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一开放的武昌湾,一亮相便吸引了我。它坐落于武昌造船厂旧址之上,江风拂面,仿佛仍回荡着昔日机器的轰鸣。更令人神思的是,毛主席曾于1956至1966年间十八次畅游长江,多次亲临此地,踏浪而行,挥斥方遒。如今我站在他老人家曾伫立的土地上,吹着他吹过的江风,望他望过的流水,目光所及,皆似有历史的回响在低语。如此厚重的渊源,岂能不令人趋步而来,只为在时光的缝隙中,期望与伟人共此一瞬?</p> <p class="ql-block"> 然而,游罢归心,却难掩心中波澜。那尊毛主席雕像,高仅5.18米,孤零零立于绿荫之间,未免显得局促。伟岸之躯,当配以恢弘之势,方不负人民心中的敬仰。而今四周树木参天,枝叶蔽日,竟将雕像衬得难以言表,令人唏嘘。雕像之立,本为铭记,若形制不足以承载记忆,又如何让后来者肃然起敬?我多想在你老人家的雕像前高歌一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但此时的心情,来不及勇敢的张开歌喉,只能默默的,崇敬专注的凝视您,颂歌已在心中扬起。</p> <p class="ql-block"> 再看工业遗址的呈现,更是寥落得令人心痛。偌大一片厂区旧地,仅余一座塔吊孤影伫立,其余踪迹皆被岁月与围挡掩埋。武船曾是江城工业的脊梁,千百工人挥汗如雨的场景,如今却只剩一隅残影。我不禁疑虑:这围挡之后,究竟是将重现历史荣光,还是悄然让位给高楼林立的住宅新区?若遗址终将湮灭于地产浪潮,那“武昌湾”之名,不过是一枚空洞的打卡标签罢了。</p> <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困惑的是,整个园区主题混沌,中心模糊。它想诉说的是武船的辉煌岁月?还是纪念毛主席首次畅游长江的壮举?两者皆提,又皆不深究。伟人足迹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可园区内却难觅其精神回响。历史的厚重被稀释成几块展板、几行文字,游客匆匆而过,只拍一张照,便算“到此一游”。如此呈现,岂非辜负了这片土地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若仅以普通公园视之,管理之疏漏亦令人侧目。小喇叭反复嘶鸣,高喊“禁止翻越栏杆”“禁止游泳”“禁止钓鱼”,可就在洲头江畔,竟有数人悠然垂钓,竿影随波晃动。四周围挡严密,他们从何而入?是管理留缝,还是默许乱象?提示声不绝于耳,却不见管理人员现身干预。这般“只说不做”的治理,徒增喧嚣,反失公信。若连基本秩序都无法维系,又何谈文化传承与休闲体验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武昌湾,当前虽说只是一个颇受关注的打卡地,打卡氛围也经过了一番精心营造,但它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与绝妙资源,无疑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未来的发展态势值得人们拭目以待。相信它不会一直局限于现状,定能实现华丽转身,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期待它能如凤凰涅槃般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