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就是养命,如果肝脏会说话

南石医院胸外科

<p class="ql-block">定义</p><p class="ql-block">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由肝实质细胞(即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构成。各种病理因素使肝细胞损害、坏死,导致肝功能发生障碍,如合成、降解、解毒、贮存、分泌及免疫等功能,机体可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为肝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流行病学</p><p class="ql-block">我国目前缺乏肝功能不全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因此缺乏具体的发病率数据。</p><p class="ql-block">肝功能不全好发于肥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长期酗酒的人群,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发病率高、危害大。</p><p class="ql-block">遗传性肝病少见,但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却与遗传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类型</p><p class="ql-block">根据病程分类</p><p class="ql-block">急性肝功能不全: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发病数小时后出现黄疸,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具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常伴发肾衰竭。</p><p class="ql-block">慢性肝功能不全: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呈迁延性过程。临床上常因高蛋白饮食、便秘、上消化道出血、过量的利尿剂及镇静剂的应用、大量放腹水、电解质紊乱、各种感染等诱因的作用使病情突然恶化,并发肝性脑病甚至昏迷。</p> <p class="ql-block">肝功能不全可由病原微生物、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免疫损伤、营养性因素、遗传因素导致,还可由一些其他因素引起。</p><p class="ql-block">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病原微生物</p><p class="ql-block">多种病毒可导致病毒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p><p class="ql-block">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与病毒感染量、毒力及途径有关,也与机体的状态即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除肝炎病毒外,某些细菌、真菌可引起肝脓肿;某些寄生虫如阿米巴、吸虫、线虫、绦虫可累及肝脏,造成肝损伤。</p><p class="ql-block">药物及肝毒性物质</p><p class="ql-block">进入体内的药物或毒物一般经肝脏代谢或解毒,若摄入过量毒物超过肝脏的解毒功能或肝脏解毒功能失效,药物或毒物可与蛋白质等结合,通过脂质过氧化、硫代氧化等方式损伤蛋白质导致肝细胞受损、死亡。</p><p class="ql-block">如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有肝毒性。</p><p class="ql-block">酒精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p><p class="ql-block">随食物摄入的黄曲霉素、亚硝酸盐和毒蕈等也可促进肝功能的发生发展。</p><p class="ql-block">免疫损伤</p><p class="ql-block">机体免疫反应主要杀灭或清除异源物质,但有时也会攻击肝细胞,使肝细胞受损,如白细胞攻击感染病毒的肝细胞。</p><p class="ql-block">免疫因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病、慢性肝炎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营养性因素</p><p class="ql-block">单纯营养缺乏导致的肝病罕见。但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可促进肝病的发生发展,如饥饿时,肝糖原、谷胱甘肽等减少,肝脏解毒功能发生减退。</p><p class="ql-block">遗传因素</p><p class="ql-block">遗传性肝病少见,但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却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遗传性代谢缺陷及分子病可导致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如肝豆状核变性时,过量铜在肝脏沉积,可导致肝硬化。</p><p class="ql-block">其他因素</p><p class="ql-block">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酗酒、肥胖、擅自滥用抗生素等可诱发肝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免疫力低下: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因免疫力低下导致身体不能有效清除侵袭肝脏的病原微生物,可间接诱发肝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严重疾病:急性失血、休克、急性妊娠脂肪肝等疾病可引发肝功能不全</p> <p class="ql-block">典型症状</p><p class="ql-block">消化不良</p><p class="ql-block">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p><p class="ql-block">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厌食、腹胀,餐后加重。</p><p class="ql-block">营养不良</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因衰弱而卧床不起,患者皮肤干枯或水肿。</p><p class="ql-block">黄疸</p><p class="ql-block">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肝细胞进行性或广泛坏死及肝衰竭时,黄疸持续加重,多系肝细胞性黄疸。</p><p class="ql-block">腹腔积液</p><p class="ql-block">患者常自诉腹胀,大量腹腔积液使腹部膨隆、蛙状腹,甚至会导致脐疝;横膈因此上移,运动受限,致呼吸困难和心悸。</p><p class="ql-block">出血和贫血</p><p class="ql-block">常有鼻腔、牙出血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消化道出血等,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p><p class="ql-block">内分泌失调</p><p class="ql-block">性激素代谢: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少,导致蜘蛛痣及肝掌。此外,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二次发育等症状;女性患者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症状。</p><p class="ql-block">肾上腺皮质功能:肝功能不全时,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重要原料的胆固醇脂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促黑色生成激素增加。患者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面色黑黄,晦暗无光,出现肝病面容。</p><p class="ql-block">抗利尿激素:促进腹腔积液形成。</p><p class="ql-block">甲状腺激素: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₃)、游离T₃降低,游离甲状腺素(T₄)正常或偏高,严重者T₄也降低,这些改变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p class="ql-block">其他症状</p><p class="ql-block">上呼吸道感染:若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全身酸痛、上呼吸道感染等表现。</p><p class="ql-block">酒精中毒:长期酗酒的肝功能不全患者可伴有营养不良及慢性酒精中毒等表现。</p><p class="ql-block">代谢障碍:脂肪肝的肝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等相应症状。</p><p class="ql-block">免疫相关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可合并干燥综合征、克罗恩病等。</p><p class="ql-block">并发症</p><p class="ql-block">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是导致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或柏油样便,严重者致出血性休克。</p><p class="ql-block">感染:由于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通透性增加,肠腔内细菌经过淋巴或者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容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p><p class="ql-block">胆石症: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合成胆汁减少,无法有效溶解胆固醇及胆红素,在胆囊或胆管沉积,形成胆结石,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较常见。</p><p class="ql-block">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指因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严重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p><p class="ql-block">原发性肝癌:长期慢性肝功能不全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发生恶变后,形成原发性肝癌。</p><p class="ql-block">肝肾综合征:患者肾脏无实质性病变,由于严重肝功能不全,可减少肾脏血流,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足,出现肾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p> <p class="ql-block">诊断依据</p><p class="ql-block">医生根据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浑身乏力、黄疸等症状,结合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或肝毒性药物应用史等,腹腔积液、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二次发育等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基本诊断肝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相关检查</p><p class="ql-block">体格检查</p><p class="ql-block">视诊:观察腹腔表面是否存在蜘蛛痣、出血点或隆起。</p><p class="ql-block">触诊:触摸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或肝脏肿大。</p><p class="ql-block">叩诊:叩击肝肋缘以确定是否存在下移,液波震颤检查是否存在腹腔积液。</p><p class="ql-block">听诊:听诊是否存在肠鸣音及血管杂音等。</p><p class="ql-block">实验室检查</p><p class="ql-block">人血清白蛋白:仅由肝细胞合成,肝脏合成功能降低时明显降低。</p><p class="ql-block">血浆凝血因子:绝大部分凝血因子都在肝脏合成,其半衰期比清蛋白短得多,尤其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因此在肝功能不全早期,清蛋白尚在正常水平,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即有显著降低。</p><p class="ql-block">胆固醇:约70%的内源性胆固醇在肝脏合成,肝合成功能受损时,血胆固醇水平将降低。</p><p class="ql-block">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当肝细胞膜破裂时,ALT及AST将明显升高。因此,ALT及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p><p class="ql-block">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测定有助于检出肉眼尚不能观察到的黄疸,常反映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p><p class="ql-block">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和生殖细胞肿瘤的重要标志物,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可以检测到甲胎蛋白升高。患有一些良性的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的患者,血清中也可以查到增高的甲胎蛋白。</p><p class="ql-block">血清免疫学:如常用HBV的5项血清免疫标志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HBV,HBV-DNA定量检测可反映病毒复制水平,这两项检测常用于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及疗效评价。</p><p class="ql-block">血氨测定:一般在慢性肝功能不全时,患者通常会出现血氨增高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血常规:脂肪肝或者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时,血常规不会有任何变化。但如果是肝硬化引起肝功异常,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会偏低。</p><p class="ql-block">尿常规:一般在尿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尿胆原水平会偏高,胆红素一般是肝肾代谢产物,如果在尿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升高,提示肝功能和肾功能可能存在问题。</p><p class="ql-block">影像学检查</p><p class="ql-block">超声检查</p><p class="ql-block">适用于消化不良、乏力、黄疸患者。</p><p class="ql-block">用于判断肝脏形态大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结节、是否存在肝脏的结构改变。</p><p class="ql-block">如肝内可见多发结节,则提示有肝硬化;肝脏密度不均,回声紊乱,则提示有肝炎的可能。</p><p class="ql-block">CT检查</p><p class="ql-block">适用于腹胀、消瘦的患者。</p><p class="ql-block">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腔积液,还可以判断腹水量的多少;还可用于初步诊断是否有肝脏的恶性肿瘤。</p><p class="ql-block">如有肝脏及脾脏边缘的液性密度影,则提示有腹腔积液。如CT平扫中出现低密度病灶,打过造影剂后,存在增强病灶,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核磁共振成像(MRI)</p><p class="ql-block">适用于肝区不适、乏力的患者。</p><p class="ql-block">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疾病。</p><p class="ql-block">如肝脏内单发或多发、边界较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则提示有肝囊肿。如有灯泡征改变,则提示有肝血管瘤。</p> <p class="ql-block">治疗原则</p><p class="ql-block">肝功能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治疗目的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对于轻度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主要在于延缓肝功能失代偿、预防肝细胞肝癌,争取逆转病变;对于失代偿期患者,则主要在于改善肝功能、治疗并发症、延缓或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p><p class="ql-block">治疗时应当根据具体的病因或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治疗和手术治疗。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共同点是应用保肝药物,积极针对病因治疗。</p><p class="ql-block">一般治疗</p><p class="ql-block">急性期治疗</p><p class="ql-block">对于急性期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患者病情危重,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预防并发症。</p><p class="ql-block">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最有明确效果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一般治疗</p><p class="ql-block">轻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下床活动,进行适当锻炼;肝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p><p class="ql-block">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摄入。</p><p class="ql-block">可输入人血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出现并发症。</p><p class="ql-block">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不全,根据病毒复制情况,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对于细菌性肝脓肿,选择应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而且该病大多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应该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p><p class="ql-block">化学物质、酒精和药物引起的肝功能不全,首先停止使用一切损伤肝脏的物质,并给予保肝药物。</p><p class="ql-block">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需要逐渐减量,长期维持小剂量治疗,多数患者停药后会出现复发。</p><p class="ql-block">而对于严重感染、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肝功能不全,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p><p class="ql-block">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保肝药物</p><p class="ql-block">保肝药物的作用是保护肝脏,能够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及肝细胞修复,有利于疾病恢复。主要用于由药物毒性、酒精毒性,以及病毒性引起的肝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常用药物有甘草酸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p><p class="ql-block">保肝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是罕见突发性皮疹,因此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p><p class="ql-block">熊去氧胆酸</p><p class="ql-block">增加胆汁酸分泌,并使胆汁成分改变,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脂,有利于胆结石中的胆固醇逐渐溶解。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药物性淤胆的患者,减少胆汁淤积。</p><p class="ql-block">常用药物为熊去氧胆酸。</p><p class="ql-block">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恶心等症状。</p><p class="ql-block">核苷类药物</p><p class="ql-block">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乙肝。</p><p class="ql-block">常用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p><p class="ql-block">拉米夫定使用时会有多种严重不良事件,如乳酸酸中毒和伴有脂肪变性的严重肝脏肿大等。替诺福韦和阿德福韦酯会损伤肾功能。恩替卡韦会出现乳酸酸中毒。</p><p class="ql-block">激素和免疫抑制剂</p><p class="ql-block">可抑制免疫系统,达到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目的,用药时注意长期维持小剂量治疗,逐渐减量。</p><p class="ql-block">常用药物为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p><p class="ql-block">此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身体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手术治疗</p><p class="ql-block">肝移植:长期慢性肝功能不全导致各种功能无法代偿,最终出现肝脏衰竭,可以考虑肝移植。或者各种病因导致患者肝脏突发急剧坏死,肝脏在近期内出现大面积损伤,肝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出现肝衰竭,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肝移植。</p><p class="ql-block">其他治疗</p><p class="ql-block">人工肝治疗: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尤其是轻中度肝衰竭患者,对于重度肝衰竭患者是肝移植治疗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内镜治疗:肝功能不全并发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通过胃镜观察患者的消化道,并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包括注射止血药物、热凝止血、机械止血等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