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对西汉的连道行政区域,与同道们一样很好奇,它在哪里?其实它就在涟源杨家滩,现在叫杨市镇,它以前是湘乡的上里。经过此地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由于它依伴“连”道(道,类似县级单位的民族自治区划)故名之曰“涟水”。河流水运是古代交通主要方式,涟水,发源于涟源(其实最始发源处在龙山沟壑),流经连道杨家滩,流经娄星区、双峰县、湘乡市,进入湘潭市后,在涓水河附近的河口汇入湘江。我对涟水是情有独钟,对连道杨家滩向往已久,秋风送爽时节,我特来此一睹其风采。</p> <p class="ql-block">连道早在南北朝就已不复存在了,杨家滩最大的亮点是湘军故里。</p><p class="ql-block">涟源杨家滩湘军故里建筑群,历经由康熙帝到光绪帝150来年的发展,由于岁月沧桑与时代的演变,有的保存尚可,有的则破败不堪了。</p><p class="ql-block">作为主要建筑群,有不少,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老刘家。</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由刘氏宗祠、光裕堂、怡怡堂等建筑群组成,现存天井有108个,是湘军将领刘岳昭、刘连捷等人物的祖居地,正厅悬挂着同治皇帝御赐“大夫第”牌匾。 </p><p class="ql-block">然后是存厚堂。</p><p class="ql-block">为刘连捷府邸,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占地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前临孙水河(涟水上游),正门雕花门槛与石狮彰显显赫地位,现虽有多处腐败,仍为较完整古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还有光远堂。</p><p class="ql-block">云贵总督刘岳昭之弟刘岳昕的府邸,四进三横结构,因战争损坏严重,现仅存主体建筑框架。 </p><p class="ql-block">接着是云桂堂。</p><p class="ql-block">彭胜安家族捐赠给湘军将领刘连捷的练兵与后勤调度基地,后归还彭氏后人扩建了天井式结构,抗战时期有一学期半年时间作国立西南交通大学校址。 </p><p class="ql-block">其他建筑,还有:</p><p class="ql-block">德厚堂:刘连捷之子刘腾鹤的府邸,与老刘家、存厚堂共同构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师善堂:刘连捷儿女亲家彭胜安的宅院,现存大致完整。 </p> <p class="ql-block">杨家滩是湘军始源之地,湘右营、湘后营与果字营,肇始于此,也是湘军1080人从团练向湘军转变的最早班底,历时十余年,转战十八省,行程数万里。《清史稿》载有十三人入国史,占整个湘乡的三分之一。湘军三大家族占有两席,刘家将与李家将曾横扫天下。十五位统领占七席。总督到总兵的三品以上大员,就达六十多人,六品以上有千人之多。这里真是人才辈出,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湘军前期东征,后期西征,源源不断的兵员与粮草,从这里送出去,巴掌大的杨家滩,有如此丰厚的财力与兵丁,几乎不可思议。即算这里是汇集处,转运站,也是令人深深的回味与惊叹。</p> <p class="ql-block">在镇上下新街丁字路口边,叫了一辆的士,直接去云桂堂。闰年的七月,小镇非常繁华,人来人往,两边商铺比肩,远处的小山连绵起伏,渠道流水淙淙,一幅乡镇画图伴着小车速度一路拉开。</p><p class="ql-block">云桂堂就在公路旁,远看去,煞是气派呢。青砖褪去昔日的色彩,早早已变成灰灰色了,可汉瓦依旧。那风火山墙,四进五横院落,170间房子,展示徽式建筑风韵。前坪比较开阔,没有游人。赭色矩形木板,有云桂堂三个楷体大字,甚是醒目,门梁两侧,各镶嵌一块黑色石片,镌刻着介绍性的文字。进去后,长形厅堂墙壁上,悬挂着历史资料介绍性的文字。我径直走向深处,总的感觉是参差不齐的维修过多次了。有的青砖或更换成土砖,红砖,门框被岁月严重腐蚀了。房间多是空着,有些属于危房,人去楼空了,后排偶尔有几户人家住着。我问了问主人,他们不是原住人的后裔。房子最后面,有一两户自己建了房子。这云桂堂的看点,是赫然的天井,翘起的檐角,纵横交错的构架。</p><p class="ql-block">我站在房子空处,想起古人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彭胜安将它献给湘军最为年轻刘连捷将军,作为厉兵秣马场地,刘将军也不负众望,参与的大小战役有1700场,一路冲锋陷阵,可谓叱咤风云。</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云桂堂,我们再去看看路旁的师善堂。顺路的原因,从后面一处小过道走了进去,穿过幽暗逼仄空隙,到了后院。它总体看上去,也是比较破败陈朽了,没有人维修过似的。尽管也是青砖红砖土砖混杂,也应该是以后居住者胡乱应付一下而已的简陋维护。由后而前的顺序,到了大厅,则蔚为大观,保持得也比较得体,显示出它昔日的繁华与大气。有意思的是,在大门口处,坐着十来个妇人在闲聊,一张小桌子底下,扑克丢得满地都是,也许,她们是在一场鏖战的扑克牌后短暂休憩。她们看到大厅钻出的我,好奇的目光一齐投了过来。我微微颔首,以示打招乎。</p> <p class="ql-block">出了大门,看到门额也挂着师善堂的木匾,其字苍劲有力。门虽然狭窄,可有了这三个字,把这一处深厚的文化底蕴宣泄无遗。这里的原生主人彭胜安,这古老的宅院,似乎在告诉我们,豪宅、庙宇与桥梁不管当年如何辉煌与坚固,事业与文字则是不朽的。</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安排得比较紧,我决意以点带面的走马观花领略湘军当年的踪迹,不再去看其他大名鼎鼎的古宅了,包括不远的荷塘镇李续宾故居了。</p> <p class="ql-block">的士速度较快,坐在车子里,欣赏着路边稻田,沉甸甸的稻谷,闻着一季晚散发的芳香,穿过下老街与老横街,我在想,没有看到孙家桥旁的连道100米长50米宽的古城遗址,没有听默林村村民讲述散见的汉代陶片,没有听到涟河村民讲述桅杆石礅与黎台,没有见到寨堡与古剑,但我已经满足了。在杨市镇站下了车,准备返回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