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朗朗乾坤游客到处逛。景点的评级中国用5A 中国有349个5A景区。我们一般人不可能都去。当然有的5A,拧拧水就是一张纸片。</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权威的景区评判标准是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评判标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 中国上榜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俗称双遗产的有4个 </p><p class="ql-block">泰山 黄山 乐山 武夷山</p><p class="ql-block">世界上双遗产的地方,有39个。分布在世界各地,与贫富贵贱无关。津巴布韦也有一个。</p><p class="ql-block">单项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共有55项</p><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 40 项</p><p class="ql-block"> 世界自然遗产 15 项</p><p class="ql-block">中国</p><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 4 项</p><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数目与自然遗产数目55项仅次于意大利。世界第二。</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的39个双遗产地国外有35个。</p><p class="ql-block"> 目前我们还只去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秘鲁的马丘比丘,英格兰的巨人堤。很多双遗产地是岛,打卡很困难。</p><p class="ql-block"> 进入双遗产名录要求很多。因为具备自然遗产很难。一般都是有大面积的山川河流,同时这自然的东西又承载历史。才能是双遗产。</p><p class="ql-block">中国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因为长城是人为建筑所以不算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九寨沟没有历史沉淀,就只能是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行团2025.9.28来到黑山国的科托尔古城。</p><p class="ql-block">这古城历史悠久已经存在2千多年,依托山势而建的城堡,城墙,城内的各时期的遗存,让它很早就获得 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 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有的导游宣传上,根据在科托尔山上登高望远可以看到亚里得亚海的峡湾。有人说这里还是自然遗产。就有点乱说了。因为科托尔的峡湾本身就没有评上世界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并且,这里的峡湾不是冰川形成,其也不是特殊景观。</p> 科托尔概览 <p class="ql-block">导游发了一张图,蓝色的数字是军事设施,城堡城墙。红色是宗教场所。橙色是政府部门 黄色是民用住宅</p><p class="ql-block">这种标注很明快。可惜这纸张印刷不清晰。</p> <p class="ql-block">还是看看古城内的模型更清楚。游玩科托尔古城分2部分,主要看军事设施要从城的西北角上山。</p><p class="ql-block">上山看起来高,其实就是不到300米垂直高度。沿阶梯之字形上山。到山顶,在那里俯瞰一般人来回2个小时足够。导游给了2.5小时。上山要另外自费15欧元。我们团队有少数人步行去了山顶。他们年轻人1.5小时来回,也没有耽误在山下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从模型上看,有3个门。有房子的古城内其实并不大,从西到东步行也就是15分钟。所以参观古城就是3条线。1.沿小镇的城墙上走一圈</p><p class="ql-block">2.在迷宫一样的城里走一圈</p><p class="ql-block">3.另外花15欧元上山上走一圈。这一圈要1.5小时。垂直距离海拔高度265米。</p> 古城的历史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历史有2千多年。罗马人,威尼斯人,奥斯曼人,都在这古城留下痕迹。</p><p class="ql-block">一,考古发掘在公元前700年这里就有人居住,他们是伊利里亚人。但在古城没有留下遗址。</p><p class="ql-block">二,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是东罗马的势力范围。公元7世纪他们来到这里设置堡垒,并记入文史资料。当时的拉丁语发音就是现在科托尔。</p><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建这个城堡目的就是防止斯拉夫人的劫掠。当时罗马帝国南部的野蛮人他们称斯拉夫人。带点贬义的是slave.</p><p class="ql-block">因为,奴隶也是slave </p><p class="ql-block">南部的称南斯拉夫人。</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人后来全面进入巴尔干半岛</p><p class="ql-block">这南斯拉夫人有用西里尔语系的塞尔维亚人,信东正教。有用拉丁语系的克罗地亚人所以他们天生就不容易捏合。</p><p class="ql-block">东斯拉夫人,统一用西里尔语,信东正教,主要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p><p class="ql-block">西斯拉夫人,用拉丁字母,形成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信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1166年建的这教堂,当时这里就是在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之下。这教堂曾经被地震损坏,2016年修复过。</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城的一号门,俗称海门。门的圆拱就是罗马痕迹。</p><p class="ql-block">1420年后罗马的势力衰落。威尼斯人来了。因为这里就是在亚里德亚海东侧。过西侧40公里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势力到达这里,这海门上的雕塑曾经就有威尼斯人喜欢的狮子。现在没有了。在小镇的钟楼上可以看到那狮子。</p><p class="ql-block">现在上面还有铁托的语录。</p> <p class="ql-block">进门左边的广场上的钟楼,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修建,后来地震毁损,现在的钟楼是奥匈帝国时代修复(1868年)</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奥斯曼土耳其只有过短暂的占领,没有派驻官员,所以奥斯曼人的因素不多。</p> <p class="ql-block"> 小镇因为奥斯曼占领时间不长,所以奥斯曼遗存不多。</p><p class="ql-block">如果特意寻找奥斯曼人的留存就是各种流浪猫。各种猫的冰箱贴。</p><p class="ql-block">阿拉伯人,奥斯曼人,穆斯林族。都喜欢猫。因为古兰经里记载,真主喜欢猫,一次他要出门,可猫在他袖子上睡着了,他宁可切断衣服一角,也不愿意打扰了猫的美梦。</p><p class="ql-block">对猫的看法,不同群体天壤之别。所以</p><p class="ql-block">冲突很难免。</p> <p class="ql-block">对于猫,欧洲中世纪曾经认为代表邪恶,黑暗。有杀猫的习惯。后来发现养猫可以减少鼠害。</p> 军事要塞特点 <p class="ql-block">靠海主要是城墙</p> <p class="ql-block">堡垒上有射击孔。早期是罗马人防斯拉夫人</p> <p class="ql-block">射击孔。长条形射击孔,方便射箭。</p> <p class="ql-block">沿山脊设计的防御堡垒一般呈棱形,可以防炮击。上面放火炮。保护港口内的船。现在游客到不了那里,路不通。</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炮台,主要是威尼斯人建的,主要是防止奥斯曼土耳其人侵犯。</p> 城内教堂 <p class="ql-block">玛丽教堂。在图上是22号。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玛丽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特里芬教堂。天主教堂很少见的双塔结构</p> <p class="ql-block"> 圣特里芬的来历,这里有他的遗骸,他的遗骸来自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在现在的土耳其有一个全世界升热气球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个特点,石灰石很容易开凿。罗马人在公元4世纪前是迫害基督教。教徒就跑到这里挖洞传教。因为罗马人认为这些人是邪教。</p><p class="ql-block">在现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地区有很多洞穴。</p> <p class="ql-block"> 土耳其这山上的洞穴里就是基督徒修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罗马人抓住基督徒往往处死。</p><p class="ql-block">有很多人宁死不屈就成了圣徒。</p><p class="ql-block">圣特里芬是一个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亚被罗马人杀害。他是一个殉道者。欧洲有很多地方有纪念殉道者的教堂。</p><p class="ql-block">公元353年 罗马人的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科托尔这里信仰天主教。圣特里芬的遗骸被带到这里。1166年在科托尔就建立了一个教堂。为纪念圣特里芬。就叫特里芬教堂。这样教堂就有了传承。有点像中国佛寺开过光。</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中建于1166年的教堂是圣特里芬大教堂(St. Tryphon Cathedral),又称科托尔大教堂,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最初为双塔结构,但在1667年大地震中受损,重建时因资金不足仅修复了一座塔楼,形成了如今不对称的独特外观。它不仅是科托尔的地标性建筑,也是黑山仅有两座双塔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藏有14世纪壁画、圣特里芬浮雕以及大量宗教文物,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p> 小镇民居 <p class="ql-block">街景就是在小镇游览。</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中心广场。钟楼,</p> <p class="ql-block">带翅膀的狮身人面像曾经是小镇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在导游图上标注42号的地方曾经是一个贵族住地。格鲁博尼亚宫。以为是一个宫殿建筑。其实就是一个小商店。</p><p class="ql-block">在街道里,挂这种卷轴的都是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反正有红卷轴的地方就照一张。对于导游的那个印刷品都有名分</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广场上人流密集</p> <p class="ql-block">各国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居然还有香港游客。香港游客参加我们团队,采用方式。自己从香港到贝尔格莱德参团,旅行结束后自己又从贝尔格莱德退团,继续参加别的行程。</p><p class="ql-block">这提醒我们,可以半路参团,一般的旅程就是12天左右,再参加一个行程,就可以免除反复回国再出发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如果沿小镇的街道一直往山上走</p> <p class="ql-block">可以来到长满树木的地方,由此当地人可以上山到山顶的堡垒处。我们没有时间就没有进一步尝试。如果看到我这美篇的自由行的人。可以从此上山,最起码省15欧元。</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规定,超过5点。他们也不收山门票。山上就是古炮台,也没有修复。</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街内闲逛。</p><p class="ql-block">看到,蓝洞广告。在科托尔40欧元坐船去峡湾的蓝洞。那里可以浮潜。</p><p class="ql-block">来回要大半天,旅行团不行。</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石头建筑</p> <p class="ql-block">取水口。据说还能用</p> <p class="ql-block">隔着窗户可以握手的房子</p> 城墙内行走遭遇扒手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面行走,以下是邓姐被拉包的图片,当时无意中拍到。</p><p class="ql-block"> 注意有2个妇女在我们后边。何峰后面是邓姐,邓姐后面的黑衣女子在下手,拉开了邓姐的背包。后面的浅色衣服女子打开伞,用手机看她后面有没有人注意。</p> <p class="ql-block">邓姐已经被她们盯上。</p> <p class="ql-block">这个黑衣女子先拍照,看看情况,背个大包,然后快步经过我,走到邓姐背后与浅色衣服女子汇合,拉开邓姐的包包。这女子是主谋。</p> <p class="ql-block">她们得手后,换成黑衣女子打伞。邓姐与何峰继续笑呵呵赏景。</p> <p class="ql-block"> 黑衣女子快步超过我们,浅色衣服女子,将从邓姐包包里的东西,简单过滤,将没有用的伞还给邓姐,将老花镜带走。</p><p class="ql-block"> 她还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话,好像有点恼怒,现在估计意思就是,以后不要把没有用的伞放上面。钱包要放在包包拉链的打开处。</p><p class="ql-block">邓姐也没有发现异常,以为她们是好心提醒雨伞掉落。</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时,邓姐说起了这特殊经历。这时候才发现装老花镜的小包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庆幸没有什么损失。但在科托尔的午饭地陪安排的餐食量不够,那种黑糊糊的墨鱼汁米饭也难以下咽。</p><p class="ql-block">邓姐想起惊险经历,又看到黑乎乎烤鱼没有了食欲。</p><p class="ql-block"> 领队回国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被迫退了团员每个人当天科托尔13欧元的这餐的餐费。携程旅行对团成员的回访打分,对提高携程旅行的服务质量还是有帮助。本次携程的导游回国后第三天就解散旅游团群,在历次旅游中都没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要塞 </p><p class="ql-block">2千年前罗马人修建是为了防斯拉夫人的劫掠</p><p class="ql-block">1千多年前威尼斯人再加固是为了防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侵略</p><p class="ql-block">5百多年前,斯拉夫人再加固防止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侵略。</p><p class="ql-block">2千多年的小镇,历经沧桑。</p><p class="ql-block">中国旅行团来了,中国大妈要看好自己的背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