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隋唐 尽在洛邑

康心乐行

场景:洛邑古城<div>图文:康心乐行</div> 曾向往湘西瀑布上的古镇,也惦念过恩施的女儿城与山西的平遥古城……可走的地方多了,却不免生出几分疑惑:这些声名在外的古城古镇,除却风味各异的小吃、遍地开花的汉服旅拍与大同小异的民俗演出,其真正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核究竟是什么?它们有像“文峰塔”那样标志性的历史坐标,有如“天女散花”般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吗? 作为一个洛阳人,洛邑古城虽已去过多次,却也未曾见过“天女散花”的真容。于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我便专程为它而去。 地铁站里,那种古汉服文化就映入眼帘。 出洛邑古城地铁站口,汉服馆比比皆是,穿汉服的游客络绎不绝;走进洛邑古城,瞬间穿越,不但人山人海,而且穿汉服照的一个挨着一个…… 景吸引人来,人融进景中,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穿行于洛邑古城,满目是衣袂飘飘的行人与仿古的亭台楼阁,一时间,竟恍若梦回隋唐。这满街的华服,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弘扬;然而,当耳畔不绝的叫卖声与过于密集的店铺闯入感官时,又难免让人感到一丝商业稀释文化的怅惘。 我们随着人流挤进去,在心坛湖周围寻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位,凡能拍照的地方都有商拍,旁白还有拿着手机自拍的游客,无可奈何,也你去凑热闹了,大伙准备静等天女散花。 还没到天女散花的表演时间,我便顺湖边溜达几米,拍了张拍摄的场景,也远远的蹭拍了几张古风人像……<div><br></div> 谁知道就是拍这几张像,使我错过了第一次表演,没能看到第一场天女散花。只好在湖边静等一个小时到8点半,看了第二场。 八点半,《珊瑚颂》的悠扬乐曲准时响起,仿佛一道无形的指令,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树梢。<br> 但见一位仙女,衣袂飘飘,宛若惊鸿,自朦胧的灯影树冠间翩然降临。她身影过处,万千花瓣随之簌簌洒落,织成一道芬芳的幕帘,暗香浮动,瞬间将现实的喧嚣隔绝在外。 再看心坛湖四周,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游客们一个个屏息凝神,高举着手机,屏幕的微光连成一片星河,无数双睁大的眼睛里,都映照着同一个天上人间。 只可惜,仙缘总是短暂。不过两分钟光景,那抹惊艳的身影便再度隐回繁茂的树影之后,杳然无踪。想必还有许多游客未能一睹天女散花的绝代娇容。若能让那仙子沿着那条铁丝,凌波微步,走上一个百米来回,将这如梦似幻的光景拉长些许,那该是何等圆满的美事。 一场“天女散花”,惊艳了所有的游客,也洗尽了市井的喧嚣。它让我深信,唯有这样独具匠心的文化演绎,才是真正打动人心、值得守护的核心。 随着人流向外走,看着迎面进来的那些游客,想到女儿城、司徒小镇、芙蓉镇,也想到了淄博……由衷期盼洛阳能如淄博一般,以创新的思维与贴心的服务,让文化本身成为最亮眼的名片。愿洛邑古城能守住其文化之魂,不仅是一时热闹的“打卡地”,更能成为闪耀在中华大地上,一张底蕴深厚、魅力永续的文化名片。