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华蓥:一场与朦胧撞个满怀的登山记

张宜

<p class="ql-block">  原是踩着车轮丈量旅途的计划,却被连绵阴雨改写了行程。我们一行骑友暂别单车,乘包车向着广安华蓥山进发——未料这场“计划之外”的上山路,竟成了与山景最特别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  小插曲:朋友发的带午餐进山视频,借用一下。</p> <p class="ql-block">  弃车步行时,雨丝仍裹着雾气漫山游走,能见度低得像给世界蒙了层薄纱。前一秒还并肩说笑的同伴,走着走着便隐入雾中,只余下模糊的身影与远处的脚步声。本该遗憾的“失散”,反倒成了独赏风景的契机:眼前没有清晰的山形树影,只有朦胧的轮廓在雾里浮沉,倒比晴天时多了几分写意的留白。</p> <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份朦胧,让景区里的景致有了“活”的意味。“夫妻石”不再是冷冰冰的岩石,雾中相偎的轮廓似真似幻,藏着相守的温柔;“千年一吻”隔着雾气望去,仿佛能看见两尊石峰跨越时光的轻触;就连狭窄的“瘦身之路”,也因雾的环绕多了丝探秘的趣味,而“八戒戏幺妹”的憨态,更是在朦胧里添了几分生动的烟火气。原来雨天的缺憾,竟成了读懂山景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只是雾浓得太过执着,我们循着路往返,始终没能遇见“双枪老太婆”的踪迹。那尊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雕像,仿佛藏进了雾的深处,成了此行唯一的遗憾。可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份遗憾,才让华蓥山多了份牵挂——就像雾里的风景总留着想象空间,未谋面的身影,也成了下次再来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借朋友一张双枪老太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山时雨仍未停,裤脚沾着泥点,鞋边裹着水汽,心里却满是欢喜。旁人总说晴天登山才能见真容,可华蓥山的雾、雨与朦胧,却让我们撞见了山最柔软的一面。那些在清晰里会被忽略的细节,在雾中被放大、被想象,成了独属于我们的记忆。或许旅行的意义从不是“圆满”,而是接纳每一种意外,就像华蓥山用一场雾,教会我们:有些风景,本就该在朦胧里读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