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丹东行(2025.9.25—27日)

张秀君

<p class="ql-block">9月25日早上8点半,在浦东国际机场乘飞机去丹东。这次是去参加丹东张闻天旧居的开放仪式的,由浦东张闻天故居副馆长奚国标陪同。因丹东机场在改建,所以现在没有直飞,因此是先飞沈阳桃仙机场,再去沈阳南站换乘高铁的。到目的地丹东已是当天下午3点半左右。</p> <p class="ql-block">丹东振兴文旅局领导孙欢局长与郑晓丽主任在火车站迎接我们。在鸭绿江大酒店安排了住宿后,我们随即去了丹东张闻天旧居。旧居在振兴区九纬路73号,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为伪满洲国安东省官员住宅。1949年张闻天任辽东省委书记时,住在这里。(时间有10个月,后接中央通知去北京,做外交工作有十年)</p> <p class="ql-block">辽宁丹东张闻天旧居修缮一新,将于明天正式对外开放,这是继上海张闻天故居、无锡张闻天旧居、南京河海大学张闻天陈列馆、牡丹江宁安张闻天工作室旧址、佳木斯合江省政府旧址,是全国第六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场馆。</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这幅画是由馆长迟立安画的。</p> <p class="ql-block">旧居园子里的两棵树。</p><p class="ql-block">这棵是百年银杏。</p> <p class="ql-block">这棵是建国初期栽种的五叶枫。</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张闻天的名言。名言出自肇庆文稿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p> <p class="ql-block">进入小楼。展室与门厅,左侧展陈油画《遵义会议》和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张闻天与同志们在安东合影。</p> <p class="ql-block">右侧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题词。</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室</p><p class="ql-block">警卫勤务室。</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室 书房 </p><p class="ql-block">有张闻天参与编辑并亲自撰写社论的《辽东大众》。1949年5月1日,中共辽东省委成立后,将《安东日报》改为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辽东大众》,《辽东大众》成为辽东省委指导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p><p class="ql-block">还有辽东省时期创办的各种报纸。</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室 会客厅</p><p class="ql-block">有安东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合影、张闻天在会议上的讲话稿钢笔抄写件。</p><p class="ql-block">这份珍贵的手抄记录稿应该是大会工作人员根据他的即席发言讲话整理出来的,最后存到政府档案里了。(这是馆长迟立安在档案馆里首次发现的)</p><p class="ql-block">还有辽东省时期各级各类文件原件、展示中国共产党在辽东执政轨迹。</p> <p class="ql-block">张闻天在安东工作期间没有留下多少照片,这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是在辽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报告。</p><p class="ql-block">安东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没有留下领导做报告的照片,倒是代表们参加会议留下很多清晰的照片,它从报纸新闻角度折射出那个年代,谁才是鏡头里的主人。(迟立安“一件尘封半个世纪的手稿”)</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室 张闻天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展陈《安东省地图》《辽东省地图》《辽东省资源地图》,展示张闻天对全省工作的关注和把握。</p> <p class="ql-block">这个楼梯是原物。我想外公当年在这个楼梯上上下下,扶手上有外公扶过的痕迹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丹东同志在楼梯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后面院子里有张闻天与夫人刘英、儿子虹生在这里生活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6日)旧居开放仪式。仪式前与振兴区区委书记滕飞交流。</p> <p class="ql-block">仪式开始,区委领导班子都来参加。</p><p class="ql-block">丹东修复并开放张闻天旧居,意义深远。这不仅是对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更是保护红色遗产,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切实行动。(丹东市党史办 迟丹辉)</p> <p class="ql-block">在领导讲话以后,我发了言。</p><p class="ql-block">我回忆了外公在安东的日子。从1949年5月1日辽东建省,到第二年2月离开,外公在辽东省担任省委书记十个月。这十个月,是辽东贯彻落实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十个月,是领导辽东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胜困难、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十个月。做为省委书记,工作千头万绪,张闻天善于“弹钢琴”,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他把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以及青年团等各个方面工作分别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抓起来,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仪式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家进小楼认真参观学习。(各展室内容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再重复)</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到二楼开座谈会,有各方代表参加,馆长迟立安主持。</p><p class="ql-block">大家围绕着如何做好旧居的工作集思广益,浦东故居的奚副馆长介绍了工作经验。</p><p class="ql-block">我介绍了外公在肇庆逆境下坚定的信仰,还有他的子女,都是普通劳动者。外公要求他们:“革命者的后代,要像人民一样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部分参加座谈会的丹东地方历史学会同事,右3为河海大学张闻天校友,原丹东港集团副总董学让。</p> <p class="ql-block">丹东地方历史学会副会长、理事会员。</p> <p class="ql-block">七老八十的两位(丹东张闻天旧居馆长迟立安与我),我俩退休前都是老师,迟馆长是党校老师,我是中学老师,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们对伟人张闻天的敬爱,因此一见如故。</p> <p class="ql-block">感受开放仪式及座谈会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与浦东张闻天故居副馆长奚国标、宁安张闻天工作室旧址馆长孟令军在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丹东张闻天旧居馆长迟立安、丹东党史办迟丹辉。</p> <p class="ql-block">单独留影。2014年我曾特地来过这里,11年过去,变化这么大!</p> <p class="ql-block">丹东张闻天旧居门口的九纬路,有长长的银杏大道。</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丹东,我们还去了三个景点:</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锦江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鸭绿江边看庆祝建国76周年暨“鸭绿江之声”合唱文化展演。精彩的万人大合唱,分三个篇章:英雄岁月、丹东你好、走向未来。嘹亮的歌声响彻在鸭绿江畔,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现场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在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塔,上去有长长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主展馆里实物照片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飞行员张积慧</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面这张左2为毛岸英</p> <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17日,外公也去朝鲜参加了这次凭吊志愿军烈士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国防教育园是露天兵器陈列场</p> <p class="ql-block">还去了锦江山公园。公园内保留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遗迹。解放后新增了辽东解放纪念塔、回归阁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辽东纪念塔,高度10.73米,西南偏东10度,塔顶上矗立着一尊铜铸解放军战士塑像,右手持枪,左手振臂呐喊。</p> <p class="ql-block">塔东侧是外公撰文:“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有信心来完成你们所未竟的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后一句刻为大字。</p> <p class="ql-block">27日乘飞机返沪,这是在飞机上拍的夕阳。</p><p class="ql-block">再见!丹东!你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烟火。</p> <p class="ql-block">后续:回到上海过了4天就是国庆节。</p><p class="ql-block">据丹东同志介绍,张闻天旧居10月1号接待300多人,2号接待500多人,3号接待700多人。张闻天旧居成为九纬路上的红色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旧居的领导及迟馆长等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征集文物与史料,召集志愿者,丹东市民积极响应,市民赵银杰一家祖孙三代人志愿坚守,表现了主动守护红色文化的赤诚之心!</p><p class="ql-block">最后,用迟馆长的一段话作结束语:</p><p class="ql-block">自张闻天旧居开放短短的数天以来,我每天都被感动着:人们络绎不绝,有耄耋老者,有襁褓之中婴儿,有妈妈带着儿子,更多的是年轻人。一位来自齐齐哈尔的老者驻足于张闻天革命历史纪录片视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说,我非常钦佩张闻天!他太可惜了!一位中年人说,这个展览太好了,我们都不知道丹东还有过这么一个伟大人物!还有一位近八十的老同志带着一袋资料,来找我,他是1965年毕业于安东化纤技校,当年一百多毕业生集体分配到山西晋中一个纺织公司,文革期间,原辽东省长刘澜波被遣送这里,老人家正在苦闷孤独中,竟然遇到了一群安东小老乡,老人激动万分,用家乡话与他们唠家常。老人手里积攒刘澜波在山西的珍贵资料,他说会捐给这里。</p><p class="ql-block"> 一扇尘封的历史大门被推开,张闻天儒雅的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你站在这里,一幅革命历史画卷便在他身后慢慢展开: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东北解放…你的内心会泛起无尽的遐想与波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