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车上班,只要去得早点,在单位停车场找个车位停车还是不成问题的,停车也免费。可如果哪天上班迟了点,那没有车位可停就不足为奇了。单位毕竟一百多号人,上班后前来单位办事的社会车辆也多。那看似偌大的一个停车场经常停得满满的,有时甚至连通道上也会停满车,简直车满为患。</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挨着单位停车场就有个公共停车场,常可满足不时之需。美中不足的是那个停车场归国企所有,停车要收费,价格也不低。如果仅是偶停几次,收个费也无所谓,倘若停车次数多了,那长年累月也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任谁都会心疼,心里有点想法也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上班稍迟的我在单位停车场转了几圈,始终找不到一个空车位,最后只能悻悻地把车开到了单位隔壁的公共停车场。一边开一边想,今天要为国企做点贡献了。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自己上班迟了呢!有个车位能停就算不错了,何须计较那点停车费,我就这样自我安慰着。</p><p class="ql-block"> 但不知咋地,今天连收费的公共停车场都停得满满的,要不是停车场角落边还有个空车位,恐怕今天真的要把车停到马路上去了!我倏地把车开进了车位,连车头都没掉,生怕这难能可贵的空车位突然间被别人给抢走了。等我从车上下来,不经意间看到一排排的车都齐刷刷地停在两个车位间的白色划线上,顿时心生疑惑,但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p> <p class="ql-block"> “应该是哪位新手没有把车停好,刚好把车停在了两个车位间的白色划线上,其他人就一溜烟地挨着那个车停了呗!”已经走在楼梯上的我还在为刚才的事苦思冥想,这奇特的停车景象也搅得我神情恍惚。但停车位中间那个仰面朝天的“智能”地磁感应器,没有被任何一辆车辆所遮盖我记得十分真切,过了许多天没有收到停车收费的通知也是毋容置疑。</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那次特殊的停车经历就渐渐地淡出了脑际。可一次同事间神秘的聊天,又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更撩起了我的好奇。一位同事压低声音说:隔壁那个公共停车场停车不需要缴费了,现在整个停车场的车也总是停得满满的。另一位同事好奇地问:那边不是智能停车收费吗?那些地磁感应器都还在呢,怎么可能会不要缴费呢!</p> <p class="ql-block"> 就当同事们还在就停车那事聊得不亦乐乎时,受好奇心驱使的我已经悄然下楼,站在了单位隔壁那个智能收费的公共停车场上。我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确是一片繁忙的停车景象。当我再次看到停车场上的车辆无一例外地齐刷刷地停在两个车位间的白色划线上时,我一下子明白同事们说的停车不缴费是怎么回事了。</p><p class="ql-block"> 这“绝妙”的停车技目前应该已经被许多“聪明人”所掌握,且已运用得炉火纯青。然俗话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停车场的事自然也不例外。没过多久,那“智能”地磁感应器就下岗了,取而代之的是稍显“笨拙”的出入口抬杆式闸机。自此,一时热闹非凡的公共停车场又恢复了往日清净的模样,热闹也成了过去时。</p> <p class="ql-block"> 我想,这“绝妙”的停车应为个例,但仅此个例已足以说明城市管理从来都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既考验市民的素质,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停车是民生、是公益,如何实现停车收费与社会公益的有效平衡,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部门管理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政府有必要在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停车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并通过优化定价机制、推广优惠政策等方式有效降低市民负担,以实现停车位的使用效率和市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有效平衡。如此,那“绝妙”的停车技也许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