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作家为友,与作家见面,是种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有三段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一)作家在梦之外</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在十多年前,我们策划了一场语文研讨开放活动,邀请课本里课文的湘籍作家来到学校,现场解读作品。我们有幸请到了李少白先生和《父亲的菜园》作者王树槐先生。当两位作家笑盈盈走到同学们中间,讲述课本里故事的创作历程时,孩子们都惊呆了,仿佛整个会场都已幻化成童年的梦和父亲那块菜园,语文课上课本的文字学习一下子变成了生活,变成了活生生的一次交朋友。那一次教研活动,也成了我职业生涯里一颗难以忘怀的“心灵跳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张文质先生来到我所在的农村小学——喜雨小学。当时在场喜雨村的孩子和家长们,都睁着大眼睛望着张老师,眼神里仿佛在说:“哇,原来这就是我们天天读的《奶蜜盐》的作者!原来书里的作者是这样的!”我还记得,小妍同学一直牵着张老师的手,两人并肩在校园里转着,分不清谁是“小导游”。张老师在细细游览这所藏在大森林深处的小学,孩子们和家长们则默默跟在后面,脚步轻轻的,仿佛在想:“书里的作者就像天上下凡一样,我们跟着他走,跟着他走……。”</p><p class="ql-block"> 我还曾多次与书籍作者相识,他们大多是行业大咖,也尽是我无比敬重的老师。以前我总有种思维定势:觉得写书的作者都太了不起了,学识渊博,一定生活在和我们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但在2025年国庆节,我结识了一群特殊的作家朋友——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一线的普通老师。</p> <p class="ql-block">(二)我的同桌是群作家</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福州相会,地点是福州第十六中学那间温馨、静谧又明亮的图书阅览室。这看似是一场普通的教师聚会,实则每位到场的老师都不简单:大家都写过教育著作,都曾呕心沥血梳理自己的教育思想,最终形成一本书,并在全国隆重正式地出版发行。你想想,长条桌旁我的每一位同桌,都是一本书的作者;我们和他们一样,都写过书,如今还成了朋友——这是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悄悄观察自己的内心:看着大屏幕上“一百本著作出版发行·作者聚会”的字样,内心异常平静,但这份平静却像大海般深邃、丰富又充实。活动氛围十分热烈,而作家与作家之间,尤其是我们这些教师作者,若说有什么共同点,那一定是“豁达”。说站起来跳舞,就痛快地跳;说站起来介绍作品,就侃侃而谈,书中的每一段落、每一个故事,都能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可能都未曾谋面,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从彼此的书中和彼此写书过程当中,群里的各种交流,我们仿佛在精神深处已经深深的相会,就像熟识的老朋友一样,我对每一位都充满敬意,也觉得,嗯,都是高手,我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坐着,静静的观察着。</p> <p class="ql-block">(三)一棵树推动另一想树</p><p class="ql-block"> 张文质老师是100本教师写书著作的发起人,小霞院长说的很幽默:"其实张老师跟你们的书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书都不是他写的。"当然,他对于这一百本书的成真,却举足轻重。</p><p class="ql-block"> 首先,他自己就是当代一位高产作家。</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会对我说:"幸子,你可以写书了。"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对我说:"幸子,你的书什么时候写出来,你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p><p class="ql-block"> 是的,就这样一个轻轻的一个肯定,但是又是非常坚定的一种认可,我和我们每一个人就踏上了写书之路。这完全就像红军长征一样,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有一大群这样的朋友,我们有先行者,有写作班,从第一期到一直第20期的朋友在,我们最终都会取得成功,最终都会为自己的人生真的是书写自己的智慧和体悟,而这份书写从此不再打引号,是真真实实的。</p> <p class="ql-block">(四)百书庆典</p><p class="ql-block"> 在国庆节,我们这么多经过写出深耕的朋友,终于相聚于福州,开展这一个临时兴起,具有意义非凡的庆典。大家送给了张老师一捧鲜花,那张老师把这束鲜花都拆解成一束两世一朵两朵,要跟每一位作者对话并且送出一束鲜花。这是不是寓意爱的流动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跟作家交朋友,我们的庆典活动除了歌舞,也开始了祝福环节——每一个人上台,张老师会送给他一束花,再听他说说接下来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很多作家会说,原来写一本书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做到的,它与勤奋有关,但更与意志、和自己深邃的思考有关系。不论多么的艰难苦涩,不论多少个黑夜里灯光下的思想独行,那种感觉都值得再去回味,所以我愿意写第二本。</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老师会感慨到:"哇,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写了书,原来没有那么可怕,我也是可以的,我愿意去迈出这一步,我愿意去写出我自己的书,因为我的生命也有价值。"于是就迈开了人生这一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轮到我上台了,我接过张老师递给我的一朵蓝色的小花,我说,我当然还是会一直书写下去,因为书写让我看到了似乎人生平行世界当中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完全清澈、纯真、自由,充满着活力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还是会书写下去,但是更重要的,我有你们这么大一群作家朋友,我要读你们的书,我要好好的阅读,我要把你们每一个人的书都买来读一遍,然后非常用心的走进你们的世界,为你们写一篇书评,挂在我的公众号上,每人读你们一遍,让这份友谊更深远。我说到一定是会做到的,因为我写过书,我知道我可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微笑着把那朵花送给了我,那朵蓝色的花散发出幽幽的香味,那种蓝色也是像大海一样,在天空映衬下特别清澈的蓝。我愿意把这份祝福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跟作家交朋友,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幸福点,就是你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一个怎样优秀、怎样丰富,怎样活色生香的人。</p><p class="ql-block"> 百书庆典下午的活动是书籍介绍环节,每一个作者上台都没有准备PPT,也没有准备稿子,大家拿着自己的书侃侃而谈,却都那么精彩。我才发现,尽管我知道这些作者非常优秀,但他们的优秀程度和境界远超我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班长阿刚已经写了三本畅销书,他娓娓道来的时候,脑子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有太多的话想对大家说。他的文学底蕴,他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该带给同学们多大的启示啊!就这么淡淡的言语间,他早已是三本书的作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大王姐姐,她就是平平淡淡的把自己当班主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一本书。书里有许多实用的做法,但做法的背后流淌着一股深情,这股深情转呀、流呀,从自己流淌到学生身上;当她退休之后,又从学生的思想里流淌回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发现,其实这样一个轮回里,人生经历的幸福之泉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得更多了。她越来越活得像一个小孩子,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谁说班主任是苦不堪言?在她的书里,班主任明明是让她能够永远活成小孩子、小姑娘,让爽朗笑声满天飞的优雅身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志红,她的人生经历满是坎坷——经历过身体的苦楚,与病魔的斗争,也经历过职场的纠结,但最终她站起来了,终于找到了自己,写下了《做大自然的孩子》。那本书的封面我太喜欢了,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仿佛能让人透过纸张摸到自然的温度。她找到了生命与自然的真谛,也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她有两本书,一本红色封面,一格一格的设计象征着我们一节课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智慧;另一本是绿色封面,满是融入大自然的惬意。她书写下的是文字,但表达的却是自己生命历程中那份坚韧不拔,那份从缝隙当中找到微光的勇气。她把所有的磨难都揉进时光里,变成点亮自己的柴火,终有一天,她看到了自己的亮光,找到了自己的日出,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还有晓霞老师的书,《我看见了教育的星辰大海》,写出一个大学女博士是如何转型成为一个教育行走的引领者,是如何从一位音乐专业的大学老师跳跃转型为每天传送快乐、传送思考、传送高能量的教育行者。他说我的每一部书都是我最好的一本,因为那是我在我那个时段呈现出最好的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阿杰姐姐被作为第1期的大师姐,精致优雅,过往的教育行走活动中,她的发言总能成为全场焦点,字里行间满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她做事向来目标明确,认定的事便全力以赴:当班主任,就全心投入把班级管好,遇到问题果断解决,从不犹豫内耗;做语文老师,就把深圳中考语文卷全部做完,只为摸清学生的学习卡点。为了把班主任经验分享给更多新人,她接连写下三本著作,还带动先生和孩子一起创作,全家总动员的热情纯粹又炽热。而这份成就的背后,是融洽的家庭氛围与家人间思想的同频共振,她轻描淡写的讲述里,藏着常人难及的人生高度。每次她开口,大家都会目不转睛认真聆听——这样的她,实在是难得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主办方段大哥始终忙碌,肩上扛着相机穿梭全场,却还惦记着细节:特意在我放电脑的桌边摆上一把桂圆,又贴心地放好垃圾桶,像个温暖的大哥哥。刚忙活完,听到小霞老师呼唤,他立刻上台分享。作为资深数学教师,他常被青年教师和学生追问同类重难点问题,“与其反复讲解,不如整理成书,下次有人问,直接发给他们就行”。受张老师团队启发,他真的完成了这本数学书,只为帮师生从无效的重复劳动中解脱。这位数学界的智慧大成者,写书的初衷朴素又动人,还坚持免费分享。下台后,他又扛起相机,忙着安排大家的吃饭、照相、午休事宜。想对身旁这位大哥真心说一句:谢谢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和我一同前来的小启姐姐,与我有着特别的缘分——我们见面次数不多,却因同样朴素的性格彼此惺惺相惜。在我印象里,她与世无争,身为学校副校长,始终默默承担、靠谱做事。站上讲台时,她拿起自己的书,语气满是坚定:“我曾是英语老师,最擅长帮孩子提升成绩。我带的班,连续七年英语合格率100%,平均分更是稳定在96分,每个孩子我都会帮他们达标。”往日平淡的笑容里多了份执着,这便是好老师的模样——用专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收获成功,更带着这份自信走向初中、高中、考研,乃至人生的每一次挑战。我赶紧拿出手机记录她的发言,而接下来的话更让我惊喜:她坚持每天写1000字,记录生活已成为习惯,累计写下几十万字;如今厚积薄发整理成书,虽只有薄薄几十页,却满是心意——书中不仅有她的文字,还有女儿用摄影记录的美好,以及丈夫的深情陪伴。女儿受她影响,用镜头传递审美;丈夫的支持,则让这份创作更显温暖。这样一本全家共同创作的书,我满心期待能读一读。</p><p class="ql-block"> 还有被大家称作“大笑姑婆”的老师,60岁的她却像小太阳般充满活力,活成了温暖版的袁泉。分享自己的书时,她从十几岁的读书经历讲起:那时的她格外爱书,省下的钱都用来买书,空闲时间全用来阅读。即便退休,书中的力量仍支撑着她追逐教育理想——这个词从她口中说出,格外曼妙动人。她的书名叫《大校姑婆的教育理想》,字里行间满是在俗世凡尘中坚守初心的热爱。我喜欢这个书名,更深深喜欢这样的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下午的书籍介绍,与其说在介绍这本书写得多好,不如说我们真的走进了“中国优秀教师”的真实模样——他们如此优秀,却还如此勤奋;他们如此勤奋,却能智慧地把勤奋用在该用的地方,永远阅读着、思考着、坚持着。他们活成了自己的一道光,用写书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作为对自己人生的一份铭记;同时,他们的书里也承载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能够点亮更多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坐在桌前,吃着100本书庆典的蛋糕,我格外喜欢蛋糕上那个蝴蝶结,好像把我们所有人都紧紧连接在了一起。我喜欢跟作家做朋友,你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