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游记!

老蔡

<p class="ql-block">10月3日苏州的天气适人,多云且秋风习习,从上海赶往苏州,专程去参观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位於相城区阳澄湖中路,苏州地铁8号线御窑站下车,出站就是,很是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个博物馆展出了明清两代专为皇家烧造”金砖”的陆墓(今相城)御窑的历史和御窑的今天。</p><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明成祖永乐年间从金陵迁都北京(北平,又称顺天府),紫禁城大兴土木从而由苏州香山帮匠人蒯祥举荐:陆墓所产之细泥质地极佳,遂被钦定为皇家地砖烧造基地,永乐皇帝赐名“御窑",从此陆墓地区窑户专司此业,开啓了明清两代六百年的历史。如今我们去参观故宫,太庙,十三陵等皇家古建筑脚下踩的均是此砖。此砖索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造价,且此砖敲之声响如金属,故而得名“金砖”。由此可见帝王的极奢生活。</p><p class="ql-block">民国后皇家业务尽失,陆墓处窑场凋零歇业,技艺也濒临失传!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全国文物普查,两座还存之於世的窑体被确认为明清时御用遗址,随而在2006年“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窑址也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於是於2016年5月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如今在博物馆内所遗存的两座古窑,还可生火烧制金砖,御窑的历史在袅袅升起的窑烟中延续。从而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今天来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在仔细地参观拍照,借了耳麦聆听介绍。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展厅里一组组照片也反映了国外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的非遗技艺的重视及认可!</p><p class="ql-block">這个展览细细品味半天也不夠,只能尽力拍了些照片回來品味。</p><p class="ql-block">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从照片中品味,如身临其境则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简介!</p> <p class="ql-block">这就博物馆内现存的三座御窑。</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金砖的制作工艺介绍!</p> <p class="ql-block">陆墓老街的模型-可见当时是多兴旺。上午参观完了博物馆我又乘車去陆墓古巷(苏州地铁8号线陆墓古巷下),问了不少当地居民均被告知老街正在改造焕新,被一圈铁皮围墙圏住了。只的扫兴而归!但愿能不失往年风貌!</p> <p class="ql-block">古巷内汉方药局!</p> <p class="ql-block">古巷内茶馆!</p> <p class="ql-block">古巷内糕团店!</p> <p class="ql-block">古巷内木竹器店!</p> <p class="ql-block">古巷内米行!</p> <p class="ql-block">金砖起运模型!</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纪录了当时工匠们制作过程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当年运金砖的帆船实物模型!</p> <p class="ql-block">当今烧制的瓷器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些金砖均为皇家所用。</p> <p class="ql-block">跨越百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金砖制作技艺继承人:金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向法国赠送金砖。</p> <p class="ql-block">单凭照片不能全面了解金砖的历史,如有兴趣不如親临博物馆去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