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月,像一条忙碌的河流,载着我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从一个故事到另一个故事。在这个月里,我陪伴了许多青少年——有的正与焦虑较劲,有的在寻找自我的边界,有的在学业与兴趣之间左右为难。他们的眼神里有倔强,也有脆弱;有对世界的好奇,也有对未来的不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当我走进他们的生活,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挣扎,更是背后一个个家庭的努力与不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母们也许不善言辞,却用琐碎的关心默默守护;他们也许有焦虑和控制,却源自最深的爱与担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只是,爱有时像隔着一扇半掩的门——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却总在门轴的吱呀声中错过了彼此的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九月让我更清楚,陪伴不仅是倾听和引导,更是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搭建一座温柔的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桥的这端是孩子的渴望,桥的那端是父母的牵挂,而我,愿做那个一次次走在桥上的人,把两边的心意轻轻传递。</span></p> 留在家里陪伴父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来我打算国庆假期出去玩一趟,放松一下。但想起《论语·里仁篇》中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和爱人商量决定留下来陪爸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1日早上我和爱人、大弟、弟媳、大妹相继回了父母家。到家时,院子里传来"嗡嗡"的机器声。我走近一看,爸妈正相濡以沫地合作:爸爸扶着电磨,妈妈一勺一勺地往里面舀玉米粒。金黄的玉米面顺着出口慢慢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玉米香。我站到妈妈旁边,说:我来舀一勺吧。妈妈笑着摆摆手:你就坐在旁边就好了。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总是被长辈和兄弟姐妹这样宠着、护着的画面,心里涌起一股暖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我帮爸妈按摩,大弟给爸爸理发,大妹帮妈妈剪头发。厨房里,大家分工做饭,大弟和弟媳酿豆腐,大妹弄土鸡。忙了一上午,桌上摆满了家常菜——有鱼、有肉、有蔬菜。爸妈吃得很开心,我们也聊了很多。下午我们还一起打“拖拉机”了。这一天虽然没有去任何景点,但心里很踏实。</span></p> 乡下慰问老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2日,天刚放晴,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像一层柔软的纱。我们荷城义工协会一行两辆车,从港北区永盛超市出发,前往覃塘区五里镇东流村和港南区新塘塘表村。车厢里塞满了米、油、洗洁精、酱油、月饼🥮和一些小礼物,大家有说有笑,却都在心里默默期待着今天的遇见。</span></p> 与小男孩相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港北区永盛超市门口集合。停车场上,义工们陆续到达,有的在整理慰问品,有的在确认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时,看到了一个小男孩也在现场,原来是活动领队晓嘉带过来,他看起来四岁左右,穿着一件多种图案灰色外套,眼睛又大又亮,却怯生生地躲在大人身后。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我蹲下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轻柔。他抿了抿嘴,小声说:我叫小浩。我跟你去选个礼物好不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拉着我的手指,掌心有点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了超市,暖黄色的灯光照在货架上,空气里弥漫着面包的香味。小浩在玩具区、零食区、文具区之间来回走,认真地对比每一样东西。最后,他停在画册前,抬头问我:这个,可以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看了一眼,是一本画册,纸页厚厚的,颜色鲜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可以。我笑着帮他拿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抱着画册,嘴角慢慢扬起,露出一个腼腆又满足的笑容。那笑容像一束光,悄悄照进了我心里。</span></p> 五里东流村的故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优秀义工晓嘉带队,我们先去的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家,还没有下车,打开车窗看地面上有鞭炮纸。妹妹说:估计老奶奶去世了。此时,一位戴着草帽的村民迎了上来:你们是来看老人的吧!唉,最近走了三个,都是这几天的事。我愣了一下,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敲了一下,闷得发慌。走在村子的小路上,脚下的泥土松软,两旁是高高的桉树和甘蔗。风吹过,叶子“沙沙”地落下来,像在低声诉说着什么。我们先去黄爷爷家,老人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见到我们,他抬起头,眼睛眯成一条缝:哎呀,你们又来了啊。他的耳朵有点背,晓嘉就大声在他耳朵说:我们带着爱心人士的礼物(米、油、月饼等)来看你了,这个红包是给你中秋买肉吃的。红包是小男孩递给老爷爷的,小男孩说:祝老爷爷身体健康!中秋节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我们去了其他的老人家里,发现有几位老人已经卧床不起了,但是我们还是把礼物送到给老人,老人见到我们了,挺开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位是老党员,85岁,身体也不好,得了皮肤病,屋里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墙角堆着一些柴火。桌上放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外壳已经掉漆,却还能听到沙沙的广播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我们都是每到一户,都会帮着打扫屋子、整理杂物,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门口,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有人会拉着我们的手,反复说着:你们来,我就开心。有人则沉默着,偶尔点点头,眼角却闪着泪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直到下午六点半,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才从东流村离开。</span></p> 塘表村的夜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我们赶去港南区新塘塘表村。夜色笼罩下来,村子里静得出奇,只有狗叫声此起彼伏。幸好有一位热心的帅哥带路,我们才顺利找到了要探访的三位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三位老人,都是荷城义工协会“暖巢行动”长期关爱的对象。以前我和默默来过几次,比较熟悉。见到我们时,他们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招呼我们进屋坐下。虽然语言交流并不多,但那份熟悉与信任,已经胜过千言万语。</span></p> 心里的触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想起一个月前姑丈的突然离世,想起东流村那三位刚离开的老人,也想起小浩抱着画册时的笑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命是如此脆弱,又如此珍贵。无论是在青少年的世界,还是在老人的生活里,真正重要的,是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去倾听、去陪伴、去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日出到夜幕,从城市到乡村,我们在不同的故事中穿行,也在不同的眼泪与笑容里,看见了爱与生命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b>文章编辑:天空老师</b></p><p class="ql-block"><b>图片提供:风采</b></p><p class="ql-block"><b>天空心灵之约出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