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呼和浩特万象城</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9:50,距离开门还有10分钟,万象城门前广场已人流如织;开门时,众人争先恐后入城,足见呼和浩特人民对这处今年7月才开业的商业地标充满期待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玻璃幕墙映着秋日朗朗天光,简约线条勾勒出现代式样,虽不懂“mixc”什么意思,但感觉这么醒目的标识,开启着一场时尚与繁华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步入其中,艺术感的白马装置尽显精致巧思,花艺造景缤纷多彩,每一处都似精心雕琢的诗情绽放。层叠的回廊开阔明亮,店铺错落遍布厅堂,国际名牌熠熠生辉,珠宝首饰闪耀华贵大方,小汽车的身影添了动感,跑鞋、旅游鞋大都在千元以上,尽显高端质感奢华时尚……</p><p class="ql-block"> MORSTORM,又不懂,但可见这里潮玩云集,饰品琳琅满目,一看就是年轻人欢乐逗留的地方。还有那美妆超市,护肤、零食堆积任挑选,任观赏。我们在高端货品间观览,看尽繁华与多样,最后选了一枚发卡,饮一瓶清甜椰子水,决定看完这般美,返程收场……</p><p class="ql-block"> 嘿嘿,市场繁荣,也是我最爱的风景,闲来悠然,观赏这万象城的包罗万象,终在心头留下一段惬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9.20于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家女娃完成了半程马拉松</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视屏里的风还带着青城的晨凉,我却一眼抓住那抹跳动的影像——不是赛道上拥挤的人潮在晃,是捧在她手里的 32090 在闪光,像枚小小勋章,见证着她一路的奔忙。</p><p class="ql-block"> 她一定跑过了还沾着露的街道,听过风从耳边掠过的呼啸,也或许在某个转弯处悄悄调整过步调,但从没让脚步停下分毫,直到把21.1公里的距离,跑成掌心里那座沉甸甸的奖。</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她捧着阿拉伯数字微笑的形象,比婚纱里的照片还要丽靓,忽然就明白了所谓坚持的重量——不是数字叠加的漫长,是每一步都朝着成功的向往,是平凡日子里为自己点亮的星光。</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的骄傲,化作心上的诗行,比任何掌声都响亮,我们的孩子,你跑过的路,每一步都是最棒的成长……成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9.21于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闻听“田埂上的中国誓言”遐思</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周三(9月17日)从人民日报“习语”小视屏看到总书记说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些精辟话语,一直在感思,遐想,琢磨……</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习语”屏幕里传来熟悉的强音,总书记的话语便如家长般亲切,牵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当然也牵着我的心——最难忘那句:“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还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不是遥远的宣讲,是家人般的叮嘱与指向,像黑夜里的灯、寒冬里的暖,把中国这个“大家”指定好方向。家长的话说对了,字字句句便胜过千钧重量!真的,我家乡也让曾泛白的盐碱地结出金穗,让塞北的田野飘起稻花香,连我这鄂尔多斯的退休老人,捧着自家碗里的新米,都倍觉馨香,心潮逐浪……</p><p class="ql-block"> 你看那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寸农村土地都围着“饭碗”使劲,喜讯频翔:南海之滨的稻田,早稻刚收晚稻又绿,一茬接一茬填满粮仓;武夷山下的茶园,春茶润喉秋茶回甘,好茶也成了增收的“金饭碗”;东北平原的玉米地、新疆的棉田、黄土高原的果园,还有无人机巡田、智能棚育苗,科技都往“种好粮、多产量”上闯。每一株庄稼的拔节,都是“饭碗端牢”的底气,每一片土地的丰收,都是“大家长”指引下的好成绩,中国要强,先得把这“饭碗”端稳、端牢,端出满满的自信、理想。</p><p class="ql-block"> 更要感谢那现代媒体,像勤劳的信使,把“饭碗”的喜讯传遍神州万里。手机屏幕里、电视画面中,满是粮满仓、菜满畦的鲜活景象:我故乡亲人的小视频,也常常传扬农家院晾晒的玉米棒,猪牛羊满圈、鸡儿下蛋咯咯唱,鲜蔬配新米,踏踏实实三餐享;江南水乡的渔舟载满鱼虾,川西高原的牧场牛羊肥壮;丰收节上,农民捧着稻穗欢歌起舞,笑容里满是丰衣足食的畅想。这些画面送进14亿人的心里,让每个人都知道——咱中国的土地能养人,咱自己的饭碗里,装着最踏实的幸福浓香。</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咱中国人跟着党、农民兄弟接着干,把力气都用在田垄上,把心思都放在种好每一粒粮上,那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美更富更强——田埂上的稻穗会更沉,小麦面会更精,还有那炸油酿酒的玉米、大豆、高梁……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粮丰菜茂的好景象;咱中国人的饭碗,会端得更稳、更牢,端出越来越足的底气;日子也会像碗里的白米饭,香得久远、甜得悠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9.27晨写就于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介绍</b></p> <p class="ql-block"> 姓名:李香桃,网络笔名:漠上明月。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大学学历,高级讲师,中共党员。内蒙古鄂尔多斯诗词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出版著作《一路小曲儿》。2016年入籍“美篇”已达9年之久,创作发表配图诗文900余篇,出版美篇书《桃李溢彩.师恩流芳》、《诗意生活》、《12岁,在爱的怀抱中成长》、《2020,我们这样走过》等多本图文并茂书籍。部分诗文均在当地书籍报刋发表。2022年双11期间出版美篇书《神州游踪》六集,“境外旅游”一集。2024年初出版美篇书《这两年我们生活的主色调》、《2023生活.情怀.感悟集萃》。2025年6月出版《2025海南暖冬行》、《我和我的22班》、《2025呼伦贝尔万里行诗画》美篇图文并茂书籍。现在仍然游历不止,笔耕不辍,追求实现自己的晚年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