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5.5下午5点多汤口下高速,到了黄山南大门,黄山脚下过夜,有些小激动也有些担心。黄山,我们来了,此行的主要目标呀!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游客心中“此生必到”的目的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但是因为年过60,担心自己的身体完成不了登山的任务……上个世纪90年代,准确地说是1998年,我曾随同事一起爬过黄山,只有一根登山杖随行,两天的时间,在黄山上的小竹屋度过一个晚上,第二天爬天都峰,在天都峰顶突遇暴雨……爬山的艰辛历历在目,所以有些小担心!不过提前探得“莲花峰”处于封闭轮休期,“天都峰”需预约,而预约显示已满,也好悬着的心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干米,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包括200多个大小景点。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p> <p class="ql-block">黄山于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2004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18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三个品牌项目,共同组成了一个推崇遗产的有机整体,既保护了世界文化、生物和地质多样性,又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2025.5.6早晨6:30乘电瓶车,从南门入景区。进入景区有两个选择:前山慈光阁山门和后山云谷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从慈光阁山门进入,玉屏索道上山,放弃了步行登山,因为山上也有长距离的山路要走……</p> <p class="ql-block">10多分钟的索道。黄山旺季门票价190元,60岁以上老人半票95元,65周岁以上免票。但是索道对老人没有优惠,玉屏索道单程票价90元。90元10分钟,免去了3个小时的爬山脚力,同时也失去了爬山的乐趣,没办法,随着年龄的增加,欲望就应该減少,不过坐索道也是一种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到玉屏峰顶还有600米左右的好汉坡需要爬……</p> <p class="ql-block">好汉坡在考验爬山者们,好汉们加油!</p> <p class="ql-block">送客松,树高3.9m,胸围158cm,冠幅9.7mx8.2m。古松干曲枝,枝叶侧生,形似揖送宾客……卓立峰颠观苍海,松下道上客徘徊,风摇枝动揖相送,还盼日后君再来!哈哈,还没见到迎客松就遭遇“送客”,说明我们的路线是倒着的!</p> <p class="ql-block">这位好汉经受住了考验,加油,玉屏峰就在眼前啦。</p> <p class="ql-block">玉屏楼宾馆现址原为黄山文殊院(黄山开山和尚普门大师1613年修建),宾馆建于1955年,坐落在海拔1716米的玉屏峰上,形如天上的琼楼玉宇。近看,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形成“青狮白象守文殊”的天然福地;远眺,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峰,两峰秀色,俱手可揽,真黄山绝胜处;门前国之瑰宝——迎客松近在咫尺……四十年前,老舍先生盛赞:“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壁上的“宇宙大观”“群峭摩天”“一览众山小”等摩崖石刻,书法精湛,凝练了文人雅士的博大情怀,使神奇险秀的黄山更具灵妙之蕴!</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张大千题有“云海奇观”</p> <p class="ql-block">黄山摩崖石刻群是山岳文明与发展、不同时代人文旨趣和文化审美的见证和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题刻时间从唐代延续至现代,现登记在册的题刻有352处,其中碑刻41处,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北海、云谷和松谷景区。内容丰富,涉及品评咏叹、哲思粹语、礼教风物、历史事件及名人纪游等。书艺精湛,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我这个外行也忍不住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青狮石摩崖石刻:朱德的“风景如画”、明代书法家郑谷口的汉隶“群峭摩天”、刘紫垣的“一览众山小”,还有刘伯承所题的碑刻诗(黄山管理部门将该诗刻于碑上镶嵌在狮石右下侧邻近迎客松处)。</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前留个影,算是来黄山做客报个道吧!迎客松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张开双臂,笑脸相迎五湖四海的宾朋。迎宾松生长的位置正好在古人登山道的终点端,当年的黄山开山和尚普门,修好了下方的菩提路,到访者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抬头就可以看到路旁的这棵松树了,多么像好客的主人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呀!</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树冠呈扁平状,树枝密而短,且伸向阳光,作欢迎姿势。黄山山顶虽然没有水源,但黄山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每年有260天左右的雨雾天气,“树冠呈扁平状,树枝密而短”能够聚拢空气中的水气,形成水滴滋养根部;黄山松是喜光植物,向阳性强,有阳光的方向,树干拼命地生长,相反阳光照不到的树干,由于缺少光合作用,就自然脱落了。</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是黄山奇松之首,名始见于1859年黄肇敏《黄山游记》,其历史悠久,树龄约1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生长在黄山玉屏景区海拔1680米处的岩石缝里,立地环境恶劣,但它依然生长得苍翠挺拔,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品质。迎客松是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成为中国符号,是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明清时期就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被赞誉为“千年古松,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雪淞是黄山的美景之一,它是由于降雪附着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不断聚集形成的白色沉积物,雪花飘落到地面或树木上化成水,随着气温骤降,雪被树枝上冻结的水珠黏住,越积越厚,便形成了雪淞。</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入口处,我们步入幸福大道(莲花新道)。</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由多个小山峰簇拥而成,主峰高耸,周围的岩石和山峦分布错落有致,酷似一朵花瓣层层包裹的初绽莲花。</p> <p class="ql-block">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手机石(在迎客松往莲花峰的路上),也有海豚石、指路石等别名。因其形状像早期的大哥大手机而得名;一端受风化作用呈尖细状,恰似海豚的鼻子,所以也被称为海豚石;它最早被叫做指路石,可能是因其位置曾起到为游客指引方向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莲花峰脚下</p> <p class="ql-block">莲花峰景点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进入封闭轮休期,(封闭轮休期一般为3至5年)。</p> <p class="ql-block">黄山花岗岩岩体的形成,可根据岩体的结构、岩性以及相互之间的接触关系,分为四个期次和晚期的岩脉。四个期次的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35、1.346、1.278、1.242亿年前,晚期岩脉形成于1.24亿年前。黄山岩体具有“内高外低,内新外老”的特点,四期花岗岩总体上内部矿物颗粒越来超细,莲花亭附近分布的是第三期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步入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黄山花岗岩地质与植物群落间具有相互适应、相互塑造的共生关系。花岗岩地区土壤贫瘠、水分易流失,为应对这一苛刻条件,以黄山松为代表的优势植物进化出了特殊结构——独特的纹孔膜结构,能在根部吸水不足时,有效阻止“气穴化”和“栓塞”(可理解为植物体内水分运输通道的“堵塞”或“断裂”),从而保障水分正常运输,避免自身因缺水死亡,是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典型表现。植物并非被动适应环境,还会通过多种方式改变地质环境。一是通过“生物风化”,利用根系的机械挤压(比如根系生长撑裂岩石)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土壤微生物的化学作用,让坚硬的花岗岩逐渐破碎;二是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枯萎腐烂,在破碎的岩体上形成富含养分的腐殖质,为后续土壤的形成和更丰富植物的生长创造了基础条件。</p> <p class="ql-block">百步云梯起点处的两块巧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共同把守着云梯,故得名“龟蛇守云梯”,也被称为“龟蛇守莲花” 。</p> <p class="ql-block">上上下下的山路虽有石梯,但对腿脚不灵便或年长者还是个障碍,于是有了黄山“轿子”……</p> <p class="ql-block">黄山轿子价格一览表</p><p class="ql-block">起点 终点 价格</p><p class="ql-block">1、天海 鳌鱼峰顶 100元</p><p class="ql-block">2、鳌鱼峰顶 鳌鱼嘴 50元</p><p class="ql-block">3、鳌鱼嘴 一线天平台 230元</p><p class="ql-block">4、一线天平台 莲花沟底(伴莲亭)100元</p><p class="ql-block">5、莲花沟底(伴莲亭)莲花亭 150元</p><p class="ql-block">6、莲花亭 金龟探海公厕 100元</p><p class="ql-block">7、金龟探海公厕 手机石 150元</p><p class="ql-block">8、手机石 迎客松 100元</p><p class="ql-block">9、迎客松 玉屏索道 200元</p><p class="ql-block">10、天海 莲花沟底 480元</p><p class="ql-block">11、手机石 玉屏索道 100元</p> <p class="ql-block">鳌鱼洞,位于鳌鱼峰的绝壁间,形状为三角形,洞内狭窄,深约5米。传说当年明朝皇帝朱元璋被敌军追杀至此,躲进鳌鱼洞,后顺利得到天下,因此这个洞也被称为“保佑升官发财洞”,洞口刻有“天造”二字。</p> <p class="ql-block">鳌鱼头。黄山鳌鱼峰因其山峰的整体形态与传说中的“鳌鱼”极为相似而得名。鳌鱼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鱼,身形庞大,龙头鱼身;鳌鱼峰的主峰顶部岩石突兀,形状奇特,从特定角度眺望,整座山峰宛如一条巨大的鳌鱼昂首盘踞在黄山群峰之间。</p> <p class="ql-block">拇指石在为我们每一位辛苦爬山的游客点赞</p> <p class="ql-block">“鳌鱼驮金龟”</p> <p class="ql-block">“鳌鱼吃螺蛳”</p> <p class="ql-block">鳌鱼峰巨石上刻有的“大块文章”四字,是明代戏曲家汪道昆题。语意双关,既形容鳌鱼峰上的巨石如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也寓意此处风景壮美,值得文人墨客挥毫泼墨。</p> <p class="ql-block">站在鳌鱼背,眺望黄山第三峰的天都峰与黄山最高峰莲花峰,二者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远眺光明顶</p> <p class="ql-block">最大限度地与黄山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位于海拔1700米处的白云宾馆</p> <p class="ql-block"> 海心亭作为登山者的重要休憩站,它不仅提供体力补给,更以“高踞于崖”的视野成为天然观景台——南可瞻鳌鱼、莲花诸峰,北能望光明顶,东西海云雾对峙,堪称黄山“立体山水画卷”的观赏框。</p> <p class="ql-block">海心亭得名于“黄山方圆四百里之‘海’的中心”,这里的“海”指黄山的云海,而海心亭恰处光明顶与鳌鱼峰之间的天海景区核心,是地理上的“圆心”;同时,亭周众峰环绕,云海翻腾时如置身沧海中央,意境上也暗合“海心”之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空间的诗意化命名智慧。</p> <p class="ql-block">光明顶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峰顶平坦高旷,是黄山前后山的天然分界线,有“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之说。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建“大悲院”,后损毁,遗址上现为黄山气象站。1955年建成的黄山气象站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国家基准气象站,其圆球状建筑是光明顶的标志性景观。竺可桢先生曾于1936年勘察选址,为气象站建设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站在光明顶上,360°环视美景,东海奇观、西海群峰,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鳌鱼峰等核心景点尽收眼底,堪称黄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光明顶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风景也是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由多种草木植物组成,是高海拔(1700~1840米)地带裸岩向森林过渡的特殊群落类型,根系发达。黄山地表以花岗岩为主,土壤覆盖极少,高山草甸在固土蓄水和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仙桃峰实为高12米,长7.5米,宽约3米的巨石。从北、东北方向南望,此峰上尖下圆,宛如鲜桃,故名仙桃峰;近前,巨石若动,似才飞来,故又称“飞来石”。</p> <p class="ql-block">山中有卧佛乎!</p> <p class="ql-block">白鹅山庄</p> <p class="ql-block">孔雀松</p> <p class="ql-block"> 黄山松,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山顶、陡坡、山脊、裸岩等地段。在这贫瘠的山上,没有江河,哪里来的营养和水分,原来黄山松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例如黄山迎客松的主干高10.15m,而它的主根是他主干的10到15倍的长度,它的侧根盘根错节,就像章鱼的触手,牢牢的抓住光滑的山体;根部还可以释放一种叫有机酸的物质,溶解岩石吸收矿物质作为营养补充……黄山松林,姿态各异,构成景区独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的《竹石》描绘竹子扎根于破岩之中,历经千磨万击仍坚韧不拔的形象……黄山松又何尝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从云寺索道下山,时间已是下午一点。</p> <p class="ql-block">走近“黄山地质博物馆”,这里有地质学、生物学、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可供探讨!</p> <p class="ql-block">距今6.8亿年黄山地区是一片白浪滔天的汪洋大海;距今2亿年前黄山地区步入陆地发展阶段;距今1.4亿年强烈的造山运动孕育成黄山花岗岩岩体的雏形;距今6500万年喜马拉雅运动震撼中华大地,黄山山体拔地而起,翘首云天!</p> <p class="ql-block">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貌类型为高山尖峰型花岗岩地貌景观(黄山一三清山型),以高山深谷、悬崖峭壁、奇松、怪石、云海等为主要特征的地貌景观。黄山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千米以上的高峰有88座,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至此黄山一日游结束</p> <p class="ql-block">从导览图可知,我们只游览了玉屏景区,还没劳着登天都峰和莲花峰的机会,从前山上后山下,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玉屏游览区是黄山精华景区之一,以玉屏峰为中心,莲花峰、天都峰雄踞东西。区内名松众多,主要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孔雀松等;石刻荟萃,“江山如此多娇”、“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等风格迥异,展现了雄伟恢宏气势。光明顶是前后山的分水岭,玉屏索道上,前山游览玉屏峰周边,看迎客松,欣赏摩崖石刻,远眺天都峰和莲花峰;顺着幸福大道走到莲花峰脚下,开始百步云梯,就到了鳌鱼峰,然后到白云宾馆平台、海心亭休息,最后到光明顶,前山的游玩告一段落,开始下山,然后乘云谷索道下山,一天结束。</p> <p class="ql-block">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 ——黄山松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