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神牛溪”这张文旅牌的路径思考

三炬书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神牛溪,这条深藏于川东北恩阳区关公镇西北丘陵的无名小溪,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它因西侧山坡上那口神秘的“牛角洞”而得名,溪流蜿蜒南北,天然分隔着兰天村与宝珠观村——我的故乡。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宝珠观村人,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片土地从昔日的裸露荒滩,到如今山清水秀、初具景区雏形的惊人蜕变。今年国庆节,承蒙关公大讲堂主讲人陈兴政老师和神牛溪农耕文化产业园股东张伟委员的邀约,我与几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熟悉的乡亲,一同深入探访了正在蓬勃发展的神牛溪景区。此行所见的一草一木、溪流山洞,所感的每一份乡音乡情,都让我心潮澎湃,也促使我更深切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擦亮”神牛溪这张文旅牌,让它不仅吸引人,更能长久地留住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惠及我们这片土地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深挖资源禀赋,奠定文旅基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自然生态是底色与根基:我们亲眼看着过去荒芜的溪流两岸一点点变绿。如今清澈的溪水里鱼群自在游弋,两岸青山叠翠,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连我这个本地人都心醉的生态画卷。这是我们神牛溪最珍贵的家底,是吸引远方客人的核心魅力。我深知,文旅开发的头等大事就是守护好这份绿水青山。我们要精心设计亲水步道、设置观鸟点、融入生态科普,让这纯净的自然之美成为游客的核心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神秘溶洞是核心引擎:牛角洞,这处我们小时候既向往又有点敬畏的地方,无疑是神牛溪最具辨识度和故事性的宝藏。它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狭窄通道,连接着两个别有洞天的大厅,天然就充满了探秘的吸引力。据民国《巴中县志》第五十一页记载:“牛角硐在县南百二十里,近关公场,硐深且阔,燃炬行约六里许,可以避乱。”这为它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一直在想:如何把这洞里的神秘感和历史感,变成客人能亲身感受、能带回去分享的独特体验?安全永远是底线。在这之上,我构想用专业的灯光营造氛围,设计情景化的解说路线,把县志记载、地质形成、我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都融进去,打造一场真正的“探秘之旅”或“时光穿越”,而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二、活化文化内涵,注入灵魂活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农耕文化与返乡创业的故事:如今走在神牛溪两岸,看到的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农耕图景。像我这样“少小离家”的游子,还有像张伟、于林等在外闯荡有成的能人,都是被家乡的青山绿水和这神奇的牛角洞召唤回来的。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和外面世界的新想法,回乡搞养殖、开农家乐、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这份返乡创业、建设家园的热忱,本身就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下最动人的故事。我渴望把这些“人”的故事,我们这些归乡者的心路历程,融入到神牛溪的文旅血脉里。打造有特色的农家乐,开辟农耕体验园(认养一块田、亲手采摘、试试老农具、捉鱼比赛、赶猪竞速),让远方的客人能触摸到这片土地上真实、鲜活、充满希望的脉动,感受到我们改变家乡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民俗节庆与在地活动:我心中一直盘算着,神牛溪这片天地,天生就该是热闹的、充满活力的。我热切地盼望着这里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化类:我憧憬着在洞外开阔的广场、在乡亲们宽敞的院坝里,看到非遗展演(剪纸、皮影、我们巴中的山歌)、民俗展览(那些承载着祖辈智慧的老农具、老物件);我仿佛已经闻到乡村坝坝宴的香气,听到关公文化论坛和乡村发展主题的讨论在这里回响,延续着关公大讲堂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体育休闲类:我期待看到乡亲们和游客在溪岸、在平地上踢毽子、拔河、抖空竹;我盼望能和乡亲们一起组织“村BA”篮球赛、搞些趣味乒乓球赛;我更希望能规划出安全的徒步、溯溪路线,让大家亲近这片山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些活动,在我心中,是聚集人气的火种,更是让神牛溪文化“活”起来的载体。它们能延长客人停留的时间,自然也能带动我们的农家乐、民宿和地里土产的销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三、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服务体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交通与安全是生命线:这次国庆探访,那通往神牛溪湿滑、狭窄、陡峭的道路,沿途可见的塌方隐患,确实让我和同行者心惊胆战。这绝非待客之道,更是安全的巨大隐患。我深深感到,要把神牛溪这张牌擦亮,必须先打通这安全、便捷的“最后一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道路升级:必须拓宽、加固主路,把排水做好,该立警示牌的地方一定要醒目。为大型旅游团队创造交通便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步道建设:沿着溪流,修建安全舒适的木栈道或石阶步道,设置些休息点、观景台,让大家能安心亲近山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停车与接驳:要规划好管理有序的停车场,在路难走的地段,考虑用环保的电瓶车接送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智慧化与人性化服务:这次在门口购票的经历,那份“回乡偶书”的复杂心情(乡音无改却需证明“我是我”),让我更直观地体会到票务流程的痛点。我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线上预约与电子票务:尽快推广线上购票、预约,减少大家现场排队的麻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优化票务策略:本地乡亲免票是情分,但验证流程要更人性化(比如提前线上登记,或者更高效的现场验证)。对外地游客,设计灵活的套票(溶洞+溪流+活动)、家庭票、团体票,提升购票的方便和实惠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导览与信息:提供清晰的景区地图、及时的活动预告、详实的二维码扫码讲解(景点介绍、安全提示),让客人心中有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四、强化产业联动,打造综合效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农文旅”融合是关键:我们坚信,神牛溪的文旅要兴旺,必须和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乡亲们的营生紧紧相连。 要用文旅带来的人气,把我们田间地头的好东西变成游客喜欢的伴手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精心设计包装我们地道的生态米、山里的干货、散养的禽蛋、特色小吃,在景区里、在农家乐、在网上都能方便买到,关键是要把“神牛溪”这块牌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讲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农家乐升级:支持和引导乡亲们把农家乐办得更有品质,提供地道美味的农家菜、干净舒适的住宿,还能让客人参与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形成“吃好、住好、玩好、买好”的完整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体验式农业:结合张伟他们搞的农耕文化产业园,开发些插秧、收割、采摘的农事体验项目,或者开个酿酒、磨豆腐的手工作坊,让游客真正动手感受乡村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品牌塑造与精准营销:擦亮牌子,光靠口碑还不够,得主动吆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提炼核心卖点:围绕“探秘神奇牛角洞”、“徜徉山水田园”、“感受返乡创业热土”、“体验地道巴山民俗”这几个拳头主题,讲好属于我们神牛溪的独特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用好多种渠道:借助关公大讲堂的影响力做文化传播;在抖音、微信这些年轻人爱玩的平台上,把金色神牛、洞口奇观这些点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和旅行社联手,把我们这儿设计进特色旅游线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办响招牌活动:我特别希望能打造出1-2个响当当的年度活动,比如“神牛溪探秘挑战赛”或者“神牛溪乡村文化嘉年华”,让大家一提到这个时节,就想到我们这儿。</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五、愿景与期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神牛溪的华丽转身,是天赐的山水(溪、洞、山)、历史的沉淀(县志记载、乡野传说)和我们这些归乡人赤诚之心共同浇灌的果实,它让我看到了乡村文旅无限的生机。“擦亮神牛溪文旅牌”,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乡亲同心,持续投入;需要科学规划,久久为功;需要匠心运营,精益求精。核心就在于:紧紧依靠我们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并生动展现我们地道的农耕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这方水土养育的生动的人与事(包括我们这些返乡者的故事),用心打造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活动(文化论坛、体育赛事、特色节庆),扎扎实实把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上去(安全、便捷、智慧),最终目标是要让农业、文化、旅游这三兄弟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好服务带来好口碑、好体验吸引更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唯有这样,神牛溪才能从我们记忆中那个“听说很热闹”的家乡小景点,真正蜕变成让远方游客心驰神往、让本地乡亲腰包更鼓、特色鲜明且声名远播的区域性文旅目的地。我由衷地期待,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让更多人来到神牛溪,“探秘洞天奥秘,徜徉山水画卷,品味浓郁乡愁,助力家乡振兴”。愿我们这张精心擦亮的“神牛溪”文旅牌,如同那牛角洞一般深邃引人,如同那溪水一般润泽绵长,真正光耀一方,造福桑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