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门剧团在滨海县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话剧《茶馆》专属版剪影

草菊居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日晚,由北京老城门剧团在滨海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隆重上演话剧《茶馆》专属版,让座无虚席的滨海观众一饱这一部跨越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缩影的经典力作在黄海之滨之精彩奉献,受到了现场观众多频率的热情掌声点赞。老舍先生的《茶馆》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市井长卷,将清末至民国数十年间的风云变幻浓缩于一间茶馆之内。观罢此剧,心头沉郁难释,仿佛亲历了那个动荡年代里小人物的挣扎与沉浮。茶馆如镜,映照出当时社会的病态与人心的冷暖,令人唏嘘,更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剧情中主角王利发的一生,是勤勉与无奈的交织。他谨小慎微,八面玲珑,只为在乱世中守住一方茶馆的安稳。然而时代洪流无情,他的善良与忍让终被现实碾碎。那句“我这一辈子,就图个安分守己”,道尽了底层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与最深的悲凉。他的命运,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剧中人物,如: 常四爷的刚直与秦二爷的理想,在时代的铁壁前撞得粉碎。一个因一句“大清国要完”入狱,一个倾尽家财办实业救国,却终究敌不过官僚压榨与洋货倾销。他们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时代对正义与理想的嘲弄。茶馆中三人暮年撒纸钱自祭的一幕,悲怆入骨,是对命运最沉痛的控诉。</p> <p class="ql-block">  茶馆的每一次改良与变迁,正是中国近代史的微缩图景。从茶客盈门到门庭冷落,从旗人闲谈、商人投机到特务横行、民不聊生,每一幕都如刀刻般清晰。老舍以极简的舞台、极精的对白,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溃败。没有宏大叙事,却处处见历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茶馆》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它不煽情却催人泪下,不呐喊却振聋发聩。它让我们看见,在历史的车轮下,个体的尊严如何被碾压,善良如何被辜负。然而,正是这份真实与深刻,使它超越了时代,成为一面那个艰难时世永恒的历史定格。</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后,演员在谢幕中向热爱经典艺术的滨海观众表示感谢。此时,观众不忍离座,全场演职人员在全体观众打开手机灯光中难依难舍,仿佛又听到那一首情真意切的《难忘今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