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晨,收到一朋友的问好:“今年双节不寻常,每天出去赶酒场,亲戚朋友大聚会,开心快乐喜洋洋。”我不清楚朋友是转发别人的段子,还是自己根据这几天的生活实际编的段子,总之,这段子是蛮应景的。</p><p class="ql-block">今年的双节确实很随人愿,一号到六号,两节间专门留四天给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吃请。这恰到好处,如果天数太多,一是假期没那么长,二是酒喝得天数多了也受不了;天数太少,玩得也不尽兴。我想汉代落下闳和元代郭守敬他们制定农历时是否和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制定公历时商定好了,要在2025年,把农历的中秋和公历的十一相差四天,让中国人快乐的玩六天呢?不管他们是否是真心,我确确实实是快乐到了。</p><p class="ql-block">朋友相聚话自然就投机,话也自然就不会感到多,越说越兴奋,嗓门也渐渐大起来了,都想把分别这么长时间想说没捞到说的话抢着说出来。说着,笑着,酒自然就多了起来,记得杯数的,不记得杯数的,不管它了,再次碰出清脆的响声,酒意慢慢漫上来,不是醉得发沉的昏沉,是眼皮变轻、嘴角自然上扬的松弛,一仰头,一伸脖,咕咚一口,一杯又下去了。偶尔停顿的间隙,看着杯底残留的酒液晃啊晃,只觉得此刻不用想其他一切与喝酒无关的事,不用理与喝酒无关的人,时间跟在酒杯后面,落在桌子上,使人完全进入了慢半拍的生活节奏中。也许脸的红晕和掌心的温度在实实在在提醒你,心脏还没能完全进入这种慢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喝酒的快乐本质是酒精短暂作用于大脑,释放多巴胺带来的放松感,以及朋友间情绪共鸣产生的快感。这种快乐是朋友聚会时,微醺后拉近距离时的无所顾忌,是酒精缓解压力后,忘却烦恼的轻松惬意。</p><p class="ql-block">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辈都已退休,得意的事可能不多,即使有,也把它看得平淡了。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即便如此,谁愿“金樽空对月”呢?</p><p class="ql-block">喝吧!“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多年朋友不见,醉倒又有何妨?“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喝酒的快乐只有醉了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男人没有醉过,他知道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吗?——下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