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记忆(3)四渡赤水

欧长勇

<p class="ql-block">  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蒙哥马利说:“阁下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主席却摇摇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一生的“得意之笔”。</p><p class="ql-block"> 开国上将肖华创作的《长征组歌》中生动描写为:四渡赤水出奇兵,兵临贵阳逼昆明,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给我们这辈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土城古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示意图:</p><p class="ql-block">1.土城渡口:一渡赤水,进军川南;</p><p class="ql-block">2.太平渡渡口:二渡赤水,回师黔北;</p><p class="ql-block">3.茅台渡口:三渡赤水,再进川南;</p><p class="ql-block">4.太平渡渡口:四渡赤水,兵逼贵阳,进军云南,渡过金沙江,巧妙的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之战,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的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使用的枪支</p> <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行军时穿草鞋、戴草帽。</p> <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油印宣传品</p> <p class="ql-block">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 青杠坡战斗是红军主动发起的对尾随敌军进行歼灭的战斗,但因为情报翻译失误,将二个师的敌军误译成二个团,导致战斗陷入僵持战,毛主席当机立断,撤出战斗,西渡赤水,脱离敌军包围圈,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土城红军帽广场</p> <p class="ql-block">土城一渡赤水纪念公园吊桥: 红军一渡赤水河,当地老百姓帮助红军在此搭建浮桥顺利渡过赤水,如今建吊桥纪念之。</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红军一渡赤水纪念公园,在土城中逛逛,感受古镇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上过央视七套的“红色记忆小吃店”品尝古镇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清汤苕汤圆</p> <p class="ql-block">猪儿粑</p> <p class="ql-block">土城古镇,再见!</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 茅台渡口,红军在此三渡赤水。</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赤水河上也建有吊桥纪念红军三渡赤水。</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1915广场:是为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而建立的纪念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摔碎的酒罐”主题雕塑:重现当年“怒掷酒瓶振国威”的历史场景。当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因包装简陋被轻视,参展代表摔醉陶罐后酒香四溢,最终斩获金奖。</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 中国酒文化城</p> <p class="ql-block">酒文化城中茅台馆</p> <p class="ql-block">茅台酒: 中国第一酒,是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等特点,经专家论证,茅台酒与产地茅台镇的地域、气候、水质等密不可分,其它地方无法克隆,故茅台酒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图为茅台馆内金奖百年纪念酒样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茅台酒集团进口门楼</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瓶: 仁怀市最大的瓶型实物造型建筑,高31.25米,直径10.2米。1997年6月,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实物广告,称为“天下第一瓶”。</p> <p class="ql-block">茅台酒“天下第一瓶”造像</p> <p class="ql-block">太平渡渡口: 红军二渡、四渡赤水渡口,位于四川古蔺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手书题词: 四渡赤水是我的得意之笔。</p> <p class="ql-block">渡口老鹰石: 当年红军搭浮桥的篾索就栓在此石上。</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历史转折,出奇制胜,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之一。</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军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现存古建筑大体成型于明末清代,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定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红色记忆,历史文化,韵味古镇,让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敬请关注:贵州记忆(4)赤水丹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