生态价值:湖滨湿地是藏羚羊、藏野驴等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被纳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p><p class="ql-block">光影变幻:受高原气候影响,湖面常随云层移动呈现『东边雨幕西边晴』的奇观,晴天时湖水与雪山倒影交织如画。</p> <p class="ql-block">生态与保护</p><p class="ql-block">该湖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主要栖息动物包括藏羚羊和野牦牛等珍稀物种,凸显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恰规措(措鄂)是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的一个湖泊,地处G317国道沿线,是藏北高原“一措再措”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景观特征</p><p class="ql-block">恰规措位于申扎县与班戈县交界处,海拔约4530米,面积约1640平方公里,属于咸水湖,矿化度较高。该区域湖泊群由23个小湖组成,是黑颈鹤、棕头鸥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p><p class="ql-block">与G317国道的关联</p><p class="ql-block">G317国道(川藏公路北线)从班戈县向西北延伸至申扎县,恰规措位于该线路的必经之地。从尼玛县前往班戈县的方向,G317沿途分布着色林措、措鄂、恰规措等多个湖泊,形成独特的“湖泊群”景观。 12</p><p class="ql-block">旅游提示</p><p class="ql-block">恰规措观景点位于公路弯道处,停车需注意安全。湖畔有简易旱厕设施,</p> <p class="ql-block">位置与特征</p><p class="ql-block">恰规错地处西藏那曲市申扎县,是色林错的卫星湖之一。湖水呈现独特的蓝绿色调,与周边红褐色山体形成强烈视觉反差,这一地貌特征使其成为自然景观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旅行实用信息</p><p class="ql-block">观景位置:317国道旁设有观景停车场,周边山坡(如海拔4700米的东侧山脊)提供绝佳拍摄视角。</p><p class="ql-block">自驾路线:从班戈县沿G317向尼玛县方向行驶,导航『恰规措』可达,全程为柏油路面。</p><p class="ql-block">最佳季节:5-9月气候相对温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建议携带长焦镜头和无人机进行拍摄。</p> <p class="ql-block">旅游与访问</p><p class="ql-block">恰规错可通过317国道直达,交通便利。其开阔的湖岸和低干扰环境特别适合无人机航拍和摄影,是自然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色林错的内流区域,四面群山环抱,湖盆平坦开阔,是藏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系保护黑颈鹤及生态系统的申扎湿地自然保护区。湖畔草原栖息有黑颈鹤、斑头雁、棕头鸥、麻鸭等珍禽,还有藏羚羊、藏原羚、野驴、盘羊、雪豹等兽类。</p> <p class="ql-block">色林错,在藏语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入湖的主要河流有扎根藏布、扎加藏布、波曲藏布和阿里藏布。色林错四周还有格仁错、吴如错、错鄂等20多个卫星小湖,组成了一个内陆湖泊群。</p> <p class="ql-block">色林错,曾名奇林湖、色林东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申扎县和班戈县境内,湖泊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3ʹ22ʺ~33°19ʹ49ʺ,东经87°23ʹ40ʺ~92°13ʹ49ʺ。湖面海拔约4530米,湖泊总面积为2099.13平方千米。湖体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22.8千米,面积仅次于青海湖,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西藏第一大湖。</p> <p class="ql-block">藏区十大神湖,感悟生命之真谛</p><p class="ql-block">藏地高原的湖泊,大都是在凄美壮阔的山脉中蜿蜒。停步眺望,那些湖泊仿佛落入凡间的精灵,圣洁而不张扬。亲临圣湖的一刹,心里才明白自己来这里竟是冥冥中早有注定。这里的湖泊,带有不似人间的那种蓝色,仍未在别处觅得一眸。静静地伫立在原地,耳畔只有风吹经幡的声音,这种自由的气息,让你刹那间忘了身在何处。</p><p class="ql-block">一 玛旁雍错</p><p class="ql-block"> “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浩瀚、宁静、清澈。她是宇宙中的天堂,洗涤着人们的烦恼和灵魂;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西南普兰县境内,与神山冈仁波齐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二 当热雍措</p><p class="ql-block"> 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人迹罕至,湖水清澈透明,美不胜收。初见,不禁会惊叹其瑰丽壮美。</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当惹雍错,位于西藏那曲尼玛县,是苯教教众心中的圣湖,湖面形似金刚杵,南面的达尔果雪山终年积雪不化,守护着湛蓝的湖水。景区现在没有班车达到,一般走阿里大北线的游客会从尼玛县驱车到达湖边转湖。</p><p class="ql-block">三 当穹错</p><p class="ql-block"> 当孤独变成一种美丽,这样的美丽往往是惊艳的,当美丽不被人知晓,往往这样的美丽才得以保留。当穹措仿佛是深藏闺房,足不出户,不食人间烟火,美艳的千金小姐。她位于中西藏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面积54.5平方公里。湖泊西部有一座高出湖面约48米、面积0.4平方公里的小岛。恒古以前她和当惹雍错为一个湖泊。后因造山运动将湖床太高,或因湖水下降,导致她和当惹雍措分开,独立为湖。她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周围雪山融水补充水量。</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p><p class="ql-block">四 纳木错</p><p class="ql-block"> 上天遗落在人间的圣湖,至纯至净,有人说它是情人的眼泪,象征着蓝色的爱情。</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p><p class="ql-block">五 班公湖</p><p class="ql-block"> “班公”是印度语,意为“一块小草地”,这个一半咸水湖在印度,一半淡水湖在中国的湖泊在微风的吹拂下碧波荡漾,置身于碧水蓝天的湖光山色,心旷神怡,令人心醉。鸟儿悠闲,整个世界祥和而又安静。</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p><p class="ql-block">六 拉昂错</p><p class="ql-block"> 湖水蓝的心醉,一条小山丘将玛旁雍措和她相隔,造成一面是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措,一面是被冠以恶名的拉昂措,但人们总坚信,有一天圣湖的水会流入拉昂措,拉昂措的谁也会变得和圣湖一样甘甜。</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p><p class="ql-block">七 扎日南木错</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北措勤县境内。又称塔热错、特里纳木错。湖面海拔4613米,湖水面积1023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三大湖。她的美全在她的湿地,站在高处,远眺达果雪山下扎日南木错的湿地,美得令人窒息!</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p><p class="ql-block">八 仁青休布措</p><p class="ql-block"> 位于仁多去措勤的路上,人迹罕至,深藏深闺!她完全是原生态的,她有安静湛蓝的湖水、皑皑的隆格尔雪山,她美得那么纯粹。第一眼给人的感觉 :惊艳!因为地处阿里腹地 , 因为人迹罕至 ,因为不见经传 ,因为意外之外的美丽相遇 ,所以它的美,让你惊 。因为比天空还要蓝的蓝 ,比雪还要白的薄冰 ,比鸟岛更多更喧闹的海鸥 ,湖心如蓬莱仙境般的宁静小岛 ,仁青休布 ,它艳压群错 , 以至于相逢后 ,便再也不忘 ,之后的所有错 ,都已经无法压过它的美 。一错再错之后 ,茫茫无人区 ,苍凉雪山环抱中 ,清澈碧蓝的仁青错 ,竟是最爱。</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仁青休布错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海拔4760米,咸水湖。藏在深闺的仁青休布错,高远宁静,气度非凡。</p><p class="ql-block">九 羊卓雍错</p><p class="ql-block"> 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湖面平静,一片翠蓝,犹如珊瑚枝一般,冠绝藏南。</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羊湖位于拉萨以南约100km处,湖面海拔4441m。</p><p class="ql-block">十 拉姆拉错</p><p class="ql-block"> 倒映你的前世与今生,这里人迹罕至,每一个来到的这里的人都觉得神圣而又传奇,有太多的信仰和希望。"拉姆"意为仙女、女神,"拉"意为湖面,"拉姆拉错"藏语意为"吉祥天姆湖"、"圣姆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p><p class="ql-block">所在位置:拉姆拉错神湖距离泽当镇200千米处的拉姆拉错神湖位于加查县催久乡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侧郭喀拉日居的山顶,海拔4900米。</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那曲班戈县,海拔4701.9米的鑫津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