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第四天,广州的早上还带着点没睡醒的懒劲儿。8点一到,我从保利鱼珠港地铁站出发,地铁里没想象中挤,零星几个人背着塞满东西的双肩包,一看就跟我一样是去白云山玩的。眼神碰到一起时,都透着“错开人潮真聪明”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出了云台花园地铁C2口,城里的热乎气一下子就没了。接下来要走1公里到索道站,这段路倒像进山前的小铺垫:路边围栏爬满了勒杜鹃,花瓣上的露水被风吹掉,滴在脚脖子上凉丝丝的;早餐车飘来艇仔粥的香味,还混着阿姨喊“热乎啫喱”的声音,把街上的热闹劲儿和草木香揉在了一起。到了索道站,微信扫一下付25块钱买好票,缆车慢慢往上升,脚下的风景就变样了——远处的高楼大厦在薄云里隐约能看见,近处的房子越变越小,风从缆车缝里钻进来,带着山里特有的清爽,连喘气都觉得舒服。</p><p class="ql-block"> 下了缆车到黄石广场,再坐观光车去摩星岭。盘山公路旁边的相思树从车窗边掠过,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座位上,晃来晃去的。偶尔有松鼠从树枝上窜过去,车厢里立马有人小声惊呼。到了摩星岭广场,山里的风更凉了,顺着台阶往上走,能闻到松针混着泥土的味儿。在山顶的小摊前停下,要了碗粤式豆腐花,瓷碗里的豆腐花嫩得能晃出波纹,浇上的红糖浆不甜也不腻,吃进嘴里满是绵密的豆香,这一口就是地道的“广州味儿”,连风都像慢了下来,让人舍不得嚼太快。</p><p class="ql-block"> 休息片刻后,我顺着台阶往上走,每一步都能闻到松针的清香,台阶旁的牌子写着“海拔382米”,不算高,但足够把城里的吵闹都甩在身后。山顶的观景台上,年轻人都举着相机拍城市全景。我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从包里拿出矿泉水喝上了口感觉混着山风咽下去很舒服 ,又突然觉得,国庆假期里最舒服的时刻就是现在——没有挤来挤去的人,只有山里的风,还有这份慢悠悠的自在。</p><p class="ql-block"> 本来以为上山顺顺利利,下山也会很轻松,结果忘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在观光车等车的地方,队伍绕了好几个弯,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脚都站麻了,才终于坐上返程的车。车厢里全是一起玩的人在聊天,有人吐槽等车太久,有人分享在山顶拍的好照片,抱怨里带着点旅途的热闹劲儿,倒也不觉得无聊。</p><p class="ql-block"> 到了南门,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美食街的烟火气一下子就把我勾住了:萝卜牛杂在锅里咕嘟咕嘟响,酱汁裹得满满当当;双皮奶装在白瓷碗里,奶皮软乎乎的;还有刚炸好的煎堆,金黄的壳咬开是蓬松的糯米,甜味在嘴里散开。找个小桌子坐下,一口牛杂一口双皮奶,旅途的累被食物的暖意慢慢冲散,连刚才等车的烦躁,都成了现在满足的铺垫。</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15分,我撑着饱肚子离开白云山。回头看,山在傍晚的光里透着柔和的轮廓,索道的缆车变成了天边移动的小光点。这一天的旅程,有索道上的风、摩星岭的豆腐香,也有等车的小插曲和美食街的烟火气,不完美但特别真实——或许假期出门玩的意义就是这样,把平时的烦心事抛开,在山和城之间,撞见最鲜活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