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信笺

半禹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见字如面。</p><p class="ql-block"> 今夜月色如水,透过我沿海公寓的窗棂,在书桌上铺开一片清辉。我铺开这方信纸,笔尖悬停,恍惚间,这月光仿佛是从咱们老家那个爬满青苔的天井里漫上来的,带着您院子里的枣花香和泥土的潮气。</p><p class="ql-block"> 您总说“月亮是游子的信使”,此刻我抬头望见的,定是您在故乡庭院里凝望的那一轮。月光跨越千山万水,将我们的目光牵引到同一片夜空,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天涯共此时”吧。</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的中秋,总是伴随着老屋特有的气息。您总会在中秋节前夜,带我到院子里摆上那张磨得发亮的八仙桌,切一盘刚从井水里捞出来的、自家种的西瓜,泡一壶您亲手炒制的粗茶。茶香混着瓜果的清甜,在院子里弥漫开来。您指着月亮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月亮上住着一位思念人间的仙女。那时我总缠着问:“妈妈,仙女也会想家吗?”您笑着摸我的头:“当然会,离得再远,心里装着家,就永远不会迷路。”如今我方懂得,您说的不仅是神话,更是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时常在梦里,回到那条通往家门口的泥泞小路。路缝里倔强生长的青青菜,雨后会悄悄的扎我的脚脖子,您总是牵着我的手,一步一叮咛。路旁婶子家的那棵老槐树,夏天开满一串串白花,风一吹,香气能飘半条街。还有村口那座小小的小石,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我小时候总爱趴在桥栏上,看小鱼在水草间穿梭。</p><p class="ql-block"> 母亲,这些画面,像烙印一样刻在我心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闭上眼,就能看见那条路,闻到那阵香,听见那潺潺的流水声。</p><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天我回老家,匆匆忙忙见了您一面。您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几缕,却执意要给我塞一包晒干的野菜,说这是您在河边亲手摘的,城里吃不到这个味儿。我捏着那包干菜,仿佛能闻到故乡阳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您站在大门口挥手,汽车开动时我看见您偷偷抹眼泪。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目送彼此的背影渐行渐远。您把我养大,送我远行,自己却守着那座老屋,守着门前那棵您亲手栽下的柿子树,年复一年,等它开花,等它结果,也等我回家。</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整理旧物,翻出您给我织的第一件毛衣。针脚细密,袖口处还绣着一个小小的太阳。我想起那年我七岁,您在煤油灯下熬夜织衣,昏黄的灯光把您的影子拉得很长,手指被毛线磨出了血泡,您只是用嘴吮一下,继续飞针走线。第二天我穿着新毛衣在村里疯跑,那份骄傲与温暖,至今仍熨帖着我的心。母亲,您就是那个港湾的守护者,用一生的时光,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和妻子也学着您的样子,在阳台上种了几盆花草。每当看到新芽破土而出,就会想起您教我辨认植物时的耐心。您说:“养花和养孩子一样,要用心,但不能溺爱。”</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终于懂得,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常,都是您精心编织的爱。您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我们,自己却像老屋门前的那棵枣树,默默守候,不言不语。我时常想起您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那口大铁锅里翻炒的,是世间最香的饭菜;您在院子里晾晒的被褥,充满了阳光和皂角的芬芳,那是我童年最安稳的梦乡。</p><p class="ql-block"> 母亲,请原谅我常年在外,不能陪在您身边。但请您相信,无论我走多远,心永远系着那个有您的小院。就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轴始终握在您手中。我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就是想让您知道,您的孩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我多想再尝一口您做的槐花饼,再听一听您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再和您一起,在夏夜的院子里,数着满天繁星,听着蛙鸣虫唱。</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月光更亮了。我仿佛看见您在院子里晾晒衣物的身影,听见您站在门口,用那熟悉的乡音呼唤我乳名的声音。母亲,等我忙完这段日子,一定回去陪您看月亮,就像小时候那样。我们坐在院子里,您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给您说外面的世界。我们一起走过那条乡村小路,去看看那座小石桥,去河边挖野菜。</p><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写不尽我心中的思念。惟愿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待到月圆之夜,我们再共话家常。</p><p class="ql-block"> 儿 敬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中秋前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